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
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夾五殿,重閣映千樹。
規模象魏壯,回合綠陰護。
山椒望五溪,壺頭入指顧。
故宮在其北,屋瓦帶松霧。
古杉晉地物,中空野人祝
外圍四十尺,內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館,壇上表遺步。
鄧下八疊坡,一亭眾妙具。
兩山抱澄潭,老木枝幹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凜難駐。
桃源獨不郵,僻在宮南路。
山行轉深邃,狙猿紛上下。
石竇出微涓,令我意猶豫。
昔聞漁舟子,水際見洞戶。
今看去肖遠,定自後人誤。
惆悵卻歸來,此游不得屢。
於今二十年,歷歷經行處。
作者:陳三立
盛秋故侶臨湖壖,邀觀十里傳馨桂。
巖巒回復煙嵐消,一徑交花滿晴吹。
墳頭兩株異枝幹,葳蕤丹蕊瓔珞細。
止箯仰面眩眼目,光景醉人尤物最。
深入草木皆佛性,斷續溪聲初引睡。
俄驚柟竹上穿霄,十年重認午眠寺。
寫經作塔諸天寂,竄影入林飛翮避。
遺基補築松巔閣,圍帶列屏蓄山氣。
二客病跛阻攀登(謂劍丞貞長),坐聽寒滴覓新句。
別僧飛翠濕日腳,微笑已得西來意。
作者:陸龜蒙
靈氣獨不死,尚能成綺文。如何孤窆裡,猶自讀三墳。
落日送萬古,秋聲含七哀。枯株不蕭瑟,枝幹虛崔嵬。
伊昔臨大道,歌鍾醉高台。台今已平地,只有春風回。
明月白草死,積陰荒隴摧。聖賢亦如此,慟絕真悠哉。
作者:張嵲
艾杼滅澆殪,方召平夷蠻。
夏書紀少康,小雅詠周宣。
茂烈蓋當代,休聲垂億年。
君臣今望之,猶若神人然。
皇天昔降亂,國步多艱辛。
海宇政搖蕩,封疆托大臣。
召旻歌卒章,三復徒愴神。
寇攘有厚賞,山林多賤貧。
小夫矜寵秩,持以傲寒士。
達人每大觀,詎肯屈其志。
從人畏損名,不從斯逆耳。
骯髒每不容,委隨多徇死。
孔明佐玄德,君臣稱魚水。
田祖輔本初,愎諫昧良圖。
蜀成鼎足勢,臥龍名益都。
袁喪官渡師,二臣隨見屠。
女蘿依青松,蘞蔓相綿延。
歲暮饒雪霜,枝幹猶縈纏。
蔓草生毀垣,逢時亦芊芊。
積雨毀垣墜,茹穎亦以乾。
婉婉我良友,才具宜佐時。
果敢無與前,議論有餘資。
功名可立致,要當慎其為。
吳橘北化橙,良玉貴不緇。
行矣保令圖,懷哉絲路悲。
作者:王洋
蒼髯右極皴皮膚,夭矯枝幹中半枯。
有如老人自離立,亭亭不用兒孫扶。
六朝兵戈日相逼,晚向陳墮生道側。
不知何計脫鋒鋩,三十六中居上策,
臨春結綺迷仙處,晉王只用陳船渡,
車書從此稍通當,無乃培根偶堅固。
百年已長復百年,邑人說自曾高傳。
即此兒孫作父祖,只應相對猶依然。
桃葉桃根即零落,獨何長年應澹泊。
老人果解復嬰兒,分我一丸童子藥。
作者:文同
竹列蒼戟枝幹稠,亭開翠幄窗戶幽。
下分淌水入渠口,正坐小榻臨清流。
作者:蘇轍
君家大檜長百尺,根如車輪身弦直。
壯夫連臂不能抱,孤鶴高飛直上立。
狂風動地舞枝幹,大雪翻空洗顏色。
人言此檜三百年,未知昔是何人植。
君家大夫老不遇,一生使氣未嘗屈。
沒身不說歸故里,遺愛白知懷舊邑。
此翁此檜兩相似,相與閱世何終極。
汝南山淺無良材,櫟柱陳椽聊障日。
便令殺身起大廈,亦恐眾材無匹敵。
且留枝葉撓雲霓,猶得世人長太息。
作者:嚴維
一公何不住,空有遠公名。共說岑山路,今時不可行。
舊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經論傳緇侶,文章遍墨卿。
禪林枝幹折,法宇棟樑傾。誰復修僧史,應知傳已成。
作者:王柏
君不見奇章嗟削方竹,老杜作詩誇紫玉。
又不見東坡驚喜鐵鏗然,靈壽曾為漢臣辱。
我有怪籐幾千歲,老髯乳節雷斧斸。
古苔蒼蘚封護秘,風刪雨剝枝幹禿。
頭角軒昂曲虯勢,皮毛冷滑鳥蛇腹。
鶴膝銅環不敢班,武夷湘水皆退縮。
不借山翁荷蓧去,未逢太乙然藜讀。
祥光閃閃意有在,慇勤來壽徐平叔。
平叔樂道玄又玄,奼女嬰兒丹久熟。
兩腳踏在真實地,一善滿載長生籙。
採芝覓藥扶峻嶮,敲雲挑月相追逐。
有時化作葛陂龍,先生騎上蓬萊宿。
作者: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裡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作者:方干
畫石畫松無兩般,猶嫌瀑布畫聲難。雖雲智惠生靈府,
要且功夫在筆端。潑處便連陰洞黑,添來先向朽枝幹。
我家曾寄雙台下,往往開圖盡日看。
作者:方逢辰
冰崖赤骨物俱老,火樹生陽我不孤。
鐵葉幾經寒暑戰,丹心不為雪霜枯。
托根峽裡老居士,加號花中烈丈夫。
顏色不淫枝幹古,洛陽牡藥只為奴。
