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庭筠
錢唐岸上春如織,淼淼寒潮帶晴色。淮南遊客馬連嘶,
碧草迷人歸不得。風飄客意如吹煙。纖指慇勤傷雁弦。
一曲堂堂紅燭筵,長鯨瀉酒如飛泉。
作者:陳三立
閒蹤問園館,晴色滿江郊。
織浪迴廊側,樓煙禿柳梢。
杖尋晞發石,亭欠蓋頭茅。
清景摹乘興,含毫浴硯坳。
作者:郭應祥
雪銷未久寒猶力。霜華特地催晴色。殘臘尚餘旬。隔年先見春。獨憐霜點鬢。羞戴銀幡勝。百里卻熙然。今年強去年。
作者:王葦
農人今歲不施功,浸撒田中谷自豐。
極目黃雲無際限,只將晴色望天公。
作者:方回
臘月廿九日,丁亥之歲除。
朝發句容縣,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猶尺餘。
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陽湖。
未至四十里,落彩沉金烏。
泥晝尚可涉,泥夜何可逾。
況乃岡阪間,十步千盤紆。
積雪五十日,凍塊始半甦。
雪中間以雨,野溜成溝渠。
埂勝或斷缺,下有不測淤。
江南舊行役,兩夫肩行輿。
與其一跌三,不若捨而徒。
芒鞋既已首,豈復惜衣裾。
黑者為水潦,白者為路途。
暗中相摸索,前行後號呼。
右手拄我杖,左手一僕扶。
遠村坎坎鼓,守歲以自娛。
荊棘莽蒼中,焉從造其廬。
前導忽還迓,道遠店亦無。
求宿一農家,地臥用草鋪。
於此得偃息,豈敢過有圖。
暖湯濯倦足,濁酒斟浮蛆。
意色默相賀,天其念無辜。
幸無坑阱墮,險不狼虎屠。
燈下見異物,非馬非騾驢。
藏牛於屋內,雲以避穿窬。
終夕噍草聲,去枕才咫且。
從者各僵仆,不異犬與豬。
平生幾今夕,亦嘗分郡符。
軍府熾庭燎,麗譙侈門符。
賓客候兵衛,兒童奉屠蘇。
焉知窮且老,狼狽逃村墟。
瘡痏腰膂破,癢痛皮膚枯。
大風鼓天地,嘯鬼號鼪狐。
使其伏榛莽,豈不戕厥軀。
遙遙烏聊山,有竹有琴書。
我故念我家,兒女亦念予。
目睫竟不交,炯然如鰥魚。
曉行付一笑,終夕空嗟吁。
作詩紀此事,異時示吾雛。
作者:仇遠
秋空不肯明,風雨滿荒城。
田父遮我說,重九最喜晴。
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
一冬暖如春,絮炭價亦輕。
我雖將去官,於人獨無情。
去年冶城叟。采菊餐其英。
今茲隔存歿,使我心怔營。
出門悵誰語,卮酒當自傾。
作者:薩都剌
之子金山去,梅天霧氣沉。
海風吹浪急,江雨入樓深。
火盡無茶味,更長過燭心。
明朝好晴色,應是寄新吟。
作者:文同
長江合高峰,爽氣左右繞。
中流望絕巘,萬丈見木杪。
孤寧揭其上,隱隱一拳校
李君令茲邑,邀我升縹緲。
是時天宇淨,晴色洗霜曉。
萬象滿四隅,轉盼皆可了。
神清壓塵坌,志適喜猿鳥。
人生貴軒豁,世務苦紛擾。
茲焉獲登覽,浩思欲飛矯。
令謂亭我為,勝絕此應少。
願子立佳號,光輝飾松蔦。
因名之叩雲,大字榜霞表。
作者:施樞
早起看秋意,山前深未深。
水香飄遠渚,晴色上平林。
風雨一雙鬢,江湖萬里心。
何期來此地,時作短長吟。
作者:張之翰
問誰知此時情緒。匆匆寒食相遇。東風可是無閒暇,開盡白紅千樹。春幾許。還又怕、轉頭風雨留難祝浮生浪苦。且攜酒重尋,去年花下,歌我舊金縷。尊前友,惟有青山如故。至今面目無妒。冷光晴色三千丈,斜照夕陽窗戶。堪訝處。被幾葉風帆,催上江南路。無人自語。想五載居京,一朝得郡,卻甚也能去。
作者:唐仲友
因時興滅易成空,更向層台覓舊蹤。
江渚余寒棲白鷺,山崗晴色轉青龍。
風煙暖入千林景,絲管春生萬井容。
堪笑冷官詩思苦,絕塵高韻以難從。
作者:程公許
季豐苦積陰,泥逕殊窘步。
彼姝水花紅,媚此晴色暮。
邂逅小山桂,纏洗山掌露。
相攜齋閣來,不著丹鉛污。
杲之與黃香,胡為此同聚。
向來古錦九,散落不知數。
吟腸久荒澀,幽賞但默喻。
慇勤吳市仙,能供巖壑趣。
詩味淡愈佳,交情凝有素。
我願同蔦蘿,得與長松附。
作者:陳必復
臥念相從樂,杜門岑寂中。
曙窗報晴色,寒葉語秋風。
別去詩難穩,愁來酒易空。
相看渚數驛,好為寄書筒。
作者:謝薖
綠雲影裡,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驕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新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帶艷,嬌波雙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月還相守。免叫春去,斷腸空歎詩瘦。
作者:楊萬里
莫過溪橋銀樹林,溪深未抵路泥深。
清風一陣掠人面,晴色半開關客心。
遠嶺惹雲秋裡雪,淡天刷墨曉來陰。
幾多好句爭枝我,柳奪花偷底處尋。
作者:陳必復
約客久不至,春明坐小軒。
牆陰侵霽色,簷暈上波痕。
晴色麥花老,暖風鶯語繁。
午庭人寂寂,桃李亦無言。
作者:段克己
樓外殘雲走怒雷。西山晴色晚崔嵬。柳薰遲日千絲暗,花噴溫馨一夕開。須席地,更茵苔。素琴橫膝賦歸來。一觴一詠風流在,牛背如船倒載
作者:張泌
六街晴色動秋光,雨霽憑高只易傷。一曲晚煙浮渭水,
半橋斜日照咸陽。休將世路悲塵事,莫指雲山認故鄉。
回首漢宮樓閣暮,數聲鐘鼓自微茫。
作者:汪宗臣
檢點春光,陰雨過、三分之一。從頭數、元宵燈夕,都無晴日。不礙郊原肥草綠,但漫丘壑沈雲黑。那東君、忒煞沒綱維,春無力。燕忙甚,泥渾濕。蜂愁甚,脾無蜜。更兩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紅殷桃吾不較,豈堪浸爛東疇麥。望前村、白鷺襯霞紅,探晴色。
作者:尤袤
一冬無雪潤田疇,渴井泉源凍不流。
昨夜忽飛三尺雪,今年須兆十分秋。
占時父老應先喜,忍凍饑民莫漫愁。
晴色已回春氣候,晚風搖綠看來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