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從來自有,人生最羨長年。駸駸八秩未華顛。更喜此身強劍金印新來如斗,絲綸御墨猶鮮。棗如瓜大藕如船。莫惜尊前滿勸。
當年文焰。蜀錦詞華爛。年正少,聲初遠。手攀天上桂,書奏蓬萊殿。人盡道,洛陽盛事今重見。千尺青蒼干。直節凌霄漢。天未識,應嗟晚。飲殘長壽盞,歸奉春皇燕。金葉滿。擗麟且受麻姑勸。
睹南翔征雁,疏林敗葉,凋霜零亂。獨紅梅、自守歲寒,天教最後開綻。盈盈水畔。疏影蘸、橫斜清淺。化工似把,深色胭脂,怪姑射冰姿,剩與紅間。誰人寵眷。待金鎖不開,憑闌先看。曾飛落、壽陽粉額,妝成漢宮傳遍。江南風暖。春信喜、一枝清遠。對酒便好,折取奇苞,拈清香重嗅,舉杯重勸。
密竹翦輕綃,華堂初建。捲上蝦須待開宴。壽期春聚,芍葯一番開遍。砌成錦步帳,籠絃管。絳節近頒,丹雛重見。花裡雙雙乍歸燕。重重樂事,憑仗東風拘管。一時分付與,金荷勸。
長風掠海來,吹月散百鏈。
青天豁四碧,雲靄不容緣。
窗軒颯先秋,露氣入簟扇。
寬庭生夜涼,蚊口不得擅。
人靜暮客去,坐偃適自便。
清牽睡思醒,明發醉膽劍
披風睨白月,瞪視不為眩。
未甘景獨勝,思出大句衒。
狂搜得無奇,猛吐復自吮。
篇成若奴婢,氣骨終凡賤。
棄置不復收,歎感退自旋。
起探君寄詩,兀坐諷百遍。
駮哉刻雄勁,百札洞一箭。
間逢騁新奇,春雲弄晴霰。
古鏡終重厚,九鼎掛一鉉。
吾嘗笑夫人,語富則自願。
及嬰愛君念,始自信惓惓。
閱女當求嬙,慕士在獲彥。
鄙哉尋常者,何用目識遍。
得逢誠幸多,既別遂堪喭。
乖離時況久,會合卜未先。
思之不可見,飛魂不身戀。
秋城崔嵬高,圍我屹若圈。
安得擘風翅,飛出不自殿。
巧為相見謀,反覆竟未善。
惟當遠相要,共借月為面。
相離苟同天,舉目亦兩見。
又況相去間,財止百里縣。
不知道可否,寄詩代請勸。
細數班行,阿誰是、調元手段。君不見、當塗往歲,饑民流散。天幸立庵來歇馬,留心濟糶無遺算。未須臾、千里復安居,無愁歎。公與相,天皆願。天施報,如符券。看青州陰騭,富公公案。已築新堤旌異數,便膺虛席非常眷。待明年、弧失再垂門,蒙宣勸。
莫向城頭聽漏點。說與行人,默默情千萬。總是離愁無近遠。人間兒女空恩怨。錦繡心胸冰雪面。舊日詩名,曾道空梁燕。傾蓋未償平日願。一杯早唱陽關勸。
端居多滯念,秋至一蕭散。
況茲炎涼異,微冷風雨旦。
空山陰靄積,槭槭木聲變。
絺衣感輕單,素褐催補綻。
泥行苦長鬚,買酒不可緩。
洗盞自迎門,一杯聊自勸。
柳陰花底春將半。吹不斷、祥煙散。何處綺羅絲竹亂。天孫星裡,老人星畔,昨夜光芒現。綠衣好把斑衣換。照新渥、金花滿。酌斗深深頻祝願。鳳池它日,鶯花此景,春酒年年勸。
萬仞嵩峰接天遠,妖武登封艱步輦。
初登峻嶺已回心,何事艱難能黽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見王陽臨蜀阪。
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塗猶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
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
著意留春,留不注春歸難戀。最苦是、梅天煙雨,麥秋庭院。嫩竹陰濃鶯出谷,柔桑采盡蠶成繭。奈沈腰、寬盡有誰知,難消遣。幽閣恨,雙眉斂。香箋寄,飛鴻遠。向風簾羞見,一雙歸燕。翠被閒將情做夢,青樓賺得恩成怨。對尊前、莫惜喚瓊姬,持杯勸。
草草池亭宴。又何須、珠韝絡臂,琵琶遮面。賓主一時詞翰手,倏忽龍蛇滿案。傳寫處、塵飛鶯囀。但得時平魚稻熟,這腐儒、不用青精飯。陰霧掃,霽華見。使君償了豐年願。便從今、也無敲扑,也無廚傳。試拂籠紗看壁記,幾個標名渠觀。想九牧、聞風爭羨。此老飽知民疾苦,早歸來、載筆薰風殿。詩有諷,賦無勸。
