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元吉
丞相園林景物繁,花亭那更得躋攀。
平看溪上千尋來,不數需志萬壘山。
歌舞恍如銀漢外,笑談常在碧雲間。
醉酣欲問劉公客,百尺樓中亦汗顏。
作者:楊萬里
帝裡都無個裡寬,苑深地禁到應難。
蔚然綠樹去天近,上有子規啼月殘。
便覺恍如還故里,不知聞處是長安。
野薔薇發桐花落,孤負南溪老釣竿。
作者:張舜民
古人往矣名空存,爾來冠帶誰其倫。
語言淵騫行盜跖,俯仰不愧何繽繽。
先生道義完且潔,去彼取此非今人。
事親豈但綵衣戲,刻木省定長悲辛。
拋官卻掃醉經史,胸中無復留纖塵。
履穿袍敝突不墨,辭幣與粟甘清貧。
自從秀髮到白首,造次於是非一晨。
當知有昊憫澆散,先生故出拔斯民。
嗟余稟賦雖不敏,管窺偶幸知所因。
講聞先生亦已久,雲為輒以書諸紳。
朅來廣陵兩閱歲,所得比舊尤加親。
此編雅什盈數百,覃思成誦驚余神。
恍如聽樂周太廟,黃鐘大呂皦且純。
又如典瑞出圭璧,璀璨溢目非玞珉。
偉哉固足信萬一,彷彿想見容彬彬。
吾皇圖治急遺逸,空谷相望推蒲輪。
先生高臥焉得遂,細札匪日頒嚴闉。
重慚硭鹽藜疲魃ㄓ套柚麓松懟?/p>
願言師法不少懈,異日有立逃湮淪。
作者:盛某
黃公丘壑人,閱遍山水奇。
晚觀淡巖作,獨許天下希
我初頗未信,及到乃愧之。
偉茲過奇特,驟睹心驚疑。
神靈蘊幽秘,無乃弗許窺。
捫苔漸深入,歎愕不自持。
穹窿但一石,轇轕週四維。
廣容千人騶,高建五丈旂。
巨勢裂地軸,虛窗豁天扉。
森然萬幕張,郁若曾雲垂。
危磴過別洞,絕壁浮煙霖。
幽房瞰窈窕,屏榻如礱治。
雲霞起坐隅,翠嵐著人衣。
頓覺從來山,榛莽翳土埠。
化石事茫昧,驅蛇知是非。
井臼儼遺處,芝田留舊畦。
雲昔隱仙宅,此理固亦宜。
元柳跡不到,隱顯當有時。
憶我半紀前,已與茲山期。
了然蘭台夢,宛渡瀟江湄。
今來恍如昨,始悟非人為。
寧嗟擯幽邈,持爾足自怡。
無窮軒冕客,有幾能游斯。
作者:陸游
初聞澒洞怒濤翻,徐聽驂驔戰馬奔。
紙帳蒲團坐清夜,恍如身在若耶村。
作者:楊萬里
常州曾作兩年住,一別重來十年許。
岸頭楊柳記得無,總是行春系船處。
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懷成喜亦成悲。
人民城郭依然是,只有向來鬚鬢非。
作者:袁說友
殘蟬古路無人跡,瑟瑟西風已三日。
杜門卻掃處一室,顛倒筆硯理書帙。
平生但恐辜吟筆,薄宦雲浮奚固必。
客來相與入詩律,一葉庭柯恍如失。
作者:文天祥
萬里飄零命羽輕,歸來喜有故人迎。
雷潛九地聲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疑是倉公回已死,恍如羊祜說前生。
夜闌相對真成夢,清酒浩歌雙劍橫。
作者:王邁
想當爭衣盤礡下筆時,吸取清氣入肝脾。
先融雪嶺作墨黑池,坐變秋陽成春暉。
使我初見渾不疑,旋覺風骨全是顏容非。
恍如晏支馬上坐明妃,緇塵生汗白玉跡
又如鴟夷船底載西子,煙波慘淡雙蛾眉。
雪堂仙去渺莫追,補之位置傳者誰。
君今此寶世間希,茫端寒燠巧推移。
花神上訴真宰悲,何為苦洩造化機。
我有東絹滑如指,裝潢為屏作枕幃。
平章眾畫何品宜,笑我嗜好與君相背馳,
不愛崇桃積李斗芳菲。請君快掃橫斜竹外枝,
歲寒心事正要渠相知。
作者:黃克仁
登陟最高頂,四圍山盡低。
星辰可手掬,杉檜與天齊。
只覺風生腋,恍如雲作梯。
何當謝塵事,來此共幽棲。
作者:范梈
誰能手鋪湘水平,剷卻君山看洞庭。
昔人已騎黃鶴去,樓前亂芷春蘭青。
豈知繡衣後千載,遠違鳳闕來江城。
憑高弔古落日紫,領客置酒開雲屏。
酒酣點筆賦新句,薄海傳誦令人驚。
憶我初游白玉京,與君聯步趨承明。
手宣皇猷敷帝績,濟濟學士如登瀛。
