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軾
不用山僧導我前,自尋雲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後來薝卜祖師禪。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
(山中多含笑花。
)
作者:張籍
年少才高求自展,將身萬里赴軍門。辟書遠到開呈客,
公服新成著謝恩。驛舫過江分白堠,戍亭當嶺見紅幡。
海花蠻草連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
作者:徐賁
五嶺南來瘴海深,秋風榕葉尚陰陰。
安期一去家遺舄,陸賈重來橐有金。
門限虎頭潮上下,城開雁翅客登臨。
清時不用頻興感,萬里惟存向闕心。
作者:何遜
緣溝綠草蔓。
扶楥雜華舒。
輕煙澹柳色。
重霞映日餘。
遙遙長路遠。
寂寂行人疏。
我心懷碩德。
思欲命輕車。
高門盛游侶。
誰肯進畋漁。
作者:宋祁
楚國王孫後,梁台賦客賢。
貪磨盾鼻檄,重冠玳簪筵。
去路南溟地,離魂北斗天。
庾鮭三種嫩,虞璧一雙鮮。
颶影風爭怒,珠胎月對圓。
慎持齋疾意,密啟佇詳延。
作者:張九齡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嶠行。經過正中道,相送倍為情。
心逐書郵去,形隨世網嬰。因聲謝遠別,緣義不緣名。
作者:馬戴
甫方春景好,念子緩歸心。
身方脫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於生賞,無虞外役侵。
汀洲觀鳥戲,向月和猿吟。
稅駕楚山廣,揚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懷勝即楓林。
悵望極霞際,流情墮海陰。
前期杳難問,歎息灑鳴琴。
作者:丘葵
十二前舊師友,書來欲拆淚成行。
幾回相憶人千里,往事追思夢一常
琴劍知辭南國久,千戈尚任北方強。
傷心吾道秋容冷,遙憶師門數仞牆。
作者:林衢
開池曾記虞翻苑,列樹今存建德門。
無客不觀丞相硯,有人曾悟祖師幡。
舊煎訶子泉猶冽,新種菩提葉又繁。
無奈益州經捲好,千絲絲縷未消痕。
作者:蘇轍
琳宮清淨思悠哉,頗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趨朝真自適,一樽無事得頻開。
董狐執筆何時易,馬援征蠻未遽來。
奔走安閒誰定是,都門攜手一徘徊。
作者:劉崧
越童蕩槳唱蠻歌,山女簪花艷綺羅。
沙港閣船潮退早,蜃灰塗屋雨來多。
作者:徐禎卿
借問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廣州過。
知君怕見榔桄樹,近嶺猿聲日漸多。
作者:白玉蟾
七月送我東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
西南江沙黃茫茫,東南海水白浩浩。
海水飛作潮頭來,潮頭卷取潮舌回。
江沙一望渺千里,千里亦此一江水。
水外青山山外雲,雲邊蒼樹樹邊村。
村有酒酤酤不得,小船寂寞愁黃昏。
大丈夫,不拘此,
無酒便如何,有酒亦樂只。
為問東南海水西南江,如何滔浮獨未降。
豈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
君但歸,歸去好,
人生有情為情惱。明朝輕舟當徑度,
不須回首端州路。
作者:釋崇岳
不住煙蘿第一層,翻身要勘嶺南能。
謂言檗嶠三千指,不比黃梅七百僧。
作者:范雲
少年射策罷。
擢第雲台中。
已輕淄水耋。
復笑廣州翁。
麟閣佇讎校。
虎觀遲才通。
方見雕篆合。
誰與畋漁同。
待爾金閨北。
予藝青門東。
作者:釋寶曇
月林愛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見山當緒餘。
瘴癘霜雪後,桃李春風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作者:張九齡
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
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台。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
作者:***
羊頭二四,白天雨至。
作者:蘇軾
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
北歸為兒子,破戒堪一笑。
披雲見天眼,回首失海潦。
蠻唱與黎歌,餘音猶杳杳。
大兒牧眾稚,四歲守孤嶠。
次子病學醫,三折乃粗曉。
小兒耕且養,得暇為書繞。
我亦困詩酒,去道愈茫渺。
紛紛何時定,所至皆可老。
莫學柳儀曹,詩書教氓獠。
亦莫事登陟,溪山有何好。
安居與我游,閉戶淨灑掃。
作者:劉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