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炎
寥寥鶴駕人安在,灑灑驪珠跡已陳。
見說仙家能拔宅,何妨乘此上天津。
作者:樓鑰
三高之風天與高,三高之靈或可招。
小山以後無此作,具區笠澤空寥寥。
幾從垂虹蕩雙槳,寓目滄浪獨怊悵。
筆端不倒三峽流,欲遽招之恐長往。
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
瑰詞三章妙天下,大書深刻江水隅。
我來誦詩凜生氣,若有人兮在江水。
扁舟獨釣膾鱸魚,茶灶筆床歸甫裡。
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與名。
謝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藪生風雲。
他年事業滿彝鼎,乞身歸來坐佳境。
不嫌俗士三斗塵,容我漁蓑理煙艇。
作者:王安石
柴荊散策靜涼飆,隱幾扁舟白下潮。
紫磨月輪升靄靄,帝青雲幕卷寥寥。
數家雞犬如相識,一塢山林特見招。
尚憶木瓜園最好,興殘中路且回橈。
作者:阮閱
仙去寥寥幾百春,隱大依舊在湖瀕。
枝頭禽語人難會,石上騾蹤事已陳。
作者:趙孟堅
蜾臝祝類我,慈烏知反哺。
伊人矧最靈,而不以斯故。
養雛數羽毛,初志亦辛苦。
懷哉肯堂念,寥寥幾千古。
君其若而人,淒愴踐霜露。
欽聞先君子,清折守儒素。
何以遺後人,多文以為富。
潭潭詩書府,魚魚禮法度。
王槐信厚成,竇桂陰德著。
雪玉塵不緇,鍾美見垂裕。
勤修不自閟,刻詞流肺腑。
應無忝厥紹,錫類及咐伍。
卑飛未仰報,有淚滂如雨。
山高不礙天,水流必東注。
願言堅此心,宜詣聖賢處。
他石或可攻,庸效南陔賦。
作者:唐肅
宮中六更初罷鼓,藍田璽玉沈崖浦。
廬陵忠肝一斗血,去作燕然山下土。
桐江水落秋日頹,有客歌上嚴光台。
石根敲斷鐵如意,萬里北魂招不來。
西風又涸灤河水,故老寥寥知者幾。
珍重睢陽季葉孫,箋簡能裨兩朝史。
作者:宋之問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空山唯習靜,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塵市,何異武陵源。
作者:張耒
東方未明更五鼓,星河寥寥寒雁度。
鐺鐺鳴鐸誰家車,陌上驅牛輾霜去。
北風吹面足踏冰,村南早飯天未明。
年年輸稅洛陽城,慎莫後期官有刑。
作者: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場官殞八人,煎辦頓阻節。
分司兩道出,招撫心力竭。
十月大課成,幸且無虧折。
省垣諸公相,筵燕每攀接。
和氣藹如春,魚水喜相得。
家有黃馬駒,日夕畏踶嚙。
平章換青鬃,裁銀補吾缺。
因得與子槃,求姻細掄擇。
戊子王氏女,偶與龜筮葉。
遂於十月間,隨宜為昏結。
念汝一載余,音問成遠隔。
勞我晝夜思,夢寐常切切。
恐汝疾病生,憂汝門戶迫。
道路常阻修,端便不可索。
頗聞湖廣傳,今年豐稼穡。
老懷雖少慰,汝信終未閱。
寥寥鄉里人,惘惘嗟久別。
朝用心所親,此際想疲苶。
治家誠不易,要自有規劃。
往昔唐棣生,說令為汝厄。
倍田增稅畝,賦役苦重疊。
病根堅莫除,此害最深刻。
其類繁有徒,相妒每中熱。
汝但循天理,勿與致唇舌。
年來我身安,第益鬚鬢白。
行步甚輕快,顏面亦光澤。
人皆愛我健,言有衛生訣。
衛生能寡慾,應在壽者列。
唸唸想吾蒲,為汝安第宅。
上疏乞歸田,此意已先決。
致仕許老臣,綸音載條格。
邇來復甦州,張寇就夷滅。
仲冬伐方氏,一月報三捷。
遣子赴京師,懍懍歸有德。
太平看有象,登用多俊傑。
法度尚嚴明,分寸懼違越。
新添十九場,鹽課又增額。
錢糧誠重事,利害非瑣屑。
忡忡郁深憂,懷抱時痞塞。
遣伻令遠歸,於汝還細說。
親眷好情密,鄰里要和協。
種藝貴先時,修身莫中輳
小人須善處,奴僕簡嗔責。
樹為丘隴看,祀為宗祖設。
不可視泛常,時歲忘造謁。
