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嗣杲
遠徑溪流水自圓,光風霽月渺無邊。
窗前生意休除草,堂上清風獨愛蓮。
萬古共知歸有極,一塵不染見先天。
未知涵味其中者,誰是元翁得正傳。
作者:蔣吉
馬轉櫟林山鳥飛,商溪流水背殘暉。
行人幾在青雲路,底事風塵猶滿衣。
作者: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髮,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帆開三楚蒼茫外,路入雙林窅靄間。
山長水遠連三楚,物態人情又一州。
義帝憑祠宇,梅真隱市廛。
漁歌回寒浦,樵歌入暝煙。
何處轉添孤客恨,兩溪流水一城花。
人傳桂嶺與柳關,南北相望一水間。
嶺南為貪泉,飲者生貪黷。
嶺北為愈泉,宿病皆祛逐。
得移郴嶺清涼地,倖免邕江瘴癘侵。
一從投跡三湘外,兩度登高五嶺間。
但見石城多草木,足知江夏久興亡。
常思武口與樊山,南北相望一水間。
售用無非竹,依裾儘是麻。
西掖階前辭御傘,瓊林殿後媚春衣。
小園寂寞鎖春風,初見梅花一樹紅。
浮花出晚水,苦節凌霜枝。
十月江南號小春,新陽已放一枝新。
莫待海風終夜發,狂隨柳絮擁籬根。
猶作霓裳舞妖態,零紅墜粉濕秋根。
青春逐流水,素質獨輕微。
葉硬經霜綠,花肥映雪紅。
栽培奪天巧,接綴假人功。
四時花不絕。檻中紫艷才盈握,
天上花香暗襲人。彼美出南國,
關山不常有。人拾為銜真可惜,
皮開子落不論錢。正愁春酒盡,
且喜火丹成。姑射團肌雪,
祝融留眼睛。何人栽銀杏,
青條數尺間。要有堂堂冠劍叟,
蒼然十萬甲兵中。勾稽嚴密不通賓,
因見楸花憶去春。既非扶險阻,
何必問年齡。洲中未種千頭橘,
宅畔先栽百本桑。午食易愁藜藿粥,
夜堂無睡數燈花。官園老兵朝入城,
報道新芽已堪摘。玉尺鋒稜聳,
銀槽樣度窊。月中亡桂實,
雨裡得天葩。山南之茗先春采,
山北之人及夏嘗。為念老親方見急,
極知舊友不相忘。老來辛苦須自烹,
且勿娉婷腕如玉。香為桃蕊色如曲,
蟹眼松聲浮艾綠。黃雀知時節,
清江足稻粱。大裘依古制,
玉輅自隋傳。誰題佳句到幽都,
逢著胡兒問大蘇。偃松拂盡煎茶石,
苦筍撐開禮斗壇。淡虀苦筍千人供,
青磬莘香一谷傳。神妙獨數李將軍,
安知伯仲非前身。夕陽牛背無人臥,
帶得寒鴉兩兩歸。晚風亦自知人意,
時去時來管送香。異味欲搗虀,
寒香先漬手。桃源在何處。
何勞百響煎。清泉滴瀝細如簪,
轉盡山腰幾百尋。
作者: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螺女江頭十萬家,西湖十里碧蓮花。
滿城和氣濃於酒,一天雨露饒桑麻。
東有鼓山榴花谷,南有方山小王屋。
王霸煉藥怡山西,老任跨鶴升山北。
距城以東七里餘,丹崖翠壁凌太虛。
天閟地藏一蓬壺,神劰砘蝗紜?/p>
種橘仙人來瑞世,況是籛翁其後裔。
蒼鬆筋骨鶴精神,謂之覺非老居士。
居士少時觀此山,便擬歸隱乎其間。
及其賦罷歸去來,此山尚鎖青煙寒。
平生使節半天下,秋霜夏日大聲價。
咄哉富貴非吾願,何似歸來一茅舍。
百丁持钁薙荊榛,寒巖怪石翠崢嶸。
奇花異草不知名,地靈夜泣猿鳥驚。
天然一石大如廩,裂開發露五雲錦。
滿地璀璨黃金沙,地下掘出玄玉枕。
度其廣袤築屠蘇,鳷鵲峭聳鴛鴦鋪。
人來山下抬頭看,直疑上有神仙居。
夜靜星辰掛朱桷,萬丈華表立雙鶴。
山童指向遊山人,高處更有兼山閣。
閣邊數石羅翠屏,倚崖建一介隱亭。
一登雲外忽舒嘯,醉歸小山風月清。
雙石削成闢紫戶,猶勝武夷石門塢。
一石挽仰狀如龜,一石跨蹲露如虎。
巖頭千尺煉丹台,銀泥丹砂朱草堆。
台上鑿開四小涔,不見爐鼎空寒灰。
石眼有泉迸山腹,可成一池足鴉裕
千山萬山翠打圍,稻田萬頃如棋局。
於中突出五石巖,紫雲蒼霧纏松杉。
吾疑閩中四五輩,向者曾此話同參。
粉牆圍住萬竿竹,白鳳飛來枝外宿。
山前山後多麋鹿,疏栽蘭蕙密栽菊。
何年種此千樹梅,滿山雪色白皚皚。
晚來山風掃落英,五色虹霓明綠苔。
隔林髣拂聞機杼,人家知在雲深處。
何處招提最近傍,早暮送鍾齋送鼓。
鳧汀鶴渚白蘋洲,小溪流水橫斷橋。
畫出一派瀟湘秋,萬家秋色人漁樵。
長江浩浩數千里,浪花噴薄蛟龍起。
葉葉扁舟古渡頭,目力所至海門止。
僕家本住青城邊,去此迢迢路八千。
對面窣堵高插天,恍驚天柱落樽前。
覺非居士高且潔,時把黃庭玩歲月。
丹山碧水我樓觀,蒼椿翠檜我幢節。
