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移來種,成都到上者。
貴人猶乍有,貧捨固然無。
掩斂難勝艷,鮮妍欲奪朱。
此花輕折贈,可表受知殊。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來生滅盡,何者是虛無。
一坐看如故,千齡獨向隅。
至人非別有,方外不應殊。
驢覷井,井覷驢。
智容無外,淨涵有餘。
肘後誰分印,家中不蓄書。
機絲不掛梭頭事,文彩縱橫意自殊。
心粗膽大,少實多虛。
瞎衲僧眼,斷肘後符。
臨濟東山之道命若懸絲,唸唸刀耕火種老此殘軀。
寥落林泉意自殊。
梅花之外竹扶疏,矮屋明窗著此。
生意多從閒處見,天機卻向語中枯。
通身總是先天易,開眼無非太極圖。
點點若知河洛意,庖犧豈有古今殊。
母雞啄兒粟,一啄還一呼。
細腰日祝子,自憐族鰥孤。
賦形在穹壤,此情誰獨無。
古來骨肉間,愛深色自榆。
愧我無黃金,貽以竹與蒲。
勉哉讀父書,堯桀性不殊。
爾是無心水,東流有恨無。我心無說處,也共爾何殊。
圓融無際大無餘,萬象森然本不。
百聖淵源端有在,六經芳潤幾曾枯。
人於心上知涵處,古在書中非遠圖。
會到一源惟太極,包犧原不與今殊。
小供天中節,家貧樂有餘。
蒻包粳米粽,茶點石草蒲。
不用童尋藥,何須鬼畫符。
千妖俱掃跡。長夏得安居。
衲僧門下,天地懸殊。
焚香讀易樂閒居,參訂先天太極圖。
人道三分程氏傳,較他漢上有差殊。
霜之須,雪之顱。
竹之腹,松之膚。
河漢拍天岸,魁杓旋夜樞。
珊瑚林月長鯨{左馬右展},琥珀松巢老鶴呼。
竿頭從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且說西湖事,未言東海枯。
悲風荒野大,落照廢城孤。
有句填詩債,無錢覓酒壚。
不堪重舉目,景物入秋殊。
雅麗文園令,深湛揚大夫。
初為蜀詞客,終作漢真儒。
榮遇封公爵,歸休職禁塗。
逢時致君事。自與二賢殊。
方得契如如,倒騎三腳驢。
踏翻毗盧頂,露出一文殊。
人人尊孔孟,家家誦詩書。
未省有宇宙,孰與今多儒。
儒者道如砥,豈其自崎嶇。
申以黃老廢,賈以絳灌疏。
漢家嘗紛紛,政爾門戶殊。
醉翁亭畔寒梅折,庶子泉邊瑞雪鋪。
不二法門從此入,更於何處覓文殊。
懶向江頭置木奴,瓦盆聊玩綠垂珠。
何煩二老輸贏決,始悟商山樂不殊。
南方小兒才讀書,往往得官呵路衢。
君今五十始作掾,手板青袍非壯圖。
況來桐汭水上城,折腰強顏休歎吁。
城西古祠能致雨,歲不有旱民無逋。
民樂未央君可娛,舊俗不與吾鄉殊。
儒業金華貴,歸心白鶴孤。
江山依舊在,軒冕曏來無。
嘯詠誰當共,登臨未索扶。
浩然如此樂,迥與世人殊。
渭水何湜湜,涇水雜泥淤。
其源各異出,其末乃同趨。
清濁既以混,終然成合污。
人生實異此,稟性同厥初。
所習日益遠,竟爾分賢愚。
安得涇渭水,清濁永相殊。¤
漢字殊的釋義
殊
(形聲。從,朱聲。小篆字形。,分解後剩下的骨頭。隸變為「歹」。本義:斬首,斷其首身而死)
同本義 [behead]
殊,死也。--《說文》。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漢書·高帝紀》。註:「斬刑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莊子·在宥》
引申為死 [die]
太子即自剄,不殊。--《史記·淮南王劉安列傳》
又如:不殊(不死)
斷絕 [cut off]
殊,斷也。--《廣雅》
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分開;離開 [separate]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後止,此之謂養疾。--《管子》
分;區別 [dis
殊shū
⒈死,斷,絕:不~。~死搏鬥。
⒉不同,特別:特~。~效。同歸~途。
⒊很,非常:~喜。~為不安。
⒋[殊不知]竟不知道,竟未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