作者:王績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前彈廣陵罷,後以明光續。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
世無鍾子期,誰知心所屬。
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鵷鸞食其實。寧知軒轅後,更有伶倫出。
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
寶龜尺二寸,由來宅深水。浮游五湖內,宛轉三江裡。
何不深復深,輕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
漁人遞往還,網罟相縈藟。一朝失運會,刳腸血流死。
豐骨輸廟堂,鮮腴藉籩簋。棄置誰怨尤,自我招此否。
餘靈寄明卜,復來欽所履。
松生北巖下,由來人徑絕。布葉捎雲煙,插根擁巖穴。
自言生得地,獨負凌雲潔。何時畏斤斧,幾度經霜雪。
風驚西北枝,雹隕東南節。不知歲月久,稍覺枝幹折。
籐蘿上下碎,枝幹縱橫裂。行當糜爛盡,坐共灰塵滅。
寧關匠石顧,豈為王孫折。盛衰自有時,聖賢未嘗屑。
寄言悠悠者,無為嗟大耋。
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
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
綵鳳欲將歸,提羅出郊訪。羅張大澤已,鳳入重雲颺。
朝棲昆閬木,夕飲蓬壺漲。問鳳那遠飛,賢君坐相望。
鳳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但使雛卵全,無令矰繳放。
皇臣力牧舉,帝樂簫韶暢。自有來巢時,明年阿閣上。
作者:齊己
靈松靈松,是何根株。盤擗枝幹,與群木殊。
世眼爭知蒼翠容,薜蘿遮體深朦朧。先秋瑟瑟生谷風,
青陰倒卓寒潭中。八月天威行肅殺,萬木凋零向霜雪。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無摧折。癡凍頑冰如鐵堅,
重重鎖到槎牙顛。老鱗枯節相把捉,踉蹌立在青崖前。
有時深洞興雷雹,飛電繞身光閃爍。乍似蒼龍驚起時,
攫霧穿雲欲騰躍。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細落莓苔磯。
千年朽蘗魍魎出,一株寒韻鏘琉璃。安得良工妙圖雘,
寫將偃蹇懸煙閣。飛瀑聲中戰歲寒,紅霞影裡擎蕭索。
作者:郭印
湘娥故把玉鈿留,能為幽人一洗愁。
不似梅花枝幹古,凋年寂寞暮江頭。
作者: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
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夾五殿,重閣映千樹。
規模象魏壯,回合綠陰護。
山椒望五溪,壺頭入指顧。
故宮在其北,屋瓦帶松霧。
古杉晉地物,中空野人祝
外圍四十尺,內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館,壇上表遺步。
鄧下八疊坡,一亭眾妙具。
兩山抱澄潭,老木枝幹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凜難駐。
桃源獨不郵,僻在宮南路。
山行轉深邃,狙猿紛上下。
石竇出微涓,令我意猶豫。
昔聞漁舟子,水際見洞戶。
今看去肖遠,定自後人誤。
惆悵卻歸來,此游不得屢。
於今二十年,歷歷經行處。
作者:劉克莊
杖屨暇時常檢點,細分枝幹數株椿。
試呼童子調霜弄,絕勝奴兵擂曉逄。
色映巖松寒引鶴,根連園杞夜聞厖。
社中作者銛鋒穎,甘樹降旛束短槓。
作者:郭印
吾宗枝幹衰,弱植念孤獨。
結交得此君,蒹葭倚瓊玉。
即之不忍去,爽氣如可掬。
初觀愛柯莖,久坐窮節目。
細葉裁雲新,深根封蘚綠。
從今淨兩眼,不數山中木。
世路繁荊榛,相將隱空谷。
直須丹鳳來,采實虞庭宿。
作者:王令
暮秋木落剝霜紅,俄覺平林一夜空。
茂遂本憑枝幹力,卻辭枝幹逐西風。
作者:曾幾
麥秋氣清和,槐夏日陰翳。
塊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滯。
肩輿卒輩乏,徒步腳力費。
出門即林丘,散策空夢寐。
賸為猶子憐,遽以此君至。
分明人面目,刻畫老根柢。
毛君又一奇,枝幹不少異。
想應開一束,妙簡得三四。
今晨入吾手,夷險可歷試。
芒鞋與周旋,白拂相嫵媚。
人生七十稀,況復已過二。
多謝汝扶持,無乃太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