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隨金印出邊州,早報平安入鳳樓。
剪取白羅飛繡影,旗竿十丈掛胡頭。
湯東谷作此詩,未出,見草窗作,乃歎服曰:「此真題邊
將白鵲詩,吾詩乃學課語耳。
」遂焚其稿。
人言天宇澄,政好行遠道。
秋陽既已後,朔風尚茲早。
那知羈旅臣,寧有佳懷抱。
鬻田就遠宦,廩薄不得飽。
故鄉雖難歸,成裡生且老。
及今翻滯留,悠邈不能到。
客中更作客,此意將誰告。
妻兒重相別,更語各善保。
蛩鳴幽砌苔,馬齕荒原草。
深羨田中人,春禾復囷稿。
鴻雁絕稻粱,江湖自嬉飽。
君看太廟犧,所欠非芻稿。
蕭然林下人,病骨霜松槁。
若為詩家流,力壓古人倒。
琢句如琢玉,得之若得寶。
有時到極摯,直可補元造。
平生樂此樂,白頭不知老。
數年吳楚游,詠遍泉石好。
卻懷鍾山隱,鄉思滿春草。
橐中何以歸,篇篇有留稿。
去國三年意,還家此日心。
天寒客路永,日暮眾山深。
沙塞人偏老,風霜馬不禁。
如何更萬里,投跡楚江陰。
入楚稿
漢皋微雨點人衣,江路南衝雁北歸。
寓目不堪愁遠涉,投身方自愧高飛。
纜牽蘅杜多春氣,船泊雲霞變夕暉。
未許笠蓑同楚父,來逃榮祿守漁磯。
軼稿
漢字稿的釋義
稿
(形聲。從禾,高聲。本義:禾稈)
禾稈,穀類植物的莖桿。也作「稿」 [stalk of grain]
稿,稈也。--《說文》
民驚走持稿。--《漢書·五行志》
又出稿稅。--《書·禹貢傳》
茭稿。--《漢書·趙安國傳》
今又盛寒,馬無稿草。--《資治通鑒》
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稿為禽獸食。--《史記·蕭相國世家》
(皋塗之山)有草焉,其狀如稿茇,其葉如葵而赤黃,名曰無條,可以毒鼠。--《山海經·西山經》
又如: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藥);稿茇(香草名。即稿本);稿稿(指點燃後供照明用的草、麻);稿薦(用稻草編成的墊褥);稿苗(枯槁
稿(稿)gǎo
⒈稻、麥等植物的莖稈:~薦(使用稻草稈編做的墊子)。
⒉文字、圖畫等的草稿底子:起~。文章~兒。圖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