客來到此蟄仙菴,披蒙茸兮登巉巖。
龍盤虎踞甚形勝,大江以東斗以南。
酒空核盡人亦醉,眼花渾不醒天地。
壁間醉墨正淋漓,夕陽已掛青山外。
作者:方千里
心抵江蓮長苦。凌波人去。厭厭消瘦不勝衣,恨清淚、多於雨。舊曲慵歌瓊樹。誰傳香素。碧溪流水過樓前,問紅葉、來何處。
作者:高翥
人間閒日月,春後乍晴陰。
半夜雨聲急,一溪流水深。
鳥啼花自發,詩就客能吟。
短策西湖路,幽芳信意尋。
作者:賀鑄
白馬青絡頭,青萍寶帶鉤。
青溪流水急,獨上青翰舟。
佳人青雀釵,手把青荷游。
慕君青雲器,青髮結綢繆。
作者:釋梵琮
今朝二月二十五,等閒觸發千鈞弩。
一箭中紅心,大地無寸土。
四圍上下絕遮欄,露出太白庵中主。
去歲因喪本師歸,未免聲聲叫冤苦。
苦中樂,樂中苦。
喝退慈明舊日婆,移凶就吉改墳墓。
南溪流水青如螺,深居落花紅似雨。
先師面目儼然存,分付老堅堅收齲
作者:張景脩
碧玉窗欞三四閒,一溪流水伴君閒。
雪中惜取青青節,不用開林自見山。
作者:白玉蟾
平沙斷岸幾千尺,樹色煙光渺無極。
一葉扁舟歸去來,漁翁放棹倚蘆荻。
八九山家雲水村,白蘋紅蓼數漁船。
沙寒石瘦木葉落,一鉤淡月照黃昏。
小橋跨水碧溪淺,蒼壁丹崖半苔蘚。
樵子歸擔竹兩竿,落霞孤鶩天邊遠。
千山萬山風色清,四柱茅亭立晚停
花紅草綠山水靜,獨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陣梧桐雨,落花驚斷山禽語。
誰家樓閣隱青林,老僧歸寺立溪滸。
一溪流水繞雲根,草舍茅庵常閉門。
客來倚棹一回顧,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門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勝。
何人作此無聲詩,展開如入溪山鏡。
作者:方信孺
雨腳初收魚尾霞,滿溪流水半溪花。
尋源曾識武陵洞,泛宅如浮苕水家。
但得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絕不容車。
道人辛苦經雲水,成塔從來是劫沙。
作者:元好問
許君祠、層崖上崢嶸,幽林入清深。坐嵩丘少室,風煙濃澹,百態變晴陰。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寂寞懸瓢地,黃屋無心。木杪**石塚,見人閒幾度,夕鼎朝*。問五兵誰作,音佐天地更生金。百年來、神州萬里,望浮雲、西北淚沾襟。青山好、一尊未盡,且共登臨。
作者:朱詵
勸農小隊出東禪,春事平分花柳天。
亂石藏雲蒼玉洞,小溪流水紫{下下縹}田。
農忙處處扶犁雨,社近家家煮酒煙。
野興未厭歸興促,公餘猶擬一橫鞭。
作者:劉塤
莫笑劉郎老。老劉郎平生,不是山林懷抱。夢裡風雲翻海岳,覺後狂歌墜帽。歎幾度、荒雞誤曉。天際晴雲開五色,縱今年、意氣猶年少。機事遠,有時到。凱歌檄筆憑誰道。對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賴有可人堪話舊,時共掀髯絕倒。也來問、袞衣茸帽。聊且問天佔百歲,看乾坤、此事如何了。腸斷處,春城早。
作者:釋惟茂
四面峰慈翠入雲,一溪流水漱山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午先教掩寺門。
作者:劉仙倫
小立東風誰共語。碧盡行雲,依約蘭皋暮。誰問離懷知幾許。一溪流水和煙雨。媚蕩楊花無著處。才伴春來,忙底隨春去。只恐遊蜂粘得祝斜陽芳草江頭路。
作者:黃庭堅
百畝清陰十萬竿,一溪流水四圍山。
太平無用經綸者,乞與閒身向此閒。
作者:葛長庚
憶昔秦時,中秋日、武夷九曲。煙寂寂、斜陽數尺,寒鴉枯木。三十六峰凝曉翠,一溪流水生秋綠。正滿林、桂子散天香,飛金粟。神仙客,金丹熟。玉詔下,雲生足。巖頭新換骨,尚粘紅肉。夜半月華明似晝,玉皇降輦鋪淆餗。笑曾孫、回首幔亭前,空松竹。
作者:王之道
重門掩松篁,傑閣戛霄漢。
溪流水晶軟,石棧雲母粲。
清游不可失,微勞敢言憚。
斜陽無相催,我欲濯塵汗。
作者:王安石
長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蒼籐暗兩山。
把臂道人今在否,長官白首尚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