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源浩蕩輸滄海,筆勢飄颻薄紫霞。
公府薦才猶未試,士林淪滯不須嗟。
相逢轉更開懷抱,一跌何嘗掛齒牙。
文帝欲興三代治,可容賈誼在長沙。
雁行沈古戍,雕影轉寒沙。
釣月亭邊三兩家,月明無處認蘆花。
忽聞鵯鵊相驚起,知有溪禽在淺沙。
舉頭忽睹明星現,因茲眼病見空華。
今日還渠舊光彩,碧眸炯炯照塵沙。
遠浦漁舟若個,荒林草屋誰家。
不信丹青能爾,分明雁落平沙。
好春初滿杏園花,十里曾攜載酒車。
今日黃雲衰草地,不堪更送賈長沙。
秘魔擎杈,趙州喫茶。
禾山打鼓,歸宗斬蛇。
慣釣鯨鯢沉巨浸,卻嗟蛙步{左馬右展}泥沙。
後茁碧含蘚,厥包黃帶沙。
野店臨西浦,門前有橘花。停燈待賈客,賣酒與漁家。
夜靜江水白,路回山月斜。閒尋泊船處,潮落見平沙。
今朝日南長至,黑豆生芽。
大眾恭惟懽慶,鐵樹開花。
如何結果,龍馳虎驟,
撒土拋沙。
邊地春不足,十里見一花。及時須遨遊,日暮饒風沙。
驚弦裂石筆生華。清興入悲笳。為愛南山夜獵,笑人杜曲桑麻。高歌醉眼,千金駿馬,八月仙槎。都把平生湖海,看君咫尺龍沙。
白煙瀰漫接天涯,黯黯長空一道斜。
有似錢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見平沙。
曲干隱騰蛇,樛枝展翠華。
何年喬岳種,移植法王家。
得地煙雲潤,盤根歲月賒。
縱橫齊殿角,偃蹇拂簷牙。
數粒宜充釀,收黃好代茶。
風生驚砌鶴,日照亂城鴉。
牆仞高藏節,河津暗長芽。
息陰人接席,題壁字如麻。
據類眠梧隱,攀疑摶獸拿。
宮槐低可並,譙檜大無加。
雖異明堂柱,終同象載車。
慇勤與封殖,莫使溷塵沙。
二年寒食住京華,寓目春風萬萬家。金絡馬銜原上草,
玉顏人折路傍花。軒車競出紅塵合,冠蓋爭回白日斜。
誰念都門兩行淚,故園寥落在長沙。
死別重泉閟,生離萬里賒。瘴侵新病骨,夢到故人家。
遙淚陳根草,閒收落地花。庾公樓悵望,巴子國生涯。
河任天然曲,江隨峽勢斜。與君皆直戇,須分老泥沙。
道人猛利難親近,漾笠中流驗作家。
憶昔高人何處去,夜深和月過平沙。
放行把住謾周遮,一段風流出當家。
不是當年漆桶破,爭能撒土又拋沙。
端坐懶成癖,雲水興何加。襟懷洗盡塵物,別有好生涯。選甚瀛洲仙闕,鬧市花街柳陌,觸處是光華。切莫問龍虎,白雪與黃芽。不耽詩,不*酒,不拈花。從來本面公事,何必向人誇。晝覽故山風物,夜被玄天星斗,百衲掩雲霞。神鬼莫能測,頃刻遍河沙。
造物非難料,寒溫本一家。
沖風來雨雪,暖日放鶯花。
行矣春方嫩,悠哉興未涯。
蘆蒿媚煙渚,荻筍破江沙。
漢字沙的釋義
沙〈名〉
(會意。從水,從少。《說文》:「水少沙見。」金文字形,左邊是水,右邊「少」象沙粒形。本義:極細碎的石粒)
同本義 [sand]
沙,水中散石也。--《說文》。字亦作砂。
於沙。--《易·需》。荀註:「水中之剛。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管子·地員》
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北山經》
紅壁丹沙。--《楚辭·招魂》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李白《古風》
綠楊蔭裡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又如:沙蘆(泥沙裡的蘆葦);沙礫(細沙和碎石。也作砂礫);沙壇(沙祭壇);沙路;沙堤;
沙shā
⒈沙子,砂子,極細碎的石粒:~石。~灘。泥~子。
⒉像~子的:~糖。~布。紅豆~。
⒊聲音發啞(不清脆、不響亮):~啞。~聲。
────────────────—
沙sha淘汰,使清除:~汰。將豆裡的石子~掉。
────────────────—
沙suō 1.通"娑"。婆娑。謂盤旋飛舞。 2.通"挲"。摩挲。謂以手搓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