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剛中
柳色幾番隨雨暗,蕉心閒處向人開。
個別豈得無詩句,滯思如膠索不來。
作者:秦觀
世事如浮雲,飄忽不相待。
欻然化蒼狗,俄頃成章蓋。
達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
捨旃勿重陳,百年等銷壞。
作者:舒岳祥
灶戶炊粳香似乳,山童切餅細如絲。
黃鸝銜得春愁句,玉管吹成楊柳枝。
作者:吳融
珠佩元消暑,犀簪自辟塵。掩燈容燕宿,開鏡待雞晨。
去懶都忘舊,來多未厭新。每逢憂是夢,長憶故延真。
杏小雙圓壓,山濃兩點嚬。瘦難勝寶帶,輕欲馭飆輪。
篦鳳金雕翼,釵魚玉鏤鱗。月明無睡夜,花落斷腸春。
解舞何須楚,能箏可在秦?怯探同海底,稀遇極天津。
綠柰攀宮艷,青梅弄嶺珍。管纖銀字咽,梭密錦書勻。
厭勝還隨俗,無疑不避人。可憐三五夕,嫵媚善為鄰。
舞轉輕輕雪,歌霏漠漠塵。漫遊多卜夜,慵起不知晨。
玉箸和妝裛,金蓮逐步新。鳳笙追北裡,鶴馭訪南真。
有恨都無語,非愁亦有嚬。戲應過蚌浦,飛合入蟾輪。
杯樣成言鳥,梳文解臥鱗。逢迎大堤晚,離別洞庭春。
似玉曾誇趙,如雲不讓秦。錦收花上露,珠引月中津。
木為連枝貴,禽因比翼珍。萬峰酥點薄,五色繡妝勻。
獺髓求魚客,鮫綃托海人。寸腸誰與達,洞府四無鄰。
綺閣臨初日,銅台拂暗塵。鷾鴯偏報曉,烏鶂慣驚晨。
魚網裁書數,鶤弦上曲新。病多疑厄重,語切見心真。
子母錢征笑,西南月借嚬。搗衣嫌獨杵,分袂怨雙輪。
貝葉教丹觜,金刀寄赤鱗。捲簾吟塞雪,飛楫渡江春。
解織宜名蕙,能歌合姓秦。眼穿回雁嶺,魂斷飲牛津。
藥自偷來絕,香從竊去珍。茗煎雲沫聚,藥種玉苗勻。
草密應迷客,花繁好避人。長干足風雨,遙夜與誰鄰。
作者:楊億
合歡蠲忿亦休論,夢蝶翩翩逐怨魂。
祇待傾城終未笑,不曾亡國自無言。
風翩林葉迷歸燕,露裊池荷觸戲鴛。
湘水東流何日竭,煙篁千古見啼痕。
作者:繆鑒
漠漠冥鴻萬里飛,倚蘭身與白雲齊。
中原山色青如舊,惟有時人眼力低。
作者:王灼
桐孫枝有海潮音,玉指初調萬簌沉。
燭影熒熒鎖窗底,此時端欲見琴心。
作者:范仲淹
十口相將泛巨川,來時暖熱去淒然。
關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兒寡婦船。
作者:楊基
嘗讀李義山《無題》詩,愛其音調清婉,雖極其穠麗,然
皆托於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
客窗風雨,讀而悲之,為和五章。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離思兩夷猶。
風鬟霧鬢遙相憶,月戶雲窗許暫留。
波冷綠塵羅襪曉,恨添紅葉翠顰秋。
雙鸞鏡裡瑤台雪,任是無情也上頭。¤
作者:陸弼
珠簾寂寞網流塵,舞歇歌殘已十春。
惟有香魂消不得,至今猶作夢中人。
作者:蔡濟黃
明月照秋霜,今朝還故鄉;
留得頭顱在,雄心誓不降。
作者:楊維楨
主家院落近連昌,燕子歸來舊杏梁。
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教雪衣娘。
卷衣甲帳春容曉,吹笛西樓月色涼。
今夜阿鴻新進劇,黃金小帶荔枝裝。
作者:唐寅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曾見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
慣隨憂恨零今古,難惹英雄泣鬼神。
費盡工夫傷老大,不如抖擻作新人。
作者:錢鍾書
少年綺習欲都刊,聊作空花撩眼看。
魂即真銷能幾剩,血難久熱故應寒。
獨醒徒負甘同夢,長恨還緣覓短歡。
此日茶煙禪榻畔,將心不必乞人安。
作者:張炎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作者:劉克莊
鯨海外多仙境界,蟻窠中有小乾坤。
不愁北谷愚公老,自覺南柯太守尊。
作者:劉筠
麝裂初難和,烏驚每易傷。
盪舟殊不禁,奔月可能防。
洛浦多遺翠,秦樓滯採桑。
飛蛾攢釦燭,綠鴨斗銀塘。
夜合花含霧,宜男草帶霜。
琅嗑曬幔胍鍇蠡省?/p>
作者:舒岳祥
宇宙千年更帝霸,春秋萬世正乾坤。
陰陽定位綱常立,於此推尋見本原。
作者:李商隱
紫府仙人號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台十二層。
作者:楊基
才向瑤台覓舊蹤,曙鴉啼斷景陽鐘。
薄施朱粉妝偏媚,倒插花枝態更濃。
立近晚風迷蛺蝶,坐臨秋水亂芙蓉。
多情莫恨蓬山遠,只隔珠簾抵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