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干
路入仙溪氣象清,垂鞭樹石罅中行。霧昏不見西陵岸,
風急先聞瀑布聲。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於余別有情。
作者:李廌
遙岑掣殘電,炫轉雲篩碎。
長庚送曉色,澒洞初見地。
饑馬戀櫪鳴,呞牛系林睡。
橫塘寸魚跳,魚跳石雙翠。
敢嗟衣化塵,且喜風泛袂。
蚤懷功名心,經濟豈無意。
老軀既骯髒,柔態漸斌媚。
棹舟江南去,白酒謀日醉。
絲蓴芼雪鱸,欲飽三尺喙。
半生客荊州,兩渡北津水。
尚友有若人,獲我心所契。
行李念淹留,感此秋蟬嘒。
掃除向來想,漁釣真得計。
寒翁已無心,得失無欣喟。
作者: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樹裡南湖似鑒開。
平障煙浮低落日,出溪路細長新苔。
居民地僻常無事,太守官閒好獨來。
猶憶長安論詩句,至今惆悵獨書檯。
作者:許渾
萬峰秋盡百泉清,舊鎖禪扉在赤城。楓浦客來煙未散,
竹窗僧去月猶明。杯浮野渡魚龍遠,錫響空山虎豹驚。
一字不留何足訝,白雲無路水無情。
作者:葛郯
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翠深裡、猿呼鶴應,短牆低屋。麥影離離翻翠浪,泉聲敲寒玉。怪夜來、有蟻出糟床,篘新綠。和月種,南陽菊。饒雲買,淇園竹。任蠻爭觸戰,世間榮辱。兩目未消憑遠恨,一筇費盡登山足。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鱸魚熟。
作者:趙汝鐩
聞道深村裹,結茅三四間。
買田因種秫,移樹為看山。
詩好人皆誦,身安心自閒。
有時思雁蕩,依舊棹舟還。
作者:方干
蘭汀橘島映亭台,不是經心即手栽。滿閣白雲隨雨去,
一池寒月逐潮來。小松出屋和巢長,新徑通村避筍開。
柳絮風前欹枕臥,荷花香裡棹舟回。園中認葉封林草,
簷下攀枝落野梅。莫恣高情求逸思,須防急詔用長材。
若因螢火終殘卷,便把漁歌送幾杯。多謝郢中賢太守,
常時談笑許追陪。
作者:趙蕃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餘暇。
駕言山之中,於日非聊假。
紫霄作重陽,白鹿見圖畫。
聞之幾向風,恨不款段跨。
今年五溪歸,邇日三湘役。
先生喜其至,捨以江亭闊。
頻能枉高軒,人駭非重客。
那知先生意,於此自為德。
茲日復何日,休沐著甲令。
先生重過之,俱款石鼓勝。
西溪命題字,東巖俾開徑。
既除古莓苔,又索賢名姓。
已焉興未休,棹舟放中流。
西風未卻暑,一雨方回秋。
僧坊遠莫至,隱墅近得留。
寧同峴山輩,不異舞雩游。
作者:宋伯仁
傲世欲何求,歸來已倦游。
琴詩聊自嘯,丘壑復相留。
問菊時攜酒,乘風或棹舟。
樂天良有以,心事老田疇。
作者:范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
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
獨自編闌鴨陣歸。
作者:張說
東漢興唐歷,南河復禹謀。寧知瘴癘地,生入帝皇州。
雷雨蘇蟲蟄,春陽放學鳩。洄沿炎海畔,登降閩山陬。
嶺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見花便獨笑,看草即忘憂。
自始居重譯,天星已再周。鄉關絕歸望,親戚不相求。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福道消黃鶴去,運啟白駒留。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盛明良可遇,莫後洛城游。
第八十九卷
作者:董嗣杲
程子過我廬,挽首發悲歎。
前年遭兵火,故業委塗炭。
鄉邦更疫癘,骨肉盡離散。
不覺兩春度,夢中度昏旦。
昔仰茶園給,到此復牽絆。
山荒不可摘,舊引莫反汗。
掛官名籍在,催期有虛案。
出江既無力,安得便離岸。
東奔又西走,蹤跡甚鼠竄。
我今語程子,不消苦疑難。
為生固艱苦,得利亦浩瀚。
逢時縱艱險,當作順境看。
今夜月色朗,誰將眼界換。
呼酒聯吟句,失笑兩醉漢。
棹舟過槃塘,身世入汗漫。
作者:孫一元
向晚南屏路,相攜上釣。
山根晴亦濕,湖面夜難昏。
月色留吹笛,鷗群回洗樽。
來尋林處士,地下有知言。
作者:趙汝鐩
六月暑如炊,追涼此地宜。
棹舟荷柄颭,坐石竹陰移。
籌貫壺雙耳,鼎烹茶一旗。
小童供筆硯,醉客競賡詩。
作者:陸游
一樽隨處可開顏,此事深疑造物慳。
地可登臨多恨遠,身常強健又須閒。
山圍小市煙初歛,霜著橫林葉半殷。
徙倚闌干君勿厭,日斜猶及棹舟還。
作者:李赤
湖與元氣通,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
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裡。少女棹舟歸,歌聲逐流水。
作者:李郢
白蘋亭上一陽生,謝脁新裁錦繡成。千嶂雪消溪影淥,
幾家梅綻海波清。已知鷗鳥長來狎,可許汀洲獨有名。
多愧龍門重招引,即拋田舍棹舟行。
作者:許渾
望月憶披襟,長溪柳半陰。高齋初釀酒,孤棹遠攜琴。
犬吠秋山迥,雞鳴曉樹深。開門更欹枕,誰識野人心。
作者:郯韶
浦口寒煙生白波,蘋花風急棹舟過。
人家一路青山下,只有秋田落雁多。
作者:郭印
簷前萬點落珠璣,乳燕梁間嫩學飛。
水匯百川人跡絕,苔封三徑馬蹄希
田塍湓溢禾生耳,薜荔芊綿垣有衣。
江上何償表興盡,卻乘新漲棹舟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