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穎川的古詩,穎川詩詞,形容穎川的詩,穎川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李群玉

謝公一拜敬亭祠,五馬旋歸下散絲。不假土龍呈夭矯,

自然石燕起參差。預聽禾稼如雲語,應有空濛似霧時。

已向為霖報消息,穎川徵詔是前期。

作者:皇甫汸

城開白帝錦江連,見說仙郎出守年。

虎患已從鄰境去,猿聲偏近郡齋前。

相如文藻流巴蜀,黃霸功名在穎川

應是漢庭求吏治,非關相府賤英賢。

作者:金君卿

名游無似郡城西,況是棠陰訟簡時。

信步桑間春去後,榜舟湖面夜歸遲。

煙波際目無窮樂,沙鳥留人逐處隨。

應為獨醒須強醉,浩歌風月倒千卮。

作者:李彌遜

浮生一虛舟,流景半修夜。

塵勞互牽挽,荏苒柏間麝。

晚從農輔游,逕欲老閒暇。

二年古陵陽,解後穎川霸。

薰然君子風,臥致此邦化。

公庭散鳧鶩,文字雜休假。

江山助悽惋,句法妙曹謝。

客來飲以醇,味語兼膾炙。

長風起百圍,微日下三捨。

高秋攪羈懷,游了念歸駕。

身名兩將隱,馬俟連城價。

譬之草木姿,榮枯信科夏。

公材可支顛,乃復用苴罅。

天其遺鯨鯢,慰我波濤下。

忠良人樂推,正直神所迓。

會看擊南溟,風雲生叱吒。

作者: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遠望未及上,但愛青若鬟。

大雪冬沒脛,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顏。

有路不客足,左右號鹿猿。

陰崖雪如石,迫暖成高瀾。

經日到絕頂,目眩手足顛。

自恐不得下,撫膺忽長歎。

坐定聊四顧,風色非人寰。

仰面囁雲霞,垂手撫百山。

臨風弄襟袖,飄若風中仙。

朅來游荊渚,談笑登峽船。

峽山無平岡,峽水多悍湍。

長風送輕帆,瞥這難詳觀。

其間最可愛,巫廟十數巔。

聳聳青玉斡,折首不見端。

其餘亦詭怪,土老崖石頑。

長江渾渾流,觸齧不可攔。

苟非峽山壯,浩浩無隅邊。

恐是造物意,特使險且堅。

江山兩相值,後世無水患。

水行月餘日,泊舟事征鞍。

爛熳走塵土,耳囂目眵昏。

中路逢漢水,亂流愛清淵。

道逢塵土客,洗濯無瑕痕。

振鞭入京師,累歲不得官,

悠悠故鄉念,中夜成慘然。

五歎不復留,馳車走轘轅。

自是識嵩岳。蕩蕩容貌尊。

不入眾山列,體如鎮中原。

幾日至華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數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邐見終南,魁岸蟠長安。

一月看山嶽,懷抱斗以騫。

漸漸大道盡,倚山棧夤緣。

下瞰不測溪,石齒交戈鋋。

虛聞怖馬足,險崖磨吾肩。

左山右絕澗,中加一繩慳。

傲睨駐鞍轡,不忍驅以鞭。

纍纍斬絕峰,兀不相屬聯。

背出或逾峻,遠騖如爭先。

或時度岡領,下馬步險艱。

怪事看愈好,勤劬變清歡。

行行上劍閣,勉強踵不前。

矯首望故國,漫漫但青煙。

及下鹿頭阪,始見平沙田。

歸來顧妻子,壯抱難留連。

遂使十餘載,此路常周旋。

又聞吳越山,中明水澄鮮。

百金買駿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廬岳,首挹瀑布源。

飛下二千丈,強烈不可幹。

餘潤散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地,遂獲高僧言。

問以絕勝境,道我同躋攀。

逾月不倦厭,巖谷行欲殫。

下山復南邁,不知已南虔。

五嶺望可見,欲往苦不難。

便擬去登玩,因得窺群蠻。

此意竟不償,歸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頓俄十年。

昨聞廬山郡,太守雷君賢。

往求與識面,復見山鬱蟠。

絕壁橫三方,有類大破鐶。

包裹五六州,倚之為長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氣不溫。

不類嵩華背,氣象多濃繁。

吳君穎川秀,六載為蜀官。

簿書苦為累,天鶴辦籠樊。

岷山青城縣,峨嵋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見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過眼不得餐。

