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鹽危嶠北,赤甲古城東。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煙霜淒野日,粳稻熟天風。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東屯復瀼西,一種住青溪。來往皆茅屋,淹留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無蹊。若訪衰翁語,須令剩客迷。
道北馮都使,高齋見一川。子能渠細石,吾亦沼清泉。
枕帶還相似,柴荊即有焉。斫畬應費日,解纜不知年。
牢落西江外,參差北戶間。久游巴子國,臥病楚人山。
幽獨移佳境,清深隔遠關。寒空見鴛鷺,回首憶朝班。
晨趨東雜侍天顏,奏事班回帝輦還。
才向內門需少選,諸璫又趣講筵班。
翠壁蒼崖水外山,山頭茅舍兩三間。
夜窗明月來臨卷,晝戶清風為啟關。
霞綺障秋驚老眼,酒紅潮面發衰顏。
集英一夢如今覺,猶憶當時曉趁班。
趙侯邁往隆準孫,未年五十尃三城。
千里秋毫無遁情,兩眼洞照如秋鷹。
何須奮髯走百吏,棠陰畫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賤米,侲子蹈歌凍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開。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豐年今歲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鷺青原遮不祝
即隨丹詔歸握蘭,遂持紫橐甘泉班。
幽棲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輪喚不還。
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過香山。
夢迴帷幄青冥上,醉墮風波浩蕩間。
向使胸中有榮辱,那能八十鬢毛班。
招提竹鑰不曾關,容我追涼突兀間。
石甃陰生寒水玉,天燈爍散火雲山。
葛巾當晝何庸脫,葵扇非秋卻暫閒。
所愧岑參聊爾耳,強將詩與少陵班。
去來雲去不干山,花落花開春又還。
世事總歸明眼裡,皇王帝伯恁催班。
送客此憑欄,僧閒魚更閒。
塵勞聊一釋,樂意更相關。
誘我皆為物,怡人獨有山。
何時重到此,著履點苔班。
風雪騎驢去入關,試期難伴貳車閒。
桃花好躍三門浪,芝草休尋六里山。
錫宴待吟春爛漫,舊房從鎖石孱顏。
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麻衣泣玉班。
醉醒曳杖訪松關,正在黃昏杳靄間。
既去復來秋後暑,似無還有雨中山。
澗邊幾葉晚花落,天際一鉤明月彎。
自覺余煙埋屐齒,行行印破蘚痕班。
一線添宮繡,畫景刻初還。五雲旬浹不散,瑞色滿乾坤。凝作山堂佳氣,來慶冰壺壽旦,戲綵喜重斑。相對竇桂椿,環列謝芝蘭。經綸事,戡定策,兩才全。蒼生翹首三載,霖雨報東山。已感宵衣夢寐,應錄御屏姓字,光動紫微垣。一騎日邊至,趣詔鳳池班。
瓊樓幾間。瑤徽幾彈。覓花聲繞回闌。悄微聞佩環。簾櫳晝閒。爐薰晝殘。午風搖曳屏山。露裙紅一班。
哦詩獻壽信知難,門館材多不可攀。
敢曳長裾居客右,祗容濫吹列行間。
為陵便恐輕溶谷,若礪還應誓泰山。
千載通朋宮殿裹,常看冠佩壓清班。
脫卻蓑衣下釣竿,豈無線路透玄關。
斜風暫罷玄真去,明月來從太白攀。
自是老懷俱惜別,偶陪清話不知還。
夜來客枕秋聲起,磯上苔痕入夢班。
去年白玉花,結子深林間。
小憩藉清影,低顰啄微酸。
故人不復見,春事今已闌。
繞樹尋履跡,空餘土花班。
十萬強弓略未彎,妖氛漸滅賀蘭山。
元侯把詔開新府,上客隨書出故關。
詩酒不妨行樂外,功名只在立談間。
主人待勒燕然石,誰道能銘獨姓班。
太守驅征旆,翩翩西過關。
冰容先臘至,膏雨逐春還。
綠樹游沙苑,高樓看華山。
從來京輔地,出入盡崇班。
小樓青對鳳凰山,山影低徊黛影間。
今日當窗一奩鏡,空王來證鬢絲班。
壯哉溢目還盈耳,千騎出城歌吹起。
野人一睹快爭先,奔走歡呼幾折趾。
往年戎馬偶出郊,田間彌望皆荒茅。
使君篤意勸農課,盡使惰游如所教。
麥欲連雲桑蔽野,此心猶恐孤民社。
要將治績邁龔黃,不但文辭超賈馬。
編民擊壤自欣歡,盡道年來百慮寬。
承流宣化得賢帥,湛恩沾溉何漫漫。
不愧剖符仍受玉,善政已為千里福。
年豐谷賤復何憂,向也窮民今亦足。
固知博施非屯膏,況能好善如干旄。
賓僚倘有公輔器,寧辭解贈腰間刀。
有客有客歌賢業,詞爛春葩光煒燁。
一時酬唱已清新,四坐朋從更和葉。
酒酣諧笑應云云,元白李杜疑前身。
想當揮毫落紙時,筆端往往俱有神。
我來觸緒未暇給,首睹明珠千百粒。
豁然兩眼頓增明,更覺慢心無自入。
已幸從今日往還,況復賦詩賓客間。
