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閱流年已七旬,從前憂道不憂貧。
肯教世指為癡漢,只願鄉稱作善人。
老去固應忘物我,歸來豈是負君親。
嘗聞知進須知退,庶得終全不辱身。
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南軒梅雨晚來頻,雨霽軒清盡可人。
不著東山雙屐齒,偏宜渭水一絲綸。
愁中托酒無辭醉,夢裡看花莫認真。
行樂隨時吾事耳,乾坤何地不容身。
自昔謹交際,人情易因循。
敬始以念終,君子貴守身。
浮生真夢幻,看破已頻頻。
花柳春心古,乾坤世事新。
爭芳多暖處,感舊獨幽人。
寶重複珍重,清風明月身。
君王鍾意撫斯民,不惜朝端屈老臣。
連錦麾毫千字寵,黃金橫帶萬釘珍。
長安日近恩光邇,刺史天高惠政新。
我愧仙巖舊猿鶴,依然軒晚縛閒身。
野外歸來晚,空庭露氣新。
乍晴雲如月,多病酒欺人。
倚杖行吟久,投杯起舞頻。
早梅消息動,春事漸關身。
和氣融融動白蘋,歡傳千里政方新。
若為擺落游珍館,不顧悲啼擁畫輪。
鯨海無津堪縱目,雁山如舊足怡神。
願言分我閒中趣,已問君王乞此身。
,信步雲遊,西至華亭投宿於窯*。偶中土津火毒,吐血發嗽,病勢來之甚緊。眾道友饋藥,拜而受之,不敢嘗。又謂予曰,當食生蔥釅醋,可解其毒。予再三思之,道家有病,他人莫能醫,當以自治乎修煉身中至寶,厥疾自瘳。因作清心鏡小詞一闋,拜呈道眾,希采矚馬風風,五旬六。雲水飄飄,洒然清獨。運天風、搖曳靈光,轉增明性燭。到亭川,窯裡宿。不意中他,土津火毒。欲要解、四假違和,煉身
嗟爾父老,勿替諄諄。
其未率從,警厲其身。
數月未論心,此心覺還真。
矢以惺惺法,始終奉此身。
我本迂疏落拓人,滿頭霜雪滿懷春。
登山有屐身恆健,掛壁無弦趣更真。
往歲郊官殊漫浪,老來學佛離貪嗔。
卻憐衛鶴齊雞輩,空費心機不庇身。
閬苑花神妒艷,晏家園吏偷春。
當時傳一二本,今日化千億身。
知君歸覲省,稱意涉通津。解纜汀洲曉,張帆煙水春。
牽吟芳草遠,貰酒亂花新。拜慶庭闈處,蟾枝香滿身。
三年獨向孤山住,應為梅花滯水演。
滄海鶴歸空有語,荒城草長又逢春。
芝田火暖凡砂熟,松峰花香白醣新。
安得與君俱隱去,煙蘿深處著閒身。
妙舞漢宮人,香魂化幾春。
嬌飛傍楊柳,猶似學腰身。
燕山燒營火照雲,羽書夜半飛入秦。
鐵衣血冷不敢脫,功在將軍不在身。
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
多緣刺史無堅約,豈視蕭郎作路人。
望裡彩雲疑由由,愁邊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難換羅敷未嫁身。
一分事實一分人,痛惜無人認得真。
終日呶呶饒吻燥,中曾回首自家身。
故家人物幾沈淪,公獨風流似昔人。
不但金聲吐佳句,尚餘玉立聳長身。
漢字身的釋義
身〈名〉
(象形。像人之形。本義:身軀的總稱)
同本義 [body]
身,躬也。像人之形。--《說文》。按,身的本義是人的軀幹。
必有寢禮,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
人自項以下,踵以上,總謂之身。頸以下,股以上,亦謂之身。--王述之《經義述聞》
人百其身。--《詩·秦風·黃鳥》
身也者,親之枝也。--《禮記·哀公問》
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禮記·祭義》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離兮心不懲。--《楚辭·九歌·國殤》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動物的軀體:~體。~軀。人~子。半~像。〈引〉物的主體部分:車~。床~。樹~。河~。
⒉自己,親自:自~。親~。以~作則。~體力行。~教重於言教。
⒊生命:捨~救人。以~殉職。
⒋指人的地位:~份。~敗名裂。
⒌懷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身手]本領:大顯~手。
⒏[身材]身體的樣子(指高矮肥瘦等)。
⒐[身份][身份]
1人在社會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學生~分。公證人~分。
2物品的質量:這種麵粉的~分挺好呀!
────────────────—
身yuān 1.見"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