晴煙如潑春光濃,萬花笑日爭嫣紅。
百金沽酒直取醉,有酒不醉孤東風。
不如遂我豐年願,秫米價如黃土賤。
家家有酒不用沽,何用提葫苦相勸。
雨蕊方桃,晴梢漸杏,東風嬌語絃管。愛香簾約餘寒,喚舞袖翻嫩暖。紅顏清健,舊墨竹、扶疏手段。且碧窗、寫就黃庭,畫楫海山開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淺。曉鶯瑤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滿。長逢花處,笑西母、霜娥偷換。要日邊、爭看貂蟬,彩侍更迎宣勸。
朝陽巖下湘水深,朝陽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夾湘岸,
巖洞幽奇帶郡城。荒蕪自古人不見,零陵徒有先賢傳。
水石為娛安可羨,長歌一曲留相勸。
人生白駒過,世態蒼狗變。
紛紛慕跖蹻,寥寥志務卞。
赫赫王侯居,翕翕富貴戀。
翠蓋擁游雲,朱鞍曜驚電。
金張財力豪,許史名聲炫。
滔滔利慾波,卓卓見所見。
長揖萬乘君,玄發謝朝弁。
行人相歎咨,群公遙祖餞。
高風振朝野,流光照史傳。
嗟嗟紳緌士,來者宜知勸。
梅花度曲,被多情勾引,枝枝看遍。暗憶孤山今夜月,疏影橫斜鏡面。萼綠凌風,雲英怯冷,未放瑤池宴。人間蜂蝶,也知無計迷戀。聞道管領多才,清詞好句,泥落空梁燕。好換蕊珠供彩筆,莫待隨風面旋。千歲蟠虯,雙棲麼鳳,咫尺蓬萊殿。湖邊春暗,料應日日酬勸。
正春回紫陌,瑞靄飛浮,暖風輕扇。皓月初圓,覺嚴城寒淺。采結鰲山,紗籠銀燭,與□花爭艷。午夜融和,紅蓮萬頃,一齊開遍。訟簡民熙,史君行樂,簇擁朱輪,旌旗輝暖。鼎沸笙歌,遏行雲不散。咫尺泥封,促朝天陛,侍玉皇香案。來歲元宵,龍燈影裡,金盃宜勸。
引手攀紅櫻,紅櫻落如線。
仰首看紅日,紅日走如箭。
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
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劍
人心苦執迷,富貴憂貧賤。
憂色常在眉,歡容不上面。
吾今頭半白,把鏡非不見。
惟應花下杯,更待他人勸。
園林二月春才半,朝日曈曨天氣暖。
東風放盡柳梢青,已有黃鸝嬌睍睆。
波翻嫩麥綠連坡,露入夭桃紅滿眼。
筍輿乘興入招提,苾芻留我炊香飯。
山泉煮茗味更長,又得禪林半朝款。
突兀豐碑三百年,古人事跡今苔蘚。
臨風抖擻簿書塵,倚杖須臾歸已晚。
耕夫夾道看長官,百錢贈汝聊旌勸。
漢字勸的釋義
勸
(形聲。從力,雚聲。簡化字中「又」僅是一個符號。本義:勉勵)
同本義 [encourage]
勸,勉也。--《說文》
勸防之事。--《周禮·喪祝》。司農註:「勸防引柩也。」
則楚之應之也,必勸。--《戰國策·秦策》。註:「進也」。
子文無後,何以勸善?--《左傳·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左傳·成公二年》
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莊子·天地》
各勸其業。--《史記·貨殖列傳》
太公勸其女功。
所以勸之。--唐·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勸進(勸勉,策進);勸蠶(勉勵種桑養蠶);勸戒(勸勉警戒
勸(勸)quan
⒈講明事理,使人聽從:~說。~解。~告。~阻。
⒉勉勵,獎勵:~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