始謂泛峽去,經約今又愆。

只有東北山,依然送歸軒。

他山已不見,此可著意看。

作者:董思恭

歷歷東井捨,昭昭右掖垣。雲際龍文出,池中鳥色翻。

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方知穎川集,別有太丘門。

作者:徐賁

荊山揭高崖,塗山聳橫堮。

長淮出兩間,中斷見斧鑿。

洪流受束縛,浪起石斗角。

誰能為此功,在昔大禹作。

至今遺廟存,香火乃寂寞。

我來問邑人,往事竟緬邈。

於時春正深,草木尚荒落。

登臨欲開豁,睹茲反不樂。

更傷卞和泣,三獻空抱璞。

──右荊山。

舟行夜達曙,路入硤石口。

平山帶孤城,一塔起高阜。

問知古壽春,地經百戰後。

群孽當倡亂,受禍此為首。

彼時土產民,十無一二有。

田野滿蒿萊,無復識畎畝。

去程不可稽,慾望敢遲久。

──右壽州。

秋日何淒其,嚴風變陽卉。

嘉節葉重干,時菊芬且蘼。

臨高一眺望,俯見城郭裡。

三關為襟帶,雙溪流彌彌。

浮雲起天末,鳴鴻在中沚。

雖非吾故土,但悅山川美。

獨遊意尚適,況茲值多士。

珍餚出豐廚,吳萸泛芳醴。

人生雖長壽,良時亦有幾。

對此不為歡,憂思何由弭。

鑒此登山悲,飄颻然已矣。

──右河口山登高。

昔聞陽台名,今上陽台路。

我因興古懷,驅車暫停駐。

余基尚突兀,雲雨自朝暮。

哀猿失故聲,野色剩孤樹。

當時襄王夢,曾與神女遇。

幽冥事莫測,萬載誰能悟。

平原亙千里,巫山渺何處。

淒涼宋公子,深情見遺賦。

──右陽台。

客程不論遠,所愁在陰晦。

惡風滿川來,雨勢晚逾倍。

船爭急流上,寸進還尺退。

枯葭夾崩沙,路轉百數匯。

颯颯孤篷外,琅琅萬珠碎。

篙師左右呼,坐客默與對。

去心雖雲迫,前途苦茫昧。

德星無復睹,洗耳亦何在?有懷仰高風,令人發深慨。

──右穎川

前登盤子城,山隘勢欲逼。

路回土峭絕,傍夾千仞壁。

石狀如矩斫,鉅細總方直。

無泉土脈死,草木盡改色。

高巔有堡障,重門閉重棘。

陰慘行人險,惡意叵易測。

信知狐鼠輩,得在此中匿。

我生好壯觀,努力更攀陟。

立久日將晡,浮雲渺鄉國。

──右盤子城。

峰回抱深壑,下視天鑿井。

昔人建重關,扼險備邊警。

鍵鑰久已絕,垣石尚森整。

峨峨尼父祠,門掩眾山靜。

曾聞此回轍,無復過斯境。

詢知鄉老言,此事古未剩

余氓數家在,破屋暮煙冷。

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領。

且為投宿來,驚風夜愁永。

──右天井關。

盤盤羊腸阪,路如羊腸曲。

盤曲不足論,峻陡苦躑躅。

上無樹可援,下有石亂蹙。

一步一嗟吁,何以措手足。

途人互相顧,屢見車折軸。

少時徒耳聞,今日親在目。

不經太行險,那識安居福。

──右羊腸阪。

陸行渴懷抱,今渡沁河水。

奔騰走百灘,聲遠聞數里。

我來坐其涯,肩擔欣暫弛。

不意山塢間,偶得見清泚。

連朝塵沙目,豁爾淨如洗。

雖雲倦行力,對此亦足喜。

南風吹青蒲,白鷗忽飛起。

──右渡沁。

一水隨山根,宛轉流出迥。

灘聲繞縣門,孤城數家靜。

風土殊可怪,十人五生癭。

土屋響牛鐸,壁滿殘日影。

行遲欲問宿,連戶皆莫肯。

亭長獨見留,半榻亦多幸。

呼童此晚炊,糲飯谷帶穎。

野蔌不可得,敢望肉與餅。

途行乃至此,儉素當自剩

──右沁水縣。

巍巍太陰山,崖壁拔嶄峭。

積水嵌層墟,凜若太古造。

凍深草木堅,僵立勢難撓。

高寒橫障空,陽景未嘗到。

鄰有羲和墓,欲問莫可吊。

如何於此地,獨不被臨照。

至今山中烏,無性識晴昊。

聊為志其事,因之發長嘯。

──右太陰山。

土谷既深入,高山復巑岏。

微徑才百尺,下轉十八盤。

俯臨澗壑險,勢陡不可看。