只恐使君丹詔下,擢歸青瑣點朝班。
黃金羈勒閟天閒,何似春山苜蓿間。
白接羅邊餘甕蟻,烏皮幾外即塵闤。
龍蛇大澤公真是,虎豹重門孰可攀。
示不忘君還有道,臥聽人語趁朝班。
漢字班的釋義
班
(會意。從玨,從刀。金文,中間是刀,左右是玉。像用刀割玉。本義: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質的信物,中分為二,各執其一以為信 [divide equally]
班,分瑞玉也。--《說文》
班瑞於群後。--《書·舜典》
又如:班瑞(頒還瑞玉;頒賜祥瑞)
分開;離群 [separate;part]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馬
賞賜;分給 [reward]
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於諸侯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揚符賞(頒布相應的賞賜);班授(頒發授予);班散(分給);班賜(頒賜;分賞)
分佈;鋪開 [distribute;spread]
遇
班 bān
1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級。
2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夜~。
3軍隊的基層單位,在之下。
4舊時用於劇團的名稱:徽~。
5量詞:這~老同志不服輸、搭下一~飛機。
6有固定線路並定時開行的:~車、~機。
7調回或調動(軍隊):~師回朝。
8姓。
【班禪】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的兩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魯派領袖羅桑卻吉堅贊始稱班禪(班禪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禪五世羅桑意希為班禪額爾德尼,正式確定了其地位。此後歷世班禪活佛轉世必須經中央政府冊封。至今已傳10世。又叫班禪額爾德尼。例任後藏扎什倫布寺住持。
【班禪額爾德尼】見【班禪】。
【班禪四世】(1567-1662)喇嘛教格魯派(黃教)首領。本名羅桑卻吉堅贊。後藏人。13歲時在日喀則附近溫貢寺出家。天啟二年(1622)成為達賴五世之師。倡議聯合蒙古和碩特部的固始汗,遣使朝清。清順治二年(1645)被固始汗贈以尊號,是班禪活佛系統獲得名號的開始。後死於扎什倫布寺。
【班超】(32-102)東漢名將。字仲升。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命率36人赴西域(今新疆地區)。攻殺匈奴派駐鄯善的官員,平定莎車等地貴族叛亂,擊退匈奴的反撲和月氏的進攻,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和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帝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護。永元十四年(102)病死洛陽。
【班房】
1舊時衙門裡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2監獄;拘留所。
3教室。
【班固】(32-92)東漢史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明帝在位時為蘭台令史,後為典校秘書。歷時20餘年,撰成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和帝永元元年(89),因竇憲擅權案株連,獲罪,死於獄中。著述另有《班蘭台集》、《白虎通義》。與司馬遷並稱為(或馬班)。
【班聯會】學生會。
【班門弄斧】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門前賣弄本領。班:魯班,春秋時魯國有名的木匠。
【班師】調回打仗的軍隊。也指軍隊勝利歸來。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時的一種土地賦稅制度。646年在全國推行。主要內容是:政府對6歲以上平民,每6年班給口分田一次,受田農民須向國家繳納租、庸、調賦稅。
────────────────—
班bian 1.區別,辨別。 2.治理。 3.周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