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時韶
天生賢佐福閩州,袞舄熒煌尚墨頭。
司馬公留民可活,管夷吾在世何優。
東南人物幾華屋,今古乾坤一竹樓。
三萬卷書三尺劍,男兒事業要伊周。
作者:戴復古
每日黃堂事了時,一心惟恐上樓遲。
發揮天地讀周易,管領江山歌杜詩。
切戒吏來呈簿歷,常邀客至共琴棋。
風流太守誰其似,半似元之半牧之。
作者:王以寧
千古黃州,雪堂奇勝,名與赤壁齊高。竹樓千字,筆勢壓江濤。笑問江頭皓月,應曾照、今古英豪。菖蒲酒,窊尊無恙,聊共訪臨皋。陶陶。誰晤對,粲花吐論,宮錦紉袍。借銀濤雪浪,一洗塵勞。好在江山如畫,人易老、雙鬢難茠。昇平代,憑高望遠,當賦反離騷。
作者:林逋
幽勝程程擬遍尋,不妨淮楚入搜吟。
蘚莎籬落谿莊靜,松竹樓台塢未深。
數抹晚霞憐野笛,一篩寒水羨沙禽。
腰間組綬誰能愛,時得閒遊是此心。
作者:劉禹錫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頭大銅鐶,摩挲光陣陣。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啣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無奈晚來時,清淮春浪軟。
作者:楊巨源
妍艷照江頭,春風好客留。當壚知妾慣,送酒為郎羞。
香渡傳蕉扇,妝成上竹樓。數錢憐皓腕,非是不能留。
作者:董嗣杲
偃武身還老,還家計未非。
貧依山寨住,喜訪竹樓歸。
度隴書鴻少,翻場戰馬肥。
月明羞北望,誰擷故園薇。
作者:李嘉祐
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
作者:溫庭筠
閒夢正悠悠,涼風生竹樓。夜琴知欲雨,曉簟覺新秋。
獨鳥楚山遠,一蟬關樹愁。憑將離別恨,江外問同游。
作者:林正大
聽說竹樓好,佳地占黃岡。月波相接,俯臨江瀨挹山光。急雨簷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闃興尤長。琴調更虛暢,詩韻轉清揚。公退暇,披鶴氅,戴華陽。手披周易,消磨世慮坐焚香。縹緲煙雲竹樹,迎送夕陽素月,勝概總難量。欲辨騷人事,瀹茗漱清觴。
作者:趙嘏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樓當月夜無風。
荀家兄弟來還去,獨倚欄干花露中。
作者:章甫
九載光陰俯仰間,百年人世幾悲懽。
竹樓夢斷傷春晚,雲壑書來喜歲寒。
別久更憐詩筆健,愁多須和酒杯寬。
相望江北江南路,柳絮隨風又作團。
作者:李嘉佑
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
作者:趙友直
竹樓新搆喜初成,為檢遺編課子程。
山近硯池雲自濕,門無轍跡草偏青。
光團霽月盤書案,翠暖香風透畫屏。
舊業深懷期遠大,心田雨許欲耘耕。
作者:高翥
老竹平分當建瓴,小樓從此擅高名。
地連雲堞登臨委,欄俯晴江夢寐清。
一記自能追正始,三閒誰與續鹹平。
濤音日日煙中落,依約焚香讀易聲。
作者:劉禹錫
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綵鸞翔。盪舟游女滿中央,
採菱不顧馬上郎。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橈破輕浪。
長鬟弱袂動參差,釵影釧文浮蕩漾。笑語哇咬顧晚暉,
蓼花綠岸扣舷歸。歸來共到市橋步,野蔓系船萍滿衣。
家家竹樓臨廣陌,下有連檣多估客。攜觴薦芰夜經過,
醉踏大堤相應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
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
作者:晁補之
漁村半落楚江邊,林外秋原雨外天。
誰倚竹樓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蒼然。
作者:王炎
不慣長安曳履游,貪看冰柱滿簷頭。
素花一色如梅嶺,碎玉無聲欠竹樓。
蠟炬欲殘方夜永,金釵半醉自春福
無氈獨坐君知否,也卷陳編索酒舟。
作者:文同
二客與棋酬,寒聲滿側楸。
急因隨行發,斷為見遲休。
花下鶯翻翼,林間鶴轉頭。
丁丁竹樓下,不獨在黃州。
作者:白居易
小書樓下千竿竹,深火爐前一盞燈。
此處與誰相伴宿,燒丹道士坐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