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亦之
幾回過海上,此日暫躊躇。
未盡尊前酒,還奔使者車。
官人無少暇,賤子敢安居。
一畝芭蕉圃,如今要自鋤。
作者:陳淳
吉士無妄語,德人不苟笑。
容貌端以莊,話言謹而要。
作者:張齊賢
慎言渾不畏,忍事又何妨。
國法須遵守,人非莫舉揚。
無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此個如端的,天應降吉祥。
作者:陳著
蒼蒼本無為,烏兔爭飛馳。
今日為何日,誰叩和與羲。
舉目萬感集,秋風黍離離。
人生能幾何,夢境蛛營絲。
或以烹自售,變詐如鞅斯。
或以舌交戰,縱橫如秦儀。
亦或事曠達,蛻形慕安期。
不則逃空虛,灰心從闍梨。
不曰古聖賢,自有天根基。
為己非為人,積學如積貲。
弗廢一日葺,庶幾百志熙。
世遠教法散,有識如退之。
試觀訓符讀,道義不以規。
貴賤何足雲,而乃徒費辭。
進學以為解,詩易分葩奇。
安貧以知命,妻兒任寒饑。
既而及行藝,顧欲中有司。
未忘或名徑,□□荊棘茨。
堂堂山斗望,為論如彼卑。
吾師吾孔子,曾子而子思。
以至向學時。光陰電一抹,
聖狂幾甚危。百行孝為本,
氣下色愉怡。極而察天地,
造端自齊眉。苦語贊義方,
一洗時妝脂。勉旃復勉旃,
勿重老大悲。還以自警省,
就示吾諸兒。
作者:王名遂
松榮梅竹秀,三徑但含滋。
不與乾坤老,難令霜雪欺。
交情存淡薄,世治識艱危。
前路留教遠,終身以自期。
作者:陳淳
開卷必起敬,肅容正冠襟。
如侍聖賢側,親承謦欬音。
作者:陳淳
質暴難入德,心粗寧配義。
君看簞瓢人,磨礱極醇粹。
作者:陳淳
茫茫八極內,何莫非斯人。
苟非富道義,何異彼黔民。
作者:王炎
薄游城南園,墮睫衣袂濕。
斯人既騎箕,有客猶鼓瑟。
凜然氣如生,可使懦夫立。
當時道義交,彪子居其一。
嘗試問所疑,傾倒無吝惜。
逝者不可作,往訪杖屨跡。
欲返更徘徊,遠岫邀日入,
緬懷經世心,伐輻置河側。
立朝道不容,憂國意難釋。
敢負門下知,晨夕自警策。
作者:李呂
當仁貴不讓,見義忌無勇。
今人無魏顆,勿望渠形夢。
作者:程公許
專氣如嬰兒相,觀心得宿命通。
認取無聲無色,了知非瞽非聾。
作者:程公許
永夜朝元騫樹,蕭晨晞發扶桑。
妙處本來一貫,何異心齋坐忘。
作者:陳三立
倚海樓欄許養痾,田園掛夢領誰何。
藥香斷續鼠為伴,兵氣沉浮鳥不歌。
自警癡懷虞夏沒,猶擎大句杜韓多。
至人息踵滋靈液,宛挺孤松悅澗阿。
作者:蘇轍
石台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後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雲。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蜀中藏經,往往有古仙人吳采鸞細書經卷,精妙可愛。
〉蒲團布衲一繩床,心地虛明睡自亡。
長伴空中月天子,東方行道到西方。
作者:陸游
學古忘衰疾,齋心洗昨非。
拳拳奉天理,坦坦息心機。
改過先幽隱,收功在細微。
耄期猶自警,俯仰惜餘暉。
作者:劉克莊
赤粟黃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雲林。
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誇士燃臍猶殉貨,先賢覆首或無衾。
一瓢千駟同歸盡,莫為浮雲錯動心。
作者:張耒
娟娟簷前月,雖缺猶媚好。
團團理絲蟲,養身恃其巧。
無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奧。
那能捕飛蚊,未解聒耳鬧。
悲歌草間蚓,辛苦自鳴噪。
爾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
鳴蛙訴其渴,謂若天可禱。
瘖蟬死不鳴,豈以訴無效。
悠悠群動情,誰得辨丑好。
我歌豈徒然,亦用自警告。
作者:陸游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晚節雖知難,猶覬終一豁。
悲哉老病馬,解縱誰復秣?既辭箠轡勞,始愛原野闊。
飲澗嚙霜菅,亦可數年活;勿復思長途,嘶鳴望天末。
作者:陳淳
人為天地心,體焉天地同。
病於有我私,不能相流通。
作者:楊時
行藏須信執中難,時措應容道屢遷。
一目全牛無肯綮,騞然投刃用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