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正對福星時,喜得君侯妙撫綏。
甲士散教耕壟畝,書生閒許從旌旗。
條章最是貧家喜,禾黍仍防別郡饑。
昨日中官說天意,即飛丹詔立新碑。
曾誦先生感寓詩,如今似寫我心悲。
西施貧處無鹽笑,烏獲饑來豎子朝。
不士不農焉用彼,無齊無楚竟何之。
光陰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陽泣斷碑。
鏗鈜正始音,嚴密萃英耆。
上仁體勳華,四方致雍熙。
文賦鳴昇平,聲譽藝林馳。
心口爛錦繡,欬唾皆珠璣。
韜涵白圭玷,揮灑清風詞。
興寄擴無窮,標望擅一時。
聖主逢嘉佑,兩府皆龍夔。
豈應南北內際,造次差毫釐。
百爾賢佞評,卓絕公是非。
獨無許郭術,人實不易窺。
東阿昭明懵,貝錦尤疏紕。
猶子後來傑,元佑參丞疑。
蟬聯襲簪橐,孫侄聲華飛。
婦韓外曾裔,稚子甥曰彌。
撫編可勝歎,綴緝刻棠梨。
定評楊謝公,遺芳六一碑。
疇昔逍遙曳杖時,鑾輿臨哭從官悲。
三朝弼亮推公望,一品哀榮厚葬儀。
陪幄謀猷存故事,出藩慈惠有餘思。
伯喈辭刻雖無愧,還作鄉人墮淚碑。
一夕雷轟薦福碑。
當年初賦柏舟詩,正是中原板蕩時。
手挾雛孤歷關險,身邊鴈影到天涯。
五遷才定霜侵鬢,百歲何曾笑展眉。
為報兒孫須努力,墓前他日要豐碑。
奪到斯人處,詞林亦可悲。
世間空有字,天下便無詩。
盡出香分妓,惟留硯付兒。
傷心湖上塚,誰葬復誰碑。
松柏當軒蔓桂籬,古壇衰草暮風吹。荒涼院宇無人到,
寂寞煙霞只自知。浪漬法堂余像設,水存虛殿半科儀。
因求天寶年中夢,故事分明載折碑。
道鄉牽損袞龍衣,謫墮天涯詠楚蘺。
莫放蹇驢游別處,拾青閣下有殘碑。
村邑蕭條廨屋低,茆牆缺處補荊籬。
市添人語當墟日,田捲車筒漫種時。
公事偶無封印早,小胥習懶赴衙遲。
閒行摸索街頭石,尋得前朝一片碑。
一斑早寄湘川竹,萬點空遺峴首碑。
肩成山聳因尋句,眼作花昏為勘碑。
山陰繭紙見者希,辨才傳之於永師。
行年八十手不釋,棲之樑上鬼莫窺。
虯鬚天子欲得之,威以禍福僧詭辭。
智勇至此無所施,相國房公乃設奇。
東台御史奉詔馳,易服變姓謁老緇。
止客置醴因聯詩,評書訂畫猶塤篪。
稍稍益狎不見疑,卷而懷之若拾遺。
須臾□都得台移,都督傳詔來龍墀。
僧絕復甦成白癡,始悟學究即繡衣。
文皇如堯房如夔,磊磊落落兩曜垂。
譎取一帖安肯為,帖歸天上神護持。
搨本之價猶不貲,他日昭陵以自隨。
溫韜掘者果是非,世人空寶定武碑。
甲甲露佈告誅曦,丙戌巴台已磔禧。
或謂祿嬃非漢患,誰知田李遺唐危。
安州得禍聞人說,荊莫上功惟我知。
三十三年舊寮友,朔風吹淚讀殘碑。
清才往往愛君詩,百里為郎奈別離。
州縣未為吾道屈,江湖真見此行宜。
水連晚渡寧辭遠,春入山城卻恨遲。
更愛公餘多古意,蛟峰高處讀遺碑。
庭下幽篁十數枝,令人偏記柳州詩。
襄陽耆舊消除盡,清水驛傍應斷碑。
滄江練清暉閣,古榭苔封燕喜碑。
此閣宜供天人師,檀香三尺博士為。
阮公施香孰施字,徐公字似蕭梁碑。
行過多歧又問歧,雲林深處到來遲。
寺僧相見不相語,自對斜陽讀斷碑。
石門元不鎖,巖屋本無基。
九夏花猶在,千年樹倒垂。
僧閒方定起,客到每歸遲。
甚欲眠蓮葉,沿崖讀斷碑。
漢字碑的釋義
碑
(形聲。從石,卑聲。本義:古時宮、廟門前用來觀測日影及拴牲畜的豎石)
豎石 [upright stone]
碑,豎石也。--《說文》
上當碑南陳。--《儀禮·聘禮》。註:「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公室設豐碑。--《禮記·檀弓》
君牽牲…既入廟門,麗(拴)於碑。--《禮記·祭義》
石碑。石上刻著文字,作為紀念物或標記,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稱刻石,漢以後稱碑 [stone tablet]
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
碑 bēi
1~宮、廟門前用來觀測日影及拴牲畜的豎石:既入廟門,麗於~。(《禮記·祭義》)
2刻著文字或圖畫,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的石頭:人民英雄紀念~。
【碑碣】碑。
────────────────—
碑pō 1.見"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