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師交與島,知已又應難。
羽檄邊烽急,風霜歲事殘。
出家忘路遠,度海識天寬。
文暢浮屠者,當時亦慕韓。
一春風雨郡齋寒,荒了麻姑老子壇。
吏抱文書排闥至,客攜詩卷退衙看。
愁來鏡裡絲難梁,老去胸中錦已殘。
若棹扁舟見安道,為言歲晚習申韓。
丈夫遇知己,勝如得美官。
棲棲無聊中,握手意便歡。
古來豪傑人,所就非一端。
狂言與危行,初若不可幹。
從容兩陣間,一語九廟安。
狐貉不外飾,而足御大寒。
嗟嗟隴西李,願識荊州韓。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應愚谷能留柳,可獨衡山解識韓。
事繁求省要,省要事頻繁。
縱得三平老,文公只姓韓。
竹外玻璃十頃寬,水芝高下刻琅?/p>
冷香翦翦秋風動,孤艷泠泠曉月寒。
康樂氣豪猶出社,易之韻俗更誰看。
笑談今日親姑射,太華高吟不數韓。
蹇衛沖風怯曉寒,也隨舉子到長安。
路人莫作皇親看,姓趙如今不似韓。
早暮闚游識,曾饕截發餐。
升堂乖宿約,禊洛罷榮觀。
女史新彤管,宗臣泣素冠。
哀榮誰可擬,嘉佑富之韓。
雕盤瓊蕊冰寒凘,密樹蟬嘶下直時。
更賦新詩答靈運,不將團扇隔元規。
經梅綠草沿階上,盡日流風轉蕙遲。
祇待觚稜照初旭,橫經還集絳紗韓。
予初赴中山,連日風埃,未嘗了了見太行也。
今將適嶺表,頗以是為恨。
過臨城、內丘,天氣忽清徹,西望太行,草木可數,岡巒北走,崖谷秀傑。
忽悟歎曰:吾南遷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
書以付邁,使志之。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應愚谷能留柳,可獨衡山解識韓。
歷盡羊腸足力酸,湖山正好暫游盤。
羈愁等是如鴻集,鄉信難忘問鵲乾。
瓦屋三間非易借,蒯緱長鋏莫我彈。
玉川那用輕參尹,沽酒誰為赤令韓。
好在茶青竹,青青十百竿。
風煙飽持護,鳥雀靜嘲讙。
父子當年趣,聲名後代看。
興懷非一事,愁絕更思韓。
揮毫麗句得旁觀,字字懸黎間木難。
可但詩聲高海內,有人金換過三韓。
來時擘繭正探官,走馬傳宣夾路看。
便鎖青春辭上合,徒知白日近長安。
思歸有夢同誰說,強意題詩只見寬。
猶喜共量天下士,亦勝東野亦勝韓。
鏡湖清淺越山寒,好倚秋雲刮眼看。
萬里塵沙捲飛雪,卻持漢節使呼韓。
遊子征衣慈母線,此是太平桑下戀。
島夷卉服亦人情,何故雲鬟偏教戰。
街頭日日聞點兵,子弟家家盡遠征。
傾城歡送皇軍出,夾道狂呼萬歲聲。
眾裡抽針奉巾帨,不敢人前輕掩袂。
一帨千人下一針,施與征夫作蘭佩。
大神並賜護身符,應有勳名答彼姝。
比戶紅顏能愛國,軍前壯士喜捐軀。
拔刀自詡男兒勇,海陸空軍皆貴寵。
白足長憐鹿女癡,文身只是蝦夷種。
徐福乘舟去不回,至今人愛說蓬萊。
豈知富士山頭雪,終化昆明池底灰。
八紘一宇言語好,到處殺人如刈草。
蛇吞象骨恐難消,火入松心還自燎。
蓽路戎車勢無兩,水碧金膏看在掌。
明年《薤露》泣荒原,一例桃根隨畫槳。
千人針變萬人坑,尺布何能召五叮
羅什當筵食蒺刺,佛圖隔陣訝風鈴。
四海爭傳新秩序,河間織女停機杼。
秦都閭左已空閨,夏後中興無半旅。
君不見櫻花上野少人看,銀座歌聲夜向闌。
板屋沉沉嫠婦歎,朱旗猶夢定三韓。
涿州沙上望桑乾,鞍馬春風特地寒。
萬里如今持漢節,卻尋此路使呼韓。
淮天時節少春寒,幾蒂梅花雪欲殘。
水次軍城囊劍入,雨餘村塢鐙驢看。
名緣未出知誰異,道為深窮卻自難。
第一京師早西入,廟廊題字可無韓。
笑為先生一問天,身前身後兩般看。
亭前樹子關何事,也得天公賜姓韓。
竹外青原久不看,書來剩喜報平安。
修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韻人良獨難。
杜老不應棲錦裡,謫仙終合見金鑿。
茲亭便與圖經載,何況制名繇孟韓。
漢字韓的釋義
韓
(形聲。從韋,朝聲。從「韋」,取圍繞,周匝之義。本義:井垣)
井上的木欄 [fence]
韓,井垣 也。--《說文》
古國名 [Han state]
中國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在今山西省韓城縣
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今山西省東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姓。如:韓彭(韓信、彭越。都是秦末漢初人,劉邦手下主要將領);韓岳(南宋名將韓世忠和岳飛的並稱)
1897-1910年朝鮮的國名 [old name for Korea],1910年被日本吞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南半部稱「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韓(韓)han〈古〉諸侯國名,戰國時七雄之一,在今河南省中部和山西省東南部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