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連文鳳
玉立蓬萊問淺深,仙裾不受海塵侵。
千年愛護神龍骨,萬里淒涼老鶴心。
夜月照愁低草色,秋風吹淚哭松陰。
錢塘流水情何限,誰采蘋花學越吟。
作者:顧雲
杜甫歌詩吟不足,可憐曹霸丹青曲。直言弟子韓干馬,
畫馬無骨但有肉。今日披圖見筆跡,始知甫也真凡目。
秦王學士居武功,六印名家聲價雄。乃孫屈跡寧百里,
好奇學古有祖風。竹廳斜日弈棋散,延我直入書齋中。
屹然六幅古屏上,欻見胡人牽入天廄之神龍。
麟鬐鳳臆真相似,秋竹慘慘披兩耳。輕勻杏蕊糝皮毛,
細捻銀絲插鬃尾。思量動步應千里,誰見初離渥窪水?
眼前只欠燕雪飛,蹄下如聞朔風起。朱崖謫掾從亡歿,
更有何人鑒奇物。當時若遇燕昭王,肯把千金買枯骨。
作者:敖陶孫
神龍不池拘,威鳳非籠馴。
自我交袁君,愁見地上人。
一官固兒嬉,君視真埃塵。
去如下韝鷹,來即釋嶠雲。
相從復幾時,孰老西湖春。
門前烏桕花,頗怪烏來頻。
問知八九雛,翅短青尚新。
感君攜孥行,道路嗟良勤。
念子春秋學,當重博士茵,
胡為簿餘干,折腰五斗陳。
祭河先惡沲,小大則有倫。
細意事失墨,風列實要津。
贈言吾豈敢,輒獻所食芹。
惟時風雨交,舉塗潦理輪。
十年上饒路,夢中說悲辛。
黃泥漫塘坡,鳴黽舞淵淪。
贈子方竹筇,副以白佇巾。
筇方哧鬼蜮,巾白來祗神。
意氣得人命,杯酒聊慇勤。
上馬莫回頭,慎忽愁我貧。
亦莫作怪事,祭灶通比鄰。
作者:謝驛
倚天青壁瘦巉巖,下有神龍卷作潭。
龍欲出時山吐氣,黑雲隨手暗江南。
作者: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
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才大古人用,論高人先知。
晦翁千載人,源流有餘師。
衣傳正大學,時吐蹇諤辭。
國步方險艱,憂端終南齊。
袖有濟時策,真言琅?/p>
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
辯論黼座側,聽納天顏怡。
林林陛楯郎,相顧胥歎咨。
中有張萬福,拜賀太平基。
正賴中流柱,障瀾使東之。
胡為勇於去,神龍不容羈。
平生廉靖操,為國張四維。
西風送漢節,凜凜和霜威。
皇華馳周顯,書錦輝繡衣。
沮台佔二星,今夕躔已移。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
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隱微。
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
烹鮮戒政擾,漏魚寧綱希
要令珥筆俗,洗心學書詩。
更令佩犢子,竭力事耘耔。
鄱江歇瀾波,貫索韜光輝。
丕變東楚俗,若詠洙泗涯。
小試大儒效,泰山一毫釐。
寧如立本朝,措世復雍熙。
無容孔席暖,佇興宣室思。
歸來納絳節,平登黃扉葉。
富貴推不去,乘留復須疑。
作者:范成大
行人魄動風森森,兩崖奔黑愁太陰。
不知七十二洞處,側足下窺雲海深。
聞有神龍依佛住,棖觸鬚臾召雷雨。
兩川稻熟須好晴,我亦閒遊神勿驚。
作者:方回
維岳兵穆王,復讎議不合。
老檜賣中原,神龍困蟻{左口右替}。
維孟忠襄公,緩兵策弗納。
清之三京師,萬眾死者{三十集中}。
憸黨梗國論,孰與噬而嗑。
世事可流涕,循至虞不臘。
秦鄭兩奸駔,百年棺已闔。
骨朽遺臭在,厥後極茸闒。
岳氏家幾傳,陽羨溪山市。
故書三萬卷,金石爛模搨。
孟氏神童孫,卜宅占苕霅。
詩聲鸞鳳鳴,眾作掃蛙蛤。
猗歟先王公,百戰動摧拉。
身在國庶幾,心與天響答。
造物報勳裔,縱未黃其合。
各各神仙姿,不受塵土雜。
臭味崇芝蘭,情誼篤鶼鰈。
著我珠玉間,鬢蓬愧衰颯。
冷話暗燈火,清宴倒壺榼。
時憑城邊樓,同望湖外塔。
二豪馬蹄花,春堤厭蹴踏。
而我枯如僧,山肩一破衲。
未甘脫儒冠,蕭寺求掛搭。
