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傑多自悟,不待文王興。
四方有餘師,十厔豈無朋。
我老不知時,早歲誰誤稱。
歸來理茅屋,對客食藜蒸。
遇渴即飲水,何嘗問淄澠。
冠裳強包裹,毀譽如飛蠅。
植根久已爾,苕穎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無水知消冰。
別緒如絲睡不成,那堪孤枕夢邊城。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
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風捲塵沙白,雲垂雪意凝。
夜山時叫虎,晚市早收燈。
園栗炮還美,村醪醉不能。
三年官況味,真是冷於冰。
一刀殘月淡觚稜,遙望林梢曉色升。
寂寞小簾風露冷,玉盆脂水已生冰。
積雪初融做晚晴,黃昏恬靜到三更。
小風不動還知麼,且只牽船免打冰。
江南天氣太無憑,草色煙光暖欲蒸。
向晚鯉魚風乍急,盡吹小雨作春冰。
步步寒華結,言言徹底冰。
曙爽行將拂,晨清坐欲凌。別離真不那,風物正相仍。
漫水任誰照,衰花淺自矜。還將兩袖淚,同向一窗燈。
桂樹乖真隱,芸香是小懲。清規無以況,且用玉壺冰。
雲蒸洞穴秋成雨,泉落庭除夏結冰。
十五日已前,藏身處沒蹤跡。
十五日已後,沒蹤跡處莫藏身。
正當十五日,布袋頭開,
全身顯露。不憐鵝護雪,
且喜{左蟲右葛}入冰。
鄰牆砧杵送秋聲,雲掩香幃六曲屏。
燈下回文題未就,梅花明月一床冰。
實是身貧道不貧,七斤衫裹不容針。
搖頭只許無心得,入水元來不動冰。
雨被北風吹作雪,水愁東海亦成冰。
曉星獨掛結麟樓,三殿風高藥樹秋。
玉笛數聲飄不住,問人依約在東頭。
宿鳥翩翩落照微,石台樓閣鎖重扉。
步廊無限金羈響,應是諸司扈從歸。
幽閣焚香萬慮凝,下簾胎息過禪僧。
玉堂分照無人後,消盡金盆一碗冰。
愛入高明處,雲扉策杖登。
暑威消宿雨,清話聽高僧。
驟馬風簷鐵,殘星晚殿燈。
山中涼可喜,澗水一泓冰。
山房猶復畏炎蒸,長掩柴門媿老僧。
兩槳去搖東浦月,一龕回望上方燈。
驚飛宿鳥時呼侶,騰起長魚有脫罾。
夜半歸來步松影,真成赤腳踏層冰。
觸熱支離老病增,忽看東北片雲興。
疾雷載雨輸膏澤,茂樹生風洗郁蒸。
採藥喜逢岷下客,說詩曾對剡中僧。
坐令身在羲皇上,繞坐何煩更設冰。
風聲雪意恣馮陵,更挾霜華夜氣凝。
水伯護河銀作板,欲留公鬧玉壺冰。
切切復切切,淚盡琴弦絕。
憤氣吐不出,內作心肝熱。
朝漿渴不勝,暮潦濁不清。
何以慰我懷,安得滄海冰。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業還欺習彥威。
手把新詩說山夢,石橋天柱雪霏霏。
只是危吟坐翠層,門前岐路自崩騰。
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
漢字冰的釋義
冰
(會意。從冰,從水。金文作「冰」。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後,體積增大,表面上漲(上拱)形。《說文》:「凍也,像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變成。從「冰」從「水」的會意字,於是「冰」就專用作部首。本義:水凍結而成的固體)
同本義 [ice]
冰,水堅也。--《說文》
履霜堅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詩·邶風·匏有苦葉》
冰者,陰之盛而水滯者也。--《漢書·五行志》
冰,水為之。--《荀子·勸學》
冰解而凍釋。--《管子·五行》
公徒釋甲,執冰而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鎮);冰麝(冰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