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石樑的古詩,石樑詩詞,形容石樑的詩,石樑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馬治

干戈一為用,十室九不完。

東西南北人,壞屋敢求安。

昨聞府兵下,徒跣入荊菅。

一市人盡虛,衡門駐旌竿。

還家動盈月,瓶粟久已殫。

幸茲西澗西,草堂適平寬。

竹林最無恙,秀色雨始干。

石樑不可援,更造釃風湍。

掃地山氣潤,開軒水聲寒。

留榻依故處,援琴較初彈。

賓客稍稍來,畦蔬亦朝餐。

坐中談時事,廢食各永歎。

西峰數里外,草竊除豈難。

盛夏兵既集,翱翔彼河干。

乃知荊揚交,蝶血原野丹。

頻年勞人馬,未得賊肺肝。

憧憧往來地,供億困百端。

我生固其時,飄颻愧飛翰。

作者:張羽

日長侍立南薰殿,聖主從容正開卷。

內臣如鵠擁圖書,詔許近前曾一見。

玉躞金題照眼新,三王二李跡未陳。

妙筆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歸來三歎北窗下,開屏見此新圖畫。

流淙百折掛石樑,古木寒松勢相亞。

木末何人一草廬,山泉之人昔所居。

鴻臚寺裡晚朝下,對此高堂心鬱紆。

華亭柳湖眼中見,武陵桃源路豈殊。

老夫曾住康王谷,五老香爐映飛瀑。

亂來井臼今可存,因爾高歌望黃鵠。

作者:包恢

三山來由北巖溪,三十里近何崛奇。

地辟天開幾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窺。

竹溪黃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未知此溪發其誰,河潢自天磐石資。

含霜奪日森旌麾,巖電銀海增雙輝。

出千古秘此一時,潭間歸來為發揮。

寶藏驟興福所希,溪宜有靈潛自嗤。

非公遇我我遇伊,昔無今始有己知,宜為知己加護持。

成鼎可絕魅與魑,游騎可馳驥與騏。

兩山插天天猶低,如城夾地地莫巘。

混混中間流天池,往來深藏龍與螭。

巨石萬狀磊不羈,奇木萬種名莫推。

始度石樑堂少棲,方見主人心遠而。

此身恍在何天涯,非人間世如驚疑。

須臾緩步行委蛇,雙龍之淵氣杳微。

進前宿云云欲迷,疊嶂高張熊虎旗。

鳧潀石門互變移,翠密玉練冰雪飛,壁立萬仞文公題。

愈上愈高青雲齊,書堂屹立天然基。

如有千巖萬壑姿,一覽俱盡無纖遺,主人惠我何多為。

時方六月三伏期,但覺清冷生冰跡

清境清賞何加茲,更醉似酒醇不醨。

飽水飽石渾不饑,更飽一德充肝脾。

大帥如古刺史規,溪變為好政可追。

僕如柳了有許疵,溪改為愚嘗自悲。

主人愛客忘尊卑,畏日與彼愛日暉。

洒然執熱清風吹,洗盡塵襟無毫釐。

主人昔年詠浴沂,盈科放海川之師。

源流素蓄萬頃陂,傅巖磻溪隱未宜。

高岡鳳合朝陽曦,猿鶴知主無催歸。

欲羨形容無好辭,斐然狂簡嗟非詩。

作者:虞堪

溪山昨日風雨來,溪上船子沖潮回。

白鷗微茫度島嶼,綠樹恍惚迷塵埃。

煙昏氣黑夜滂渤,石樑茅屋多傾頹。

壺公畫裡何悠哉,寫此世外之蓬萊,弱水不渡良可哀。

作者:皇甫曾

悠悠驅匹馬,征路上連岡。晚翠深雲竇,寒台淨石樑

秋花偏似雪,楓葉不禁霜。愁見前程遠,空郊下夕陽。

作者:王安石

楊柳杏花何處好,石樑茅屋雨初乾。

綠垂靜路要深駐,紅寫清陂得細看。

作者:程師孟

道出橫塘跨石樑,塘南塘北稻花香。

風吹舴艋輕如駛,日照浮圖峻若翔。

遠岸漁樵三兩兩,近村鵝鴨一行行。

回頭卻指城南路,雲屋朱樓氣鬱蒼。

作者:釋延壽

智泉福海莫能逾,親自王恩運睿謨。

感現盡冥心境界,資持全固道根株。

石樑低翥紅鸚鵡,煙嶺高翔碧鷓鴣。

勝妙重重惟禱祝,永資車庶息災虞。

作者:劉基

鴟夷遺魂拗餘怒,欲取吳山入江去。

雷霆劈地水群飛,海門扶胥沒氛霧。

英雄一怒天可回,肯使赤子隨鮫鮐。

指揮五丁發神弩,鬼物辟易腥風開。

三百年來人事改,濤落沙平箭空在。

石樑飲羽未足誇,蜀國三犀漫欺紿。

近聞黃河水亂流,青徐一半悲魚頭。

安得壯士斡地軸,為拯斯民塗炭憂。

作者:李涉

憶昨天台尋石樑,赤城枕下看扶桑。金烏欲上海如血,

翠色一點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回舟偶得風水便,煙帆數夕歸瀟湘。瀟湘水清巖嶂曲,