亂石斗磊砢,置足恐不安。

長鑱那可托,籐蔓無由攀。

寸步每千慮,舉動如蹣跚。

心膽掉欲碎,毛髮亦為寒。

戰兢尚未足,何暇發慨歎。

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難。

──右十八盤。

空山兩高塚,媧皇此中葬。

焦土積層褵,勢助殿閣壯。

大哉補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煉余石,火氣夜猶放。

轟雷常祓護,烈風日掀蕩。

陰林慘可畏,怪木高數丈。

百鳥飛繞枝,欲止不敢向。

地靈氣所鍾,祭禱土人仰。

經過謁祠下,幸獲拜神像。

──右女媧墓。

霍山古北鎮,勢尊出群麓。

山深異風景,春盡樹未綠。

居人苦多寒,鑿土為住屋。

屋頂土元厚,亦種麻與菽。

乃知此方民,猶有上古俗。

我欲拜其廟,日斜去程促。

窯煙斂暝色,牛羊半歸牧。

征徒多險巇,村館早尋宿。

──右霍山。

作者:宋庠

昔歲西都餞使旗,今茲何幸復相依。

穎川士族占星聚,遼海鄉人看鶴歸。

乘塞惠風消戰略,論文精辯破談圍。

衰甕不敢言恩舊,但惜匆匆別袂揮。

作者:梅堯臣

倦輸關內粟,遂請穎川符。

治績可稱最,士民將以蘇。

譙都君命重,苦縣祖風殊。

仙檜留陰在,甘棠即化敷。

行舟通遠水,候騎溢長衢。

他日人懷望,煙雲自滿湖。

作者:晁說之

我見劉穎川,昏困不暇寐。

忽還便娟兒,白日思寢被。

此頭各未白,相逢當有地。

詎惜草草別,但嗟言負意。

是時菊正花,迸散青鉛淚。

搖策如騎電,到國何容易。

萊衣媚家府,芳樽延國士。

相知問阿儂,為言只爾耳。

作者:庾信

洛陽征五隱。

東都別二賢。

雲氣浮函谷。

星光集穎川

霸陵採樵路成都賣卜錢。

鹿裘披稍裂。

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長嘯。

嵇康訝一弦。

澗險無平石。

山深足細泉。

短松猶百尺。

少鶴已千年。

野鳥繁弦囀。

山花焰火然。

洞風吹戶裡。

石乳滴窗前。

雖無亭長識。

終見野人傳。

作者:晏幾道

遠山眉黛長,

細柳腰肢裊。

妝罷立春風,

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

說與青樓道。

遍看穎川花,

不似師師好。

作者: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穎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晚惟道武攬英雄,遼東之晁同興起。

世封穎川刺濟州,子孫嬋媛冠劍偉。

唐有賢良如漢初,名動集賢為學士。

是時海內圖書家,一晁未議張與李。

忠實文華入本朝,三祖百孫同一體。

中祖穎川襲遠封,東祖西祖復於濟。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即今門戶益衰微,攬古懷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無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齡,疏封鈿服明光裡。

夫人眼力尚針縷,拜恩不易從稚齒。

初惟夫人有子賢,曰此布濩敢不。

何勞夢帝血面論,直以微誠動旒扆。

華堂白髮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壽斝千場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孫不能鳴,東眷孫文刊燁煒。

