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珂
廬峰三萬丈,鳥道度嶙峋。
宿雨留前躅,清風絕後塵。
誰憐石樓客,同是玉階人。
謝屐須乘興,千年草木春。
作者:老捨
長安牡丹五月開,風送天香入舞台。
文藝東方光萬丈,劇團良友盡英才!
作者:崔玨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歎。詞林枝葉三春盡,
學海波瀾一夜干。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九泉莫歎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作者:釋可復
苦痛深,苦痛深。
碧潭千萬丈,那個是知音。
作者:顧瑛
金梯萬丈手可攀,居然夢落清虛府。
庭中搗藥玉兔愁,樹下乘鸞素娥舞。
作者:詹同
飛樓高出市塵表,萬丈文光照紫微。
洞仙曾與鐵為笛,天女或裁霞作衣。
酒酣尚欲招鶴舞,詩狂未可騎鯨歸。
休喚小瓊歌《白雪》,自有紫簫吹落崖。
作者:貫休
我見蘇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鬥。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遊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
作者:寧調元
十年前是一重囚,也逐歐風唱自由。
復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劍奠金甌。
丈夫有志當如是,豎子誠難足與謀。
願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
作者:白玉蟾
嶰管飛葭方孟簽,青女仍前行夜惡。
連日東風料峭寒,黃鸝聲斷梅花落。
客來武夷訪靈蹤,八字洞門無鎖鑰。
溪頭昨夜添新雨,桃片滿溪紅灼灼。
蒼苔滿地空綠勺,芳草無言煙漠漠。
搗藥聲乾丹井寒,蠟橋一斷收霞幕。
千古松風學鳳笙,向晚清客滿林壑。
山光不動舊松竹,洞中慘慘悲猿鶴。
機巖學館空無人,紫領丹丘久蕭索。
霧暗平林虎長嘯,碧潭生花老龍躍。
峭崖飛鳥不敢過,萬丈蒼瓊真峻削。
山中金蟾不可尋,石邊且取黃芝嚼。
我生逍遙事落魄,泉石煙霞得真樂。
身披綠麻戴青蒻,橫擔碧藜躡芒屩。
只愛山林厭城郭,卻厭膏粱愛藜藿。
冷眼石上入華胥,夢見太虛無斧鑿。
朅來洞中未半餉,轉眼又覺經旬朔。
今朝雲頭雨收腳,欲歸又被溪山縛。
欲作此地三間茅,朝餐紅霞暮飲瀑。
已有神仙分定緣,定知道外無乾坤。
只愁天上多官府,九轉丹成未敢吞。
作者:朱慶朝
萬丈仙山望欲寒,白雲中斷出欄干。
登登忽向峰頭立,好與風主地上看。
作者:姚勉
湖海元龍,逸氣飄然,可百尺樓。愛文光萬丈,星辰絢彩,爽襟一掬,風露澄秋。銜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內而今第一流。繙書子,紫薇花浸月,夜攬詞頭。著身已是瀛洲。問更有長生別藥不。是生來已帶,神仙道骨,毫端自有,富貴封侯。拜賜黃封,承恩青瑣,見說香名又覆甌。從今去,了福公事業,從赤松游。
作者:史堯弼
樗櫟雖不才,亦各言其長。
愧此萬丈夫,寐臥無何鄉。
作者:李彌遜
世界重重一網中,澄溪上下見天容。
不知萬丈寒光底,卻到青冥是幾重。
作者:蘇軾
太山秋毫兩無窮,鉅細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滅一塵裡,未覺杭穎誰雌雄。
(來詩雲與杭爭雄。
)我在錢塘拓湖淥,大堤士女急昌豐。
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
朅來穎尾弄秋色,一水縈帶昭靈宮。
坐思吳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朧。
二十四橋亦何有,換此十頃玻璃風。
雷塘水干禾黍滿,寶釵耕出余鸞龍。
明年詩客來弔古,伴我霜夜號秋蟲。
(德麟見約來揚寄居,亦有意求揚倅。
)
作者:葉適
一師今何去,天目萬丈雲。
著我粗袈裟,對住大茅君。
作者:趙以夫
重門翠鎖,笑侯鯖斷絕,又逢寒食。社甕初開春浩蕩,薺蕨漫山誰摘。榆火傳新,柳綿吹老,愁緒空千憶。百花過了,遊蜂將次成蜜。追思共醉西湖,詩朋餘幾,俯仰成悲惻。月射波心光萬丈,猶想當時顏色。黃鵠翩翩,白駒皎皎,莫待山靈勒。金貂箬笠,問渠還肯相易。
作者:楊萬里
橫洲送我忽俱還,四顧無邊已慘顏。
雪浪撞天吞几子,拋雲將雨起西山。
一聲霹靂從空下,萬丈金蛇掣斗間。
舟子驚呼總無色,平生忠信且今番。
作者:蔡襄
南方之強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韻孤。
詞科判等屢得雋,呀然鼓焰天地罏。
三年待詔處京邑,斗粟不足榮妻孥。
耳聞心慮朝家事,螭頭比奏帝曰都。
校書計課當序進,麗賦集仙來顯塗。
誥墨未乾尋已奪,不奪不為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東南趨。
希文鯁亮素少與,失勢誰復能相扶。
嶄然安道生頭角,氣虹萬丈橫天衢。
臣靖胸中有屈語,舉嗌不避蕭斧誅。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獻陛下之嘉謨。
刺史榮官雖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當罪,隨漕扁舟盡室俱。
炎陬此去數千里,橐中狼籍惟蠹書。
高冠長佩叢闕下,千百其群訶爾愚。
吾知萬世更萬世,凜凜英風激懦夫。
作者:王冕
楊君綽有隱者風,須長骨瘦兩耳聾。
作詩作畫不作意,造化不與常人同。
前年眼健腕有力,捉得老龍歸雪壁。
墨雨淋漓天地黑,茅山十日飛霹靂。
去年神固氣宇壯,長驅猛虎來堂上。
威雄哮吼萬夫栗,滿屋生風洗蠻障。
今年忽爾寫雁魚,氣韻又與曩日殊。
平湖大澤無界限,黃蘆白水秋煙孤。
魚游不失倫,雁來不失序。
飛鳴泳躍千萬狀,立意俱由是為主。
嗇夫一見大義明,無聲詩是無文經。
今人幾許浪得名,豈研古人之畫情?楊君楊君一笑起,無奈賤目而貴耳。
宋人固以燕石奇,夫差酷愛西施美。
燕支牡丹荔子圖,豪家割捨千金沽。
雲林雪□盡埋沒,王吳荊李為何如?安得我有絹萬丈?聯成一片青天障。
請君畫作風調雨順圖,共樂太平歌擊壤。
作者:齊己
我見蘇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鬥。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遊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近有五羊徽上人,
閒工小筆得意新。畫龍不誇頭角及須鱗,只求筋骨與精
神。
徽上人,真藝者。惠我雙龍不言價,等閒不敢將懸掛。
恐是葉公好假龍,及見真龍卻驚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