終不望漢廷,安車聘申蓋。
顧獨喜結交,勿疑朋簪盍。
同道吻漆膠,開誠去梔蠟。
將相棨戟門,六轡駕群軜。
七十返初服,無復韍{左韋右末}{左韋右合}。
豈其珠履中,不許青鞋靸。
作者:韓元吉
荒村日晴雪猶積,繫纜焦公山下石。
江翻斷崖石破碎,瘞鶴千年有遺跡。
瘦籐百級躋上方,浮玉南北法中央。
檣午如林出煙浦,酒船遠與帆低昂。
老鴟盤風舞江南,殺氣淮南望中見。
神龍只合水底眠,為洗乾坤起雷電。
觀音巖前竹十尋,大士不死知此心。
醉歸更喚殷七七,賸種好花開鶴林。
作者:王之望
峨眉峻極西南著,萬影莊嚴諸佛祝
高標天柱八宏張,雄鎮坤維百靈赴。
我來雨霽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
上方解凍僧人巖,遠俗來遊客填路,
籃輿牽挽六十里,梯棧高低三萬步。
魚貫攀緣筋力疲,鳥騰陡絕神魂懼。
行經崖阪幾縈曲,望極堪輿莽回互。
錦裡遙看井底迷,雪山忽認屏間誤。
幽巖得照石發彩,陰洞有聲雷蓄怒。
楞伽仙音好鳥語,兜羅綿界神龍護。
滄海潮回波浪平,藍田日暖煙霏布。
長虹欻放白毫光,淡墨俄瞻紫金聚。
應真飛錫眾共睹,圓相攝身人自顧。
六牙白象恍當空,三足赤烏潛隱霧。
琉璃瓶瑩秋月白,優曇花淨含曉露。
瑞境旁連瓦屋起,合成一界如相附。
神燈夜從九頂朝,散作千山無盡炷。
肉眼親觀佛會開,凡軀恐逐仙風驚。
欲尋傅說箕尾間,休訪君平鬥牛度。
便排閶闔陟高圓,擾擾人寰何足寓。
作者:茅元儀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
豈無師保,束此寧人。
維桑失系,朽索弗寧。
大木將拔,先剪厥陰。
矯矯藎臣,夷之斮之。
顯顯令人,謫之諑之。
言竄江沚,隱斯骲也。
自幽私宮,避斯駁也。
鼎沉而起,星墜而升。
如日再中,如月再盈。
言巾我車,言濯我纓。
辟此皇路,以遲匯征。
匯征伊何,首論鹽梅。
惟和惟一,無待爾枚。
田畯盤舞,紅女解頦。
翳雲何自,晦此中台。
浣佈於火,乃愈鮮也。
蒨金於壚,乃愈堅也。
人亦有言,靡不有天。
高高在上,焉用便便。
言駕言邁,歸我初服。
匪曰初服,匪帝疇復。
於以御之,我躬粥粥。
婦不可媚,豈待詹卜。
拂水涓而,耕罷可裕
虞山咫而,詠罷可牧。
斟之酌之,奚暇枕曲。
願言懷人,窮此遐目。
煌煌帝業,莫或纘而。
昭昭先微,莫或亶而。
及爾政成,恐或瑽而。
假此暇日,往者衎而。
神龍將蟄,並及於蝘。
滄流欲竭,禍先於鱒。
嗟我何人,亦檻亦圈。
願因商風,從子荒遁。
高後在天,哀此下民。
篤生神孫,哲惠且英。
襄焉穆穆,終矣明明。
惟日之環,匪河之清。
作者:蘇軾
淨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歎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祝
遂留結庵。
而父老竟無有,蓋山神也。
其後僧智凱見思於此山而得法焉,則世所謂思大和尚、智者大師是也。
唐神龍中,道岸禪師始建寺於其地,廣明庚子之亂,寺廢於兵火,至乾興中乃復,而賜名曰梵天雲。
十載游名山,自製山中衣。
願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
刑名非夙學,陷阱損積威。
遂恐死生隔,永與雲山違。
今日復何日,芒鞋自輕飛。
稽首兩足尊,舉頭雙涕揮。
靈山會未散,八部猶光輝。
願從二聖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搖煙霏。
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
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
作者:陳造
神龍媚此清淺居,欻然騰陵行太虛。
越已倚賴龍沾濡,頻年歲事勝三吳。
到仁一視無戚疏,置彼此及心缺如。
嗟龍自伐端欺予,淮南之民如渴烏。
作者:張時徹
木落尚可榮,水涸尚可盈。
