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鹹用
玄發難姑息,青雲有路岐。莫言多事日,虛擲少年時。
松色雪中出,人情難後知。聖朝公道在,中鵠勿差池。
作者:李白
迥出江上山。(上山一作山上)
雙峰自相對。
岸映松色寒。
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
縹緲晴霞外。
落日舟去遙。
回首沉青靄。
作者:楊巨源
盛府自蓮花,群公是歲華。蘭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
素卷堆瑤席,朱弦映絳紗。詩題三百首,高韻照春霞。
作者: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彤襜雙白鹿,賓從何輝赫。
夫子在其間,遂成雲霄隔。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
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
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舄。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傍來。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台。
作者:孔武仲
萬山松色鎖蟬嗚,日透林陰上下清。
霜壓蒹葭連地白,風吹河漢滿天聲。
穹廬夜動陰山虜,玉甲朝屯紫塞兵。
願漱單于一杯血,心隨鵰鶚過長城。
作者:康孝基
虎邱天下名,勝概狀難成。
入寺登山險,開門見路平。
雲連松色翠,風度磬聲清。
好便稱居士,安間過一生。
作者:竇參
山勢欲相抱,一條微徑盤。攀蘿歇復行,始得凌仙壇。
聞道葛夫子,此中煉還丹。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靈草空自綠,餘霞誰共餐。至今步虛處,猶有孤飛鸞。
幽幽古殿門,下壓浮雲端。萬丈水聲落,四時松色寒。
既入無何鄉,轉嫌人事難。終當遠塵俗,高臥從所安。
作者:劉商
心期汗漫臥雲扃,家計漂零水上萍。
桃李向秋凋落盡,一枝松色獨青青。
拖紫鏘金濟世才,知君倚玉望三台。
深山窮谷無人到,唯有狂愚獨自來。
作者:晁公溯
西風吹林秋日白,修桐葉雕霣寒碧。
霜余結實鳳不至,野人取之出膏液。
山中老翁頗喜事,買膏燃光歸照室。
旋收輕煤下玉杵,陰房掩翳煙不出。
澤麋解角麝薦香,嚴冬折膠天與力。
律灰吹盡無裂文,外乾中堅介如石。
故人憐我貧嗜書,遺我一丸欣有得。
空堂無風塵亦靜,朝陽壓窗書繞壁。
起臨墨池洗硯試,入手已怪光奪漆。
蒼忙忽驚玄雲晦,罨靄頓失寒松色。
徐嗟流落用失所,翰墨何同有勳績。
從軍豪氣吾豈能,倚馬翩翩磨楯墨。
傍人笑言君勿疑,著書固屬窮愁客。
作者:周賀
春居無俗喧,時立澗前村。路遠少來客,山深多過猿。
帶巖松色老,臨水杏花繁。除憶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作者:釋仲休
世續香燈演聖言,再新華構稱憑軒。
陰陰松色連僧閣,飋飋波聲入寺門。
飛鷺銜魚離淺瀨,殘雲帶雨渡遙村。
沃洲相較應相近,樹杪啼煙祇欠猿。
作者:姚合
十二門中寺,詩僧寺獨幽。多年松色別,後夜磬聲秋。
見世慮皆盡,來生事更修。終須執瓶缽,相逐入牛頭。
作者:曹勳
松色蔭人居,松力治人玻
丹砂含其滋,復何延性命。
幽居繞蒼髯,不畏夏日盛。
風來聽笙竽,便有華胥興。
作者:劉慎虛
青冥南山口,君與緇錫鄰。深路入古寺,亂花隨暮春。
紛紛對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經聲時有人。
晚心復南望,山遠情獨親。應以修往業,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煙月資清真。莫歎文明日,彌年徒隱淪。
作者:周賀
門枕平湖秋景好,水煙松色遠相依。罷官餘俸租田種,
送客回舟載石歸。離岸游魚逢浪返。望巢寒鳥逆風飛。
嵩陽舊隱多時別,閉目閒吟憶翠微。
作者:李鹹用
交情應不變,何事久離群。圓月思同步,寒泉憶共聞。
雪霜松色在,風雨雁行分。每見人來說,窗前改舊文。
作者:李赤
迥出江水上,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沈青靄。
作者:楊萬里
攜家守荊溪,匆匆已一暮。
官捨非不佳,懷抱長鮮怡。
若非僮僕病,定復兒女啼。
昔貧歎不飽,今愁豈緣饑。
晨起袖書冊,急登亭上嬉。
露痕尚星月,風氣無窗扉。
頓覺老病身,不禁絺綌衣。
昨暑何可度,朝涼乃爾奇。
白鳥遠如蝶,玄蟬哦似詩。
松色雪我神,荷香冰我脾。
憂樂忽安在,形骸亦俱遺。
稚子不解事,朝餐呼我歸。
作者:楊萬里
誰作春山新幛子,尖峰為筆天為紙。
近看點綴八九山,山外遠山三萬里。
紙痕慘淡遠山昏,上有長松青到雲。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筆輕輕蓋。
須臾粉淡松復青,至竟遠山描不成。
作者:林逋
吟卷田衣歲向殘,孤舟夜泊大江寒。
前巖百本長松色,及早回來帶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