杭州古名郡,來者常不絕。
題詩寄平安,老淚迸昏睫。
一一謝親知,無狀恕老拙。
作者:梅堯臣
薄霧生寒水,寥寥艤畫船。
人傷千里別,桂吐十分圓。
把酒非前夕,追歡憶去年。
南樓足佳興,好在謝林川。
作者:陳長方
道如皎日,絲毫不隔。
人自迷之,轉南為北。
寥寥千載,{角戢}{角戢}百家。
精罷力憊,言多道遐。
惟吾夫子,神交累聖。
一念全德,千差盡正。
發古關鍵,推與人同。
學焉得此,作聖之功。
浩乎無倪,體之甚邇。
力扶斯文,僕而復起。
我瞻遺像,非沒非存。
傳之後裔,愈久彌尊。
有功生民,不下神禹。
非知道者,將誰告語。
作者:釋重顯
雪殘春島路迢迢,水靜雲開見碧霄。
別後誰同此深意,祇應孤月共寥寥。
作者:王安石
先生善鼓瑟,齊國好吹竽。
操竽入齊人,雅鄭亦復殊。
豈不得祿賜,歸臥自郗歔。
寥寥朱絲絃,老矣誰與娛。
作者:林一龍
昔者吾夫子,浮海思乘桴。
彼美魯仲連,蹈海恥帝呼。
寥寥千載間,此意霜月孤。
而我欲涉海,夫豈夫子徒。
長風吹我帆,高浪拍我艫。
所願鷗鳥同,浩蕩煙中徂。
作者:白玉蟾
古塔寒龕幾歲華,粥魚齋鼓響巖丫。
滿湖春水浸明月,一帶晚山橫彩霞。
石鹿至今空臥草,金鵝終不再銜花。
寥寥此意無人委,欲界無禪果是耶。
作者:艾性夫
細看莫莫堂前月,似是寥寥五祖燈。
曾有虎來聽法去,更無碑可付雷轟。
修廊半是題詩壁,遊客多於住院僧。
我亦飄零歸未得,竹床分臥看雲生。
作者:釋慧暉
高高而獨坐,便是見滲漏。
寥寥而氣淨,正是情滲漏。
明明而神露,悉是語滲漏。
畢竟同混處,從古絕滲漏。
作者:曾幾
造物出萬類,貴賤伊誰分。
圭章雜瓦礫,世道同疏親。
既收大宛種,一掃駑貽群。
乃觀相馬圖,低首先吟呻。
千金購死骨,舉國無其真。
生死何太晚,鹽車負艱辛。
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紅塵。
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孫君。
一顧不旋踵,價越連城珍。
誰為繪此像,庸示將來人。
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
於茲有鉅公,數載居沉淪。
涵養浩然氣,輪蹄任紛紓
素識太平相,鶚表飛青雲。
紫泥日邊下,八座生陽春。
攄心握文柄,引年啟賢門。
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
他時了經濟,丹青畫麒麟。
回顧相馬者,細務何足雲。
寥寥載千古,二道非同倫。
相士今何人,少陵身後身。
作者:方干
灩灩濕光凌竹樹,寥寥清氣襲衣襟。不知測穴通潮信,
卻訝輕漣動鏡心。夜久即疑星影過,早來猶見石痕深。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甕遺名亦至今。
作者:石介
古魏信名地,曹劉遺英躅。
李唐三百年,悵為干戈蹴。
建安風不還,南皮草空綠。
寥寥千餘祀,風流今始續。
李杜二賢公,清猷鎮雅俗。
詩名占唐代,二公本名族。
聖時還並生,聲烈相薰馥。
朝延倚金湯,天子恃心腹。
盛德擊物懷,威望憬夷服。
千里無驚烽,三軍安食粟。
休然德化厚,蒼生坐蒙福。
先生服仁義,懷道輕爵祿。
非其人不取,一簞亦自足。
陳番知人明,文侯好士篤。
解榻延徐孺,過門軾干木。
今留二公館,德修令間淑。
熙道富天爵,孝悌聞鄉曲。
孔孟信可蹈,聖賢良自勗。
漢庭新射策,驟升校書局。
魏縣方百里,君命往養育。
二公佐世傑,二賢不碌碌。
相與施禮讓,物歸不待宿。
相與講道義,教行如流速。
賢人時遘會,間不容薄穀。
五百年一賢,今乃同時生。
千里猶比肩,四賢今連甍。
相聚誠可樂,相得良有情。
我媿孤且陋,徒抱此寸誠。
處乾歎無首,在泰非匯征。
出門皆同人。坎坎於郊行。
獨鶴遠無和,棲棲在陰鳴。
安得雙飛翼,一翥鄴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