如何蓬嵩士,抱藝竟無成。
神龍制螻蟻,斥璟嗤鶤鵬。
小大各有遇,得失安可憑。
達將連駟騁,窮即蓬累行。¤
作者:祝允明
我有三尺匣,白石隱青鋒。
一藏三十年,不敢輕開封。
無人解舞術,秋山鎖神龍。
時時自提看,碧水蒼芙蓉。
家雞未須割,屠蛟或當逢。
想望張壯武,揄揚郭代公。
高歌撫匣臥,欲哭干將翁。
幸得留光彩,長飛星漢中。
作者:曹植
仁虎匿爪。
神龍隱鱗。
作者:陽枋
螻蟻何能格上穹,況於三伏蘊隆中。
瓣香載走神龍廟,法象俱來大梵宮。
出岫金身能普濟,臨池玉醮可幽通。
尚憑使者疏冤獄,歌舞豐年與從同。
作者:劉宰
重光協洽之歲夏四月,朱方不雨川源竭。
田家汲井灌新秧,綆短瓶羸汗流血。
太守尤民一念深,欲決銀河起伏險。
彌月驅馳偏群祀,雲卷碧霄呈象緯。
聞說南洲有蟄龍,百年水旱資神功。
民言直徹九天上,絲綸屢下恩光重。
來往瞻言三百里,別乘親行古無此。
潔蠲牢醴薦芬馨,願借英靈一瓢水。
瓢水英靈亦何在,精誠自與神明會。
炎官叱馭正當空,豐隆已駕隨飛蓋。
歸軒暮扣古城闉,霈澤朝均千里外。
秧田得雨變青青,麥田流水迷溝塍。
擊壤歡呼紛老稚,慚愧今年又豐歲。
典衣沽酒賽神龍,一飽權輿神所賜。
神龍肸蠁意已傅,似言此賜非予專。
一瓢汲水能回天,多謝紫府瀛洲仙。
瀛洲仙人笑揮手,龍不言功我何有。
祗今千騎擁朱輪,即是商家大旱作霖人。
作者:陳淳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開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蟄不闖吐。
陽威烈烈熾盛夏,田野熬熬劇焦釜。
新秧既長且乾萎,播種無由可入土。
農民望雨若倒垂,類歎天命我無所。
太守念膺民命寄,如傷體膚痛心膂。
奔禱山川社稷前,下及百祠靡不舉。
壇告雷師雷莫聞,江叩龍神龍弗顧。
間或沾酒隨即收,翹想滂霈殊烏有。
日切一日不遑寧,直欲代牲實籩俎。
精虔充積四十朝,幽明貫徹忽無阻。
季春望夜五鼓余。瓦鳴琢琢簷垂縷。
起來四顧雲黑暝,阿香驅車震鼉鼓。
甘澍一番復一番,達晝傾貧莫之御。
東阡西陌土膏溶,負耒荷鋤翕旁午。
父語其子兄語弟,或曰我侯感格故。
滴滴皆是真珠飯,天救我民賜我哺。
非我下民能動天,侯澤我民如父母。
既優既渥尚未已,實穎實栗決可睹。
人解戚容為懽忻,歲轉凶兆為豐阜。
從知天人本一機,氣脈注通有如許。
端猶影響應形聲,證驗昭昭真足數。
亦侯作霖大手段,家學淵源傳自古。
豈徒蕞爾南漳濱,特私所惠偏一塢。
抑將天下濟蒼生,行赴九重大用汝。
作者:舒岳祥
神龍不知身變化,猶認潛鱗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弦,浪靜波恬歸海臥。
先生兩處領桂台,夢寐一生遊學捨。
阿宜移扁就山窗,鐵畫銀鉤金鈕鎖。
綠陰閉戶不知春,長日觀書誰覺夏。
天上吹香遍遠山,月中散影流清夜。
先生見扁如坐齋,隨行不用木上座。
攀枝踏影弄猿鶴,萬事不到桂叢下。
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間最俗惟檀麝。
後車還許樂天陪,吟筆更須侯喜把。
幾人名遂不知幾,一日倉皇方淚墮。
人知德佑不出高,豈識鹹淳歸計果。
平生一瓣桂台香,口誦翁詩幾百過。
舊台何在桂凋零,日暮哀禽自相和。
今台喜見桂婆娑,往來不礙江鷗社。
舊台不見見今台,依舊風漢壓江左。
他年人訪桂台游,舊名更復因今播。
月中桂樹最久長,此樹還如月輪大。
作者:歐陽修
寶劍匣中藏,暗室夜常明。
欲知天將雨,錚爾劍有聲。
神龍本一物,氣類感則鳴。
常恐躍匣去,有時暫開扃。
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
此劍有人間,百妖夜收形。
奸凶與佞媚,膽破骨亦驚。
試以向星月,飛光射攙槍。
蒼之武庫中,可息天下兵。
柰何狂胡兒,尚敢邀金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