寫南北的古詩,南北詩詞,形容南北的詩,南北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蘇頌

淼淼寒流千里餘,帶城襟壘似江湖。

侯王設險古未有,夷狄窺邊今遂無。

數郡營屯歸耒耨,萬家生聚利菰蒲。

長堤不絕才如線,南北衝沖是坦途。

作者:釋崇岳

玲瓏巖畔瞥不瞥,豎起脊樑生鐵橛。

無端林下錯商量,攜手相隨入虎穴。

甕裡驀然失卻鱉,個事明明向誰說。

彼時只是此時人,誰知眼裡重添屑。

我攜拄杖奔南北,君入西山恣輕忽。

放下蛇頭捋虎鬚,翻身便作白拈賊。

太虛全布目前機,生殺交馳誰敢窺。

我來一笑重相見,鼻孔由來向下垂。

密庵家風徹骨貧,密庵有眼且無筋。

將無作有這些子,透這些子能幾人。

西風落木天宇迥,君兮不住別峰頂。

曹溪一滴杖頭挑,漲起吳江千萬頃。

作者:蘇轍

雲跨南溟,南北一雨。

瞻望匪遙,檻阱斯阻。

夢往從之,引手相撫。

笑言未半,捨我不佇。

作者:無名氏

白雪與黃芽。兩味晶華共一家。摘采辯時衰與旺,堪誇。文候毫釐不可差。頂上結三花。駕動羊車與鹿車。鳥烏免往來南北面,交加。從此天

作者:歐陽修

家世為邊戶,年年常備胡。

兒僮習鞍馬,婦女能彎唬

胡塵朝夕起,虜騎蔑如無。

邂逅輒相射,殺傷兩常俱。

自從澶州盟,南北結歡娛。

雖雲免戰鬥,兩地供賦租。

將吏戒生事,廟堂為遠圖。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漁。

作者:李彌遜

老去逢時祗自驚,春風三過小長停

壯心更事已全白,短髮耐愁猶半青。

釀雨山雲昏敗屋,喚晴風竹響寒廳。

干戈南北歸無路,付與身隨水上萍。

作者:沈濬

上台意悲傷,下台夢顛倒。

不緣台高下,心腸自草草。

台下東西水,水繞南北道。

一水一重山,紅顏望中老。

作者:劉禹錫

邊烽寂寂盡收兵,宮樹蒼蒼靜掩扃。戎羯歸心如內地,

天狼無角比凡星。新成麗句開緘後,便入清歌滿坐聽。

吳苑晉祠遙望處,可憐南北太相形。

作者:范成大

朱門白壁枕彎流,桃李無言滿屋頭。

牆上浮圖路傍堠,送人南北管離愁。

作者:孫應時

棧險名天下,吾行信所聞。

落虹橫絕壁,匹馬上浮雲。

咫尺南北斷,毫釐生死分。

誰令鍾鄧輩,十萬度秦軍。

作者: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此石天然非琢磨,是時有水生巖阿。

至今研池尚餘潤,歲月既久惜不多。

幾年徒見士夫說,一旦喜看形偃月。

傍連玉立兩於菟,主人照映冰壺澈。

陳侯之富可敵國,會有寶光驚四塞。

呼童吸盡研中水,更為輕翻玩奇刻。

不堪回首江南李,空唱多愁似春水。

不如此石千載傳,玉砌雕新裝等糠秕。

寶晉得之真不易,身後寧知亦輕棄。

只今傳玩知幾人,當日瑣窗空自秘。

端歙爭名南北部,勿向雷門揚布鼓。

相台渴瓦更不須,只合觚稜蔭風雨。

作者: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夏禹一傳啟以賢,少康興夏滅猿豷。

十有七世於桀王,萬湯放桀夏緒墜。

殷湯應天而順人,興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為專美。

祖乙盤庚亦賢君,三十傳紂覆商祀。

周興積累由後稷,公劉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勳武王集,伐紂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沖,周公輔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幾移周鼎幽與厲。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東遷春秋始。

至於威烈春秋終,二百四十二年爾。

魯衛晉鄭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異姓齊楚秦宋陳,春秋列國侯十二。

其間五霸相繼興,齊桓小白晉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莊,名曰尊王假仁義。

戰國七雄莫如秦,韓趙魏燕齊楚起。

秦滅六國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傳,八百餘年屬周紀。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

末年國本幾動搖,四皓一出回孝惠。

呂後臨朝諸呂反,賴有平勃植赤幟。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擁昭而立宣,江充誣譖太子戾。

厥後外戚多擅權,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誅莽復中興,漢為東漢炎運熾。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於靈獻漢祚替。

