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簾映寶燈明,海上移來不夜城。
何似圖書群玉府,青藜青對月三更。
帝子銜冤久未平,區區微意欲何成。
情知木石無雲補,待見桑田幾變更。
吳時後苑晉宮城,見得當時似玉京。
往事茫茫同水遠,長郊渺渺與雲平。
珠璣常向耕鋤得,禁御今為陌路行。
只有月華還似舊,徘徊花上聽寒更。
鏡裡新妝鏡外情。小眉幽恨,淺綠低橫。只怨閒縱繡鞍塵。不道天涯,縈絆歸程。夢裡蘭閨相見驚。玉香花瘦,春艷盈盈。覺來欹枕轉愁人。門外瀟瀟,風雨三更。
沒絃琴三弄五弄,無孔笛一聲兩聲。
明月浮空天似水,長安歸夢恰三更。
彩雲盤結。何處歌聲噎。歌罷彩雲歸絳闕。掉下階前明月。月華千古分明。照人一似無情。不道天涯離客,夢迴愁對三更。
風泉隔西屋,獨夜寒自生。
開窗失山色,白雲壓前楹。
累盡得瀟灑,去住俱不驚。
鼻息答僧鐘,霜露人殘更。
河漢近瑤席,開簾空翠生。
金盃搖夜影,畫燭剪春聲。
一笑藏鉤戲,低回舞雪輕。
歡歌雜未歇,澹月照三更。
出門早作慈雲行,樓閣崢嶸殘月明。
老耳虛鳴眼帶夢,恍然和寧聞六更。
倦眼朦朧睡易成,華胥稅駕不多程。
衾重枕穩當霜夕,氈暖屏深擁宿酲。
栩栩蝶魂閒自適,綿綿龜息靜無聲。
幽樓豈是忘微祿,正怕絛鈴擾五更。
江津道人心源清,不系虛舟盡日橫。
道機禪觀轉萬物,文采風流被諸生。
與世浮沈惟酒可,隨人憂樂以詩鳴。
江頭一醉豈易得,事如浮雲多變更。
秋堂補被有餘清,驟喜秋光潑眼明。
簾外月華篩碎玉,床頭螢火當長檠。
直嫌唧唧秋蟲響,且聽琅琅弦誦聲。
善教尚煩留滯席,朝恩未許便歸更。
化日長。政鶯語,囀新篁。到處園林垂綠幄,槐風細,梅雨涼。見庭戶,瑞靄迴翔。擁真仙,鸞馭臨華堂。闐闐珠履爭相慶,笙簫奏,綺筵張,捧玉觴。好深酌九霞漿,舞袖弓彎呈妙態,更……。
眼空四海恣縱橫,鼻孔遼天信腳行。
拿得電光為火把,卻來日午打三更。
諸佛降生,鼻直眼橫。
打與狗吃,據令而行。
漢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一聲空杳分千響,萬里荒涼月正明。
共說江南舊來處,還思沙漠遠行程。
如哀如怨知何事,相應相呼出有情。
驚起蘆花不成夢,江城應是報嚴更。
淒淒切切斷腸聲,指滑音柔萬種情。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幃穿幕又殘更。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響哀玉。
巖花石路勢縈紆,玉蘭干護修筠綠。
雪髯老人負紫瓢,金絲塵尾遙相招。
紅螺酌酒湛湛碧,坐倚蒼石吹洞簫。
孤鶴來傳天上詔,老人挽予偕一到。
飄飄高舉凌青冥,直過罡風履黃道。
祥光樓閣倚崢嶸,神虎守闕森衛兵。
雙闔朱扉忽微啟,中有靈官來遠迎。
絳衣持斧立丹陛,玉皇手中玉如意。
雲璈風瑟自宮商,天聲清越非人世。
帝旁青童傳帝宣,文華宮中呼謫仙。
謫仙顧余笑且言,子宜亟返來他年。
探懷贈我五色筆,子當寶這慎勿失。
濃香氤氳迷帝所,長揖老人下西廡。
身從日月上頭行,俯視斗杓分子午。
雲氣相隨步武生,過耳但覺松風鳴。
覺來握筆紀佳夢,月明樓鼓撾三更。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響哀玉。
甃花石路勢索紆,玉闌干護修筠綠。
雪髯老人負紫瓢,金絲塵尾遙相招。
紅螺酌酒湛碧,坐倚蒼石吹洞簫。
孤鶴來傳天上詔,老人挽余偕一到。
飄飄高峰凌青冥,直過罡風履黃道。
祥光樓閣倚崢嶸,神虎守關森衛兵。
雙闔朱扉忽微啟,中有靈官來遠迎。
絳衣持斧立丹陛,玉皇手中玉如意。
雲璈風瑟自宮商,天聲清越非人世。
帝旁青童傳帝宣,文華宮中呼謫仙。
謫仙雇余笑且言,子宜亟反來他年。
探懷贈我五色筆,子當寶之慎勿失。
濃香氤氳迷帝所,長揖老人下西廡。
身從日月上頭行,俯視斗杓分子午。
雲氣相隨步武生,過耳但覺松風鳴。
覺來握筆紀佳夢,月明樓鼓過三更。
禪道本來無辯證,皆因古聖強名。不須方外謾勞形。人人俱有分,個個總圓成。但把萬緣齊放下,切須戒斷無明。給孤園內任縱橫。泥牛哮吼處,日午打三更。
漢字更的釋義
更
(形聲。從,「更」的小篆形是個形聲字。丙聲。 本義:改變)
同本義 [change]
更,改也。--《說文》
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更爵洗。--《儀禮·大射儀》
更皮幣。--《禮記·月令》
更姓改物。--《國語·周語》
應國之稱號亦更矣。--《管子·侈靡》
國更立法以典民則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記·晉世家》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國誌·呂凱傳》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號曰晉武公。--《史記
更geng副詞。
1再,重,又: ~上一層樓。~進一步。
2愈加,越發:~加。~美好。~清楚。~受人尊敬。
────────────────—
更gēng
⒈改變,改動,調換:~改。~動。~換。~正。變~。萬象~新。
⒉經歷,經過:~事。道必~匈奴中。
⒊舊時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深人靜。夜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