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無名身事閒,五湖雲月偏相屬。

進者恐不榮,退者恐不深。魚游鳥逝兩雖異,

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織,歲晏饑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歲余,漁樵一半分渠力。吾友從軍在河上,

腰佩吳鉤佐飛將。偶與嵩山道士期,西尋汴水來相訪。

見君顏色猶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驅車出孟津,

高歌共歎傷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別,兩都陳事空聞說。

漢家天子不東遊,古木行宮閉煙月。洛濱老翁年八十,

西望殘陽臨水泣。自言生長開元中,武皇恩化親沾及。

當時天下無甲兵,雖聞賦斂毫毛輕。紅車翠蓋滿衢路,

洛中歡笑爭逢迎。一從戎馬來幽薊,山谷虎狼無捍制。

九重宮殿閉豺狼,萬國生人自相噬。蹭蹬瘡痍今不平,

干戈南北常縱橫。中原膏血焦欲盡,四郊貪將猶憑陵。

秦中豪寵爭出群,巧將言智寬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語,

渭上釣人何足雲。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里,

路傍五月清陰起。只今零落幾株殘,枯根半死黃河水。

作者:吳筠

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萬頃滄波中,千峰郁崔嵬。

涼煙發爐嶠,秋日明帝台。絕巔凌大漠,懸流瀉昭回。

穹崇石樑引,岈豁天門開。飛鳥屢隱見,白雲時往來。

超然契清賞,目醉心悠哉。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誰言曠遐祀,庶可相追陪。從此永棲托,拂衣謝浮埃。

作者:王績

暫出東陂路,過訪北巖前。

蔡經新學道,王烈舊成仙。

駕鶴來無日,乘龍去幾年。

三山銀作地,八洞玉為天。

金精飛欲盡,石髓溜應堅。

自悲生世促,無暇待桑田。

上月芝蘭徑,中巖紫翠房。

金壺新練乳,玉釜始煎香。

六局黃公術,三門赤帝方。

吹沙聊作鳥,動石試為羊。

緱氏還程促,瀛洲會日長。

誰知北巖下,延首詠霓裳。

結衣尋野路,負杖入山門。

道士言無宅,仙人更有村。

斜溪橫掛渚,小徑入桃源。

玉床塵稍冷,金爐火尚溫。

心疑游北極,望似陟西昆。

逆愁歸舊裡,蕭條訪子孫。

真經知那是,仙骨定何為。

許邁心長切,嵇康命似奇。

桑疏金闕迥,苔重石樑危。

照水然犀角,遊山費虎皮。

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

為向天仙道,棲遑君詎知。

作者:鮑照

幽並重騎射,少年好馳逐。

氈帶佩雙鞬,像弧插雕服。

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

朝游雁門上,暮還樓煩宿。

石樑有餘勁,驚雀無全目。

漢虜方未和,邊城屢翻覆。

留我一白羽,將以分虎竹。

作者:張憲

揚州都督開三府,十萬強兵猛如虎。

駱生長檄魏生謀,大義精忠照千古。

山東豪傑望旌旗,蓄縮江淮立霸基。

莫指金陵圖王氣,石樑鴉噪髑髏悲。

作者:項安世

一掬見童數樹涼,兩三桅子野花香。

荒山赤日相逢處,便是天台見石樑

作者:王炎

山腳草深樵徑沒,溪頭水落石樑高。

一川風露無人占,古柳玄蟬處處號。

作者:陸龜蒙

直應天授與詩情,百詠唯消一日成。去把彩毫揮下國,

歸參黃綬別春卿。閒窺碧落懷煙霧,暫向金庭隱姓名。

珍重興公徒有賦,石樑深處是君行。

作者:袁中道

灣環窮野徑,忽到水中央。

唼雨魚兒集,梢波燕子忙。

馬來沙耀雪,人坐草粘香。

為愛溪流急,移尊向石樑

作者:黃姬水

問隱白雲鄉,奇峰度石樑

花深疑路絕,鳥下覺原長。

門閉青山影,溪流玉樹香。

知君不出戶,來就管寧床。

作者: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纍纍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雲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樑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雲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台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