前漢高文武宣朝,後漢光明章七制。

兩漢相傳二十四,禪魏曹丕竊神器。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

魏曹承漢才四傳,天下權歸司馬氏。

晉室肇興司馬炎,三王追諡昭思懿。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雲擾如鼎沸。

五涼前後南北西,四燕前後南北異。

秦前後西趙前後,後蜀大夏相吞噬。

東晉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勢。

南則晉宋齊梁陳,北則元魏東西魏。

北齊後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陳禪周隋楊堅,夫何三世隋嗣斃。

李唐繼之纂洪圖,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後易唐而為周,仁傑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戰溺楊妃,祿山叛逆為子弒。

肅宗東征復兩京,憲宗見弒陳洪志。

文宗有才誅克明,德宗猜忌任慮杞。

太宗玄宗及憲宗,號稱三宗商可擬。

末後難制藩鎮強,宦官奉立皆私議。

唐後迭興有五代,梁唐晉漢周相繼。

五代五十三年間,後有十國皆僭偽。

齊楚吳燕漢晉唐,周蜀吳越如蜂蝟。

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歷代承平善繼嗣。

至於徽欽金虜來,誤國奸臣京與檜。

高宗南渡宋復興,建都錢唐歌舞地。

孝及光寧守偏方,托胄既誅由諸史。

在位歷年四十餘,前有仁宗後有理。

至於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建隆德佑十六傳,大元一統興燕薊。

作者:賀鑄

東坡有田誰料理,黧面蒼毛潘氏子。

結茅題榜亦顏齋,農隙把書聊自喜。

潘乎潘乎信是顏之徒,終日何所論難真如愚。

世無孔父四科友,猶辦簞食瓢飲陋巷環牆居。

百畝之收粒可數,天南有待東坡主。

更輸什一補官倉,余勺幾何供雀鼠。

會須不改其樂媚而翁,力田水旱由天公。

大勝心跡相違阮校尉,東西南北哭途窮。

作者:楊維楨

神禹劃天塹,橫分南北州。

只今天不限南北,一葦絕之如丈溝。

洪源發從瞿塘口,險峽中擘爭黃牛。

括漢甲湘會沆澧,二妃風浪兼天福

青山何罪受秦赭,翠黛依然生遠愁。

洞庭微波木葉脫,有客起登黃鶴樓。

老瞞橫槊處,釃酒澆江流。

江東數豪傑,乃是孫與周。

東風一信江上發,從此鼎國曹孫劉。

吳南魏北後,倏忽開六朝。

江南龍虎地,山水清相繆。

渡頭龍馬王氣歇,洲邊鸚鵡才名留。

新亭風景豈有異,長江不洗諸公羞。

宮中金蓮步方曉,後庭玉樹聲已秋。

何如一杯酒,錦袍仙人月下舟。

解道澄江靚如練,醉呼小謝開青眸。

鐵崖散人萬里鷗,拙跡今似林中鳩。

不如大賈舶,江山足勝游。

腰纏足跨揚州鶴,樓船不用蓬萊丘。

平生此志苦未酬,眼明萬里移滄洲。

烏乎!楚水尾,吳淞頭,山河一發瞻神州,孰使我戶不出

兮囚山囚。

作者:蘇轍

公來十日坐東軒,手自披雲出朝日。

山川滿目竟何有,波浪翻天同一濕。

諸門迭出驚異狀,間道懷歸終舊壁。

此行十里隔江河,何人更問維摩疾。

野人性似修行僧,長願幽居近林麓。

南遷無計脫簪組,西歸誰為栽松竹。

頭上白雲即飛蓋,耳畔清泉當鳴玉。

洛川猶是冠蓋林,更願高飛逐黃鵠。

東西南北無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彫鎪不遣治章句,爛熳先令飽文字。

疏慵嗟我厲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傳家粗足不願余,同駕柴車還我裡。

作者: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安樂窩中半醉時。

因月因花因興詠,代書代簡代行移。

池中既有雙魚躍,天際寧無一雁飛。

無限交親在南北,堯夫非是愛吟詩。

作者:唐寅

齊雲山與壁雲齊,四顧青山座座低。

隔繼往來南北雁,只容日月過東西。

作者:曾幾

月明雁叫遠,露下蟬號寒。

幽幽草蟲泣,索索梧葉乾。

愁人知秋早,聽此良獨難。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p>

天風一披拂,庭宇聲珊珊。

靈宮蔭老樾,別館如深山。

心淨鑒止水,眼明揖千竿。

虛籟自然奏,有琴不須彈。

世議大可厭,市聲無少閒。

不如聽君語,竟日簾垂間。

作者:張炎

繞枝倦鵲,鬢蕭蕭、肯信如今猶客。風雪荷衣寒葉補,一點燈花懸壁。萬里舟車,十年書劍,此意青天識。泛然身世,故家休問清白。卻笑醉倒衰翁,石床飛夢,不入槐安國。只恐溪山游未了,莫歎飄零南北。滾滾江橫,嗚嗚歌罷,渺渺情何極。正無聊賴,天風吹下孤笛。

作者:劉長卿

離別江南北,汀洲葉再黃。路遙雲共水,砧迥月如霜。

歲儉依仁政,年衰憶故鄉。佇看宣室召,漢法倚張綱。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