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堯臣
古人畫虎鵠,尚類狗與鶩。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行者勢若去,飛者翻若逐。
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
躍者趯其股,顧者注其目。
乃知造物靈,未抵毫端速。
毘陵多畫工,圖寫空盈輻。
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
草根有纖意,醉墨得已熟。
權豪不可致,節行今仍獨。
作者:溫庭筠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濃陰似帳紅薇晚,
細雨如煙碧草春。隔竹見籠疑有鶴,捲簾看畫靜無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稱鄭子真。
作者:尤袤
帝念西南在一隅,簡求才德應時須。
羌夷種落誇威令,秦隴關河聽指呼。
自古功名多少壯,及今談笑定規模。
玉山舊政人誰記,應掃棠陰看畫圖。
作者:趙孟*
北隴耕雲,南溪釣月,此是野人生計。山鳥能歌,山花解笑,無限乾坤生意。看畫歸來,挑*閒眺,風景又還光霽。笑人生、奔波如狂,萬事不如沉醉。細看來、聚蟻功名,戰蝸事業,畢竟又成何濟。有分山林,無心鐘鼎,誓與漁樵深契。石上酒醒,山間茶熟,別有水雲風味。順吾生、素位而行,造化任他兒戲。
作者:陸游
西窗偏受夕陽明,好事能來慰此情。
看畫客無寒具手,論書僧有折釵評。
姜宜山茗留閒啜,豉下湖蓴喜共烹。
酒炙朱門非我事,諸君小住聽松聲。
作者:權德輿
玉帳元侯重,黃樞上宰雄。緣情詞律外,宣力廟謀中。
震耀恭天討,嚴凝助歲功。行看畫麟閣,凜凜有英風。
作者:葉翥
歸休謝去世間忙,看畫題詩引興長。
忽見遠山來幾席,方知妙筆出閨房。
百杯歌徹行雲住,萬象心營點墨香。
珍重製成團月扇,清風滿座自生涼。
作者:梅堯臣
雨過見虹明,長橋欲映城。
窗間晴氣入,空際晝涼生。
有扇徒看畫,無冰自覺清。
人知太守姓,不減漢公名。
作者: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後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為監修國史,實至治三年也。
元運方隆,皇姊雅尚文學,一時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寵
遇,當世其盛,蓋可想見。
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於其私沈祥氏。
一日,攜以見示,且征題詩。
余雖不獲援筆其間,而一十六人者猶及親炙一二,袁、鄧
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
把玩再四,敬題於後。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葉無多荷葉少。
無數飛來白鷺明,一群游去青鳧校
寒雲弄影忽成霞,雁帶斜行下淺沙。
晚色不隨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華。
當時內殿春風細,紫衣傳教詞臣醉。
鮑謝文章沈宋才,詩成曲盡秋塘意。
塘水秋來景漸疏,低煙斜日照平蕪。
鴛鴦去盡芙蓉死,空向人間看畫圖。
作者:陸游
夜宿華嚴寺,人扶到上方。
喚僧同看畫,避佛旋移床。
小雨不成雪,烈風還作霜。
鍾殘燈漸暗,趺坐默焚香。
作者:閔麟嗣
萬木亂參天,孤峰對鐵船。
客因看畫至,寺以伏龍傳。
寶笈悲前代,薄團坐小年。
松花吹不定,半落講堂邊。
作者:蘇軾
誤點故教同子敬,雜篇真欲擬湯休。
隴雲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會看飛仙虎頭篋,卻來顛倒拾遺裘。
(子美詩云: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
)王孫辦作玄真子,細雨斜風不濕鷗。
此境眼前聊妄想,幾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萬斛舟。
看畫題詩雙鶴鬢,歸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與士龍去,萬頃蒼波沒兩鷗。
作者:高啟
當路闕追攀,端居自掩關。
聽鍾知近寺,看畫憶登山。
嘵櫛風林下,宵吟雨閣間。
天應憐我懶,獨與少年閒。
作者:宋*
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蹙冰皮皺。雪淨太行青。聯鑣看畫屏。按行多雅志。解起澄清志。回首五雲天。東華塵似煙。
作者:崔護
上巳餘風景,芳辰集遠坰。彩舟浮泛蕩,繡轂下娉婷。
林樹回蔥蒨,笙歌入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鳥弄桐花日,魚翻谷雨萍。從今留勝會,誰看畫蘭亭。
作者:李建勳
腸斷題詩如執別,芳茵愁更繞闌鋪。
風飄金蕊看全落,露滴檀英又暫蘇。
失意婕妤妝漸薄,背身妃子病難扶。
回看池館春休也,又是迢迢看畫圖。
作者:陸游
浮雲飛盡見青天,拄杖閒拈瘦倚肩。
漸喜綠秧分(左禾右罷)椏,又看畫柱坼鞦韆。
雞豚雜遝祈蠶社,鼓笛喧嘩競渡船。
惟有此翁無一事,閉門贏得日高眠。
作者:方蒙仲
看梅如看畫,由我不由他。
千樹江頭少,一枝瓶裡多。
作者:溫庭筠
盡日松堂看畫圖,綺疏岑寂似清都。
若教煙水無鷗鳥,張翰何由到五湖。
作者:溫庭筠
慢笑開元有幸臣,直教天子到蒙塵。
今來看畫猶如此,何況親逢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