一行竟墮萬里外,回首滄浪思濯纓。
守官區區事無補,惟有白髮欺人生。
牂牁水外萬竹底,四時鳥語煙邊鳴。
忽忽此地復相見,恍如幽夢來仙靈。
中宵秣馬不遑暇,君又北鄉予南征。
如茲後會復何日?念之使我雙涕零。
宮中聖人總四溟,所過海岳須澄清。
鐵冠峨峨望天下,青霄快展皆修程。
由來豺虎伏仁獸,況有鷹隼當秋橫。
明夜相思隔雲雨,月落高台聞笛聲。
作者:楊端臣
樓鼓數聲人跡散。馬蹄不響街塵軟。門戶深深扃小院。簾不卷。背燈盡燭紅條短。歸路恍如春夢斷。千愁萬恨知河限。昨夜月華明似練。花影畔。算來惟有嫦娥見。
作者:劉應時
幽人何所為,兀然坐詩窮。
萬事不復理,吟哦四壁空。
少皞從西來,天宇淒其風。
群芳漸搖落,桂子開牆東。
寒蟾駕璧月,老翠高菶菶。
景物爾獨勝,色香誰與同。
豈藉紅裳女,徒費丹砂工。
不受黃金恩,桃李誰爭雄。
風漪卷輕碧,斷霞曳微紅。
清風襲衣袖,薄采喧兒童。
王孫亦好事,乘興賞珍叢。
笑掬黃金蕊,糝綴光玲瓏。
山村酒可篘,恍如入新豐。
胡不抱琴去,一飲醉其中。
露濕月華冷,風約零雨蒙。
靜言參鼻觀,身在廣寒宮。
作者:樓鑰
近晦月猶在,蕭騷夜向晨。
已殘幾欲盡,忽見恍如新。
老桂沈清影,餘輝釦半輪。
纖纖兩頭玉,皎皎一鉤銀。
明似哉生際,光疑太逼真。
妝樓誰起早,深拜誤佳人。
作者:袁燮
道山群玉府,密邇日月光。
夐與塵世隔,恍如白雲鄉。
李侯好古士,來自天一方。
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常
著庭秉直筆,省戶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遠業真難量。
黎庶多困窮,撫摩仗循良。
鷹鸇豈不鷙,鳳鳥乃嘉祥。
生財固有道,視同當如傷。
寧乏強敏稱,毋令本根戕。
仁聖子萬姓,邇遐如一堂。
賢牧著聲織,璽書隨褒揚。
我歸伏茅荊,翹首觀高翔。
作者:曹伯啟
洪崖中斷,似蜃樓幻出、層簷疊脊。欲問真源凌絕頂,安得乘風羽翮。勢利相忘,驅馳不憚,面背皆京國。源泉混混,恍如夾右碣石。遙想巢父襟懷,東溟煙霧裡,片帆如席。逸氣崢嶸今老矣,惆悵劍門千尺。細草平沙,敝裘羸馬,長路無人識。家山回首,不應猶作行客。
作者:強至
漭漭黃埃接大河,驅車底處覓陽和。
參差花信春將半,惱亂詩情日轉多。
樂事恍如初覺夢,年光撇若迅流波。
馬蹄莫放歸時緩,知有佳人聽玉珂。
作者:李處權
古之學為己,今之學為人。
始乎芒芴間,擴充遂無垠。
克己而復禮,天下皆歸仁。
尼父百世師,道妙聖且神。
天將為木鐸,故未喪斯文。
賢哉顏氏子,至樂忘其貧。
語之而不惰,好學無與倫。
孟子養浩然,卓爾踵後塵。
萬鍾與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聖哲,六籍經幾秦。
末學更多岐,學海無問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當年從之遊,不減洙泗濱。
至今士氣盛,亦復民風淳。
柴子柯山秀,言厲即之溫。
由來思無邪,果見德有鄰。
潛心坐一室,淡泊遺囂紛。
收視而返聽,自得於見聞。
先生雖雲亡,書在傳日新。
得味極鑽仰,恍如入室親。
而我先君子,實預絳帳賓。
我亦聞緒餘,往往書諸紳。
多言反成蔽,目擊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騷晚來叩門。
作者:王之道
多謝蒼頭語我來,恍如相見笑相陪。
新詩高妙梅清絕,展讀花前病眼開。
作者:王之望
京口追游地,錢塘執別年。
飄流恍如夢,聚散豈其天。
夙駕行趨詔,當朝正急賢。
紫荷持從橐,去去入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