作者:李若水

潭潭相府開日邊,瑞光錯落勝非煙。

珊鞭皂帽千騎聯,袖中各有崧高篇。

惟公妙年少比肩,筆底詞藻爭春妍。

千佛經上名高懸,層霄未許孤鴻鶱。

牛刀稍奏驚九天,召對紫殿席為前。

舌本治道如湧泉,重瞳屢矚眷予偏。

駸駸台省難淹延,逕躋政府持論堅。

彼奸不容外蕃宣,寺人炎炎國柄專。

力嘗抗之甘下遷,吾道不行乃命邅。

豈能俯首學阿諞,青雲斜飛二十年。

皇家累聖寶籙傳,太平推在商周先。

金人穹帳鄰幽燕,覘我弛備紛振鞭。

長驅近甸羅戈鋋,赤子枕藉吁可憐。

肉食者鄙議拘攣,金帛寶玩平山巔。

併割三鎮充垂涎,縣官聰明新位乾。

搜舉真相窮八埏,公鎮北門惠化沿。

左右國人皆曰賢,賜環歸來胡不遄。

父老泣把衣裙牽,白麻疏詔光台躔。

挈提宇宙歸陶甄,西北兩路尚控弦。

雖有盟好數棄捐,民貧到骨瘼未痊。

宿弊如毛費除蠲,仁祖良規人所便。

熙豐法誤今判然,斡旋鴻鈞須至權。

規規小手徒自纏,昔欲裕民反招愆。

茲其時矣盍勉旃,無使治行專穎川

上天有意扶危顛,俾公之壽自綿綿,

不須辟榖學神仙。

作者:歐陽詹

秦川行盡穎川長,吳江越嶺已同方。征途渺渺煙茫茫,

未得還鄉傷近鄉。隨萍逐梗見春光,行樂登台斗在旁。

林間啼鳥野中芳,有似故園皆斷腸。

作者:宋祁

去國已十載,召還今見收。

初無穎川最,真忝茂陵求。

物色多新識,寒溫減舊遊。

宮毫與塵晦,省樹向人秋。

奏乏三千敏,恩難萬一酬。

重尋紫荷橐,卻侍翠雲裘。

建禮文書少,湯官餅餌優。

屏營趨虎殿,子細認奎鉤。

晚節誠知止,吾生況若福

身來雖魏闕,病免合滄洲。

淺醉貽樽恥,衰容作鑒羞。

歸年非雁後,破月是刀頭。

依聖讒方弭,逃陰景自休。

乞骸從此近,終計返林丘。

作者:黃庭堅

饑欲食首山薇,渴欲飲穎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籠動浮煙雨姿,瀹湯磨沙光陸離。

竹萌粉餌相發揮,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飽下筋,杞菊避席遺萍虀。

雁門天花不復憶,況乃桑鵝與楮雞。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餉荷眷私。

吾聞石耳之生常在蒼崖之絕壁,苔衣石腴風日炙。

捫蘿挽葛采萬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買犢劍買牛,作民父母今得職。

閔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鮭菜煩嘉禾。

願公不復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

作者:段功

方今天下平猶易,自古雲南守獨難。

擬欲華夷歸一統,經綸度量必須寬。

作者:汪應辰

曾執干戈衛魯邦,穎川家世愈芬芳。

扶疏枝葉連江浙,烜赫或名冠魏唐。

卓犖高才當企及,青精一飯故宜償。

獲通譜系誠傾蓋,昭穆從斯永不忘。

作者:梅堯臣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

春隨井氣生,白花飛濛濛。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結實待瑞羽,歲晚半枯空。

桐既無鳳皇,井豈潛蛟龍。

乃知至神物,未易飲人逢。

當時集穎川,偶值黃次公。

次公入為相,此鳥曷不從。

遂使神鶡雀,竟用奇怪窮。

我言非毀古,欲遵平直蹤。

我願二千石,但使德化攏

有桐鳳不來,於桐無愧容。

有鳳政不舉,於鳳何為崇。

答君桐花篇,聊以發我衷。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