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禹錫
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歷從來事不同。名姓也曾鐫石柱,
詩篇未得上屏風。甘陵舊黨凋零盡,魏闕新知禮數崇。
煙水五湖如有伴,猶應堪作釣魚翁。
作者:李白
韓眾騎白鹿,西往華山中。玉女千餘人,相隨在雲空。
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何意到陵陽,遊目送飛鴻。
天子昔避狄,與君亦乘驄。擁兵五陵下,長策遏胡戎。
時泰解繡衣,脫身若飛蓬。鸞鳳翻羽翼,啄粟坐樊籠。
海鶴一笑之,思歸向遼東。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
因巢翠玉樹,忽見浮丘公。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
朗詠紫霞篇,請開蕊珠宮。步綱繞碧落,倚樹招青童。
何日可攜手,遺形入無窮。
作者:方回
解後猶存石柱樑,周家九鼎尚淪亡。
此泉只是尋常水,為有歐蘇姓字香。
作者:宋之才
煉形仙入天聰洞,卓錫僧歸石柱庵。
窮勝不知天已晚,歸來藥徑月盈籃。
作者:陳天麟
風掃煙崗一萬重,平生佳處始相逢。
未驂軒後浮丘駕,已見天都石柱峰。
閬苑欲傳青鳥信,壺天安用白雲封。
朝真我亦通仙籍,況復年來訪赤松。
作者:楊億
汝陰名郡擁朱輪,洛宅霜威尚襲人。
門籍舊通仙禁近,書囊才補殿帷新。
金華入侍知非晚,石柱題名又幾春。
莫戀桑郊停五馬,蓬邱幾觀自生塵。
作者: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作者:喻良能
平生固寡好,嗜石如奇章。
家無千金產,舁致窮澗岡。
壽星來金華,衣冠何昂藏。
屈肘據膝坐,風雨鬚眉蒼。
松石產花溪,奇詭頗異常。
鼻祖乃赤松,素質侔白羊。
舞袖出煙霞,渾脫類大娘。
想當虞韶成,率獸雜鳳蹌。
觥觥石柱峰,孤峭仍軒昂。
長不滿五尺,勢欲摩穹蒼。
獅子來何許,俯首未騰驤,
何時一噴薄,百獸走且僵。
鴟尾由天成,略不假斧{左爿右斤}。
端宜侈繪事,詎止工壓禳。
康坡小仇波,大筆流芬芳。
康公醉道士,名篇粲煌煌。
矧我此數峰,介重百琳琅。
願締金石交,出處永不忘。
作者:鄭谷
暴亂免遺折,森羅賢達名。末郎何所取,叨繼外門榮。
作者:吳景奎
金剎璇題入絳霄,望江猶自記前朝。
群臣痛灑新亭淚,孱主方看浙水潮。
故物蒼龍蟠石柱,當時丹鳳聽簫韶。
屬鏤一夜英雄老,曾見鴟夷恨未銷。
作者:石介
幕中久次無他術,銜內兼官帶事司。
石柱錐我誠似是,豸冠加首竟何為。
幾曾執簡挾彈去,空被光台督責隋。
一起鴛鴦戛雲漢,應員燕源守短離。
作者:鮮於侁
千峰環郡宇,二水繞城堞。
每憐山水佳,況復開巖穴。
川流數里近,放棹攀巀嵲。
靈巖駭神化,環陰數畝闊。
何人營佛祠,棟宇殆天設。
前軒瞰溪山,眺聽心耳豁。
徑穿巨石下,碧玉聳高節。
涓流瀉石谼,玉乳基且潔。
其樂乃小巖,洞戶敞深徹。
嵌巖見石柱,任重立精鐵。
昔人遇真仙,相攜觀金闕。
川平聽雞犬,始覺人世別。
屈曲沿清溪,桃花正開發。
塵緣念鄉縣,歸思若弦涉。
寤寐瞬息間,巖扉已嚴鐍,
時遷等陵谷,事勝存圖牒。
獨有蒼江流,青霄鑒明月。
予來秋之季,氣象頗淒切。
草木自變衰,山花常復活。
青暉沃賞適,異境差勝絕。
薄暮上歸艎,依然望林樾。
作者:楊維楨
峨峨孤竹岡,上有石魯魯。
山夫折山花,歲歲山頭歌石婦。
行人幾時歸?東海山頭有時聚。
行人歸,啼石柱,石婦岑岑化黃土。
作者:方勉
杖黎得得入雲看,中有幽篁下有蘭。
百道飛泉鳴玉珮,千尋石柱架瓊巒。
隔林幢影招青鳥,出洞簫聲送綵鸞。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風景入琴彈。
作者:李白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雲月。
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
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水國饒英奇,潛光臥幽草。會公真名僧,所在即為寶。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雲。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
為余話幽棲,且述陵陽美。天開白龍潭,月映清秋水。
黃山望石柱,突兀誰開張。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稠疊千萬峰,相連入雲去。
聞此期振策,歸來空閉關。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且寄一書札,令予解愁顏。
作者:鄭谷
寓直事非輕,宦孤憂且榮。制承黃紙重,詞見紫垣清。
曉霽庭松色,風和禁漏聲。僧攜新茗伴,吏掃落花迎。
鎖印詩心動,垂簾睡思生。粉廊曾試處,石柱昔賢名。
來誤宮窗燕,啼疑苑樹鶯。殘陽應更好,歸促恨嚴城。
作者:方回
石樑石柱石為碑,山拔泉飛石可移。
兩玉堂仙一髡叟,自應名字萬年垂。
作者:曹安
青山有石柱,直插浮雲杪。
月明鶴飛來,渾疑舊華表。
作者:杜應然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聖像威靈民名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老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足履分明深踏石,仙衣彷彿掛令瓏。
青牛水畔藏頭角,白鶴溪邊飲羽宗。
獅子像前如拜伏,猿猴梯上若登空。
龍田龍跡施鱗甲,蛇藏蛇身似錦紅。
羅漢數軀朝向北,斗星七位轉回東。
浮橋佇望金星座,仙徑平瞻水月宮。
丹井千秋泉不竭,芝田萬頃草常豐。
余清近酌潺潺水,聳翠遙觀疊疊松。
石柱經年堅且直,壽溪度歲淼無窮。
呂仙隱跡居於壁,□□□容坐得穹。
彩仗彩儀皆擁護,仙床仙室盡高雄。
化巖夏月生寒凜,和洞冬天都暖烘。
棋畫台中人弈戲,樹生石內月朦朧。
列三寺觀學俱近,會一樓堂闡洪。
道院庵中居上道,風雩台畔自生風。
橋名步扣登融石,樓號鴻音撞巨鐘。
花圃西南前可望,釣台泉石景堪充。
劉侯布德於融郡,父宿興祠立壽容。
廣地可容千位客,照天高掛一燈籠。
洞天要比應難比,福地雖同未肯同。
一石鐫經顯居士,萬碑題詠稱名公。
想君足跡難窮覽,敬為栽詩入畫中。
作者:曾極
摩挲石柱蘚痕斑,亡國如鴻去不還。
無復切雲三百尺,祗傳風鐸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