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處一
久宦東牟,清門高廣,自然別有行藏。呂真遺訓,一指遇重陽。拂袖西秦順化,真功就、復返吾鄉。朝元去,回顏換質,處處顯嘉祥。昌陽留異跡,普天設教,勸*心香。得靈源開悟,獨處清涼。寶鼎丹成九轉,明顛倒、返照回光。同成道,稱揚盛德,呈上滿庭芳。
作者:曹鄴
衡門亦無路,何況入西秦?
灸病不得穴,徒為采艾人。
作者:程嘉燧
男兒遠圖幾年志未得,引領彎弧向屬國。
秋風辭家今始歸,顏狀慘淡氣抑塞。
憶昨薦士尚書郎,知爾善射聞四方。
中丞側耳識名字,轅門長揖生輝光。
西秦猛士產靈夏,長弓大刀仍善馬。
令與較射叢萬人,齊聲共呼出君下。
來趨幕府何逡巡,報國無階自致身。
裡中輕薄休相笑,陶母廚間正苦辛。
作者:陳造
解纜征塗一愴神,房陵十捨望西秦。
苦無勳業裨昭代,久分江湖著老身。
三楚上游常定伯,六朝陳跡渺愁人。
不緣挽仰悲涼甚,可博臨風得句新。
作者:曹植
門有萬里客。
問君何鄉人。
褰裳起從之。
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
太息前自陳。
本是朔方士。
今為吳越民。
行行將復行。
去去適西秦。
作者:晏殊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作者:黃佐
芳樹生蘭池,華葉何芬敷,鸞鳳去之棲者烏。
唶我西秦氏,家有蕩子焉為夫。
烏乳且哺生有雛,嗟嗟蹇爾胡乃無。
帝何爾惜金僕姑?
作者:馬鈺
譚馬丘劉四絕。好弱各無分別。因遇別東牟,故訪西秦養拙。養拙。養拙。直要清貧做徹。
作者:曹勳
錄錄雖能早致身,中年東海與西秦。
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閣上人。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頭應笑白頭新。
天公早賜還山詔,懷抱紛紛倦俗塵。
作者:李白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眾,戈甲如雲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皇運有返正,丑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雲物在,台傾禾黍繁。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作者:黃庚
百歲集孤夜,山樓起呼月。
秋蟲聲轉非,感此眾芳歇。
人身非金石,青鬢忽已雪。
逾淮橘心秋,出山泉水汩。
猗蘭抱香死,不受蓁莽沒。
鳳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賴有載道經,神功補元宰。
刪詩挽風變,系易憂世駭。
春秋筆削嚴,西秦書乃來。
微義將誓周,逆悲大運改。
悠悠千古心,死後文書在。
作者:李嶠
蒙恬芳軌設,游楚妙彈開。新曲帳中發,清音指下來。
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哀。
作者:何御
寒日行白陸,朔吹揚飛塵。
送客往廣陌,中情多苦辛。
野雲覆長路,孰識東西秦。
臨發執前綏,願為陳所因。
瞻彼二黃鵠,淚下不能伸。
作者:李嶠
南楚標前貢,西秦識舊城。祭天封漢嶺,擲地警孫聲。
向日披沙淨,含風振鐸鳴。方同楊伯起,獨有四知名。
作者:薛蕙
神州應東井,天府擅西秦。
雙闕南山下,千門渭水濱。
公卿畏主父,賓客慕平津。
方朔何為者,虛稱避世人。
作者:謝榛
發軔遼陽雪,還家韋杜春。
客疏門自掩,官罷酒相親。
白首歌今代,青山夢古人。
行藏不可問,獨鶴下西秦。
作者:胡曾
苻堅舉國出西秦,東晉危如累卵晨。
誰料此山諸草木,盡能排難化為人。
作者:李嶠
蜀郡靈槎轉,豐城寶劍新。將軍臨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台輔,寧為五老臣。今宵穎川曲,誰識聚賢人。
作者:林景熙
鳳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賴有載道經,神功補元宰。
刪詩挽風變,系易憂世駭。
春秋筆削嚴,西秦書乃采。
微義將警周,逆悲大運改。
悠悠千古心,後死文乃在。
作者:章碣
野亭歌罷指西秦,避俗爭名興各新。碧帶黃麻呈縹緲,
短竿長線弄因循。夜潮分卷三江月,曉騎齊驅九陌塵。
可惜人間好聲勢,片帆羸馬不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