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種菜漫阡陌,紫芥綠菘何所直。
陶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荊棘。
陶生養目渠養腹,各以所能為物役。
平生愛山如好德,未嘗一飯忘泉石。
大蘇山下松柏林,路盡重門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巖幽駐瓶錫。
天台妙教源欲啟,來此一酌曹溪滴。
兩公道場守龍象,兵火暫晦終輝赫。
撞鐘伐鼓食千指,皆二大士之餘力。
縈紆石磴造山頂,上有玉人方燕寂。
北軒三伏飛冰雪,一日掠盡淮山色。
東遊塵土我實倦,道過化城聊暫息。
青鞋布襪舊家風,此身終效名山役。
客行固廑身,留滯如捩翼。
及茲祖禮竟,蓐食理帆席。
風停浪未蟄,天曙月正白。
版磯匯湍殺,荻港煙樹碧。
杖策丁家洲,徙倚容少息。
無酒問山店,憶鱸聽村笛。
鳥烏啼松行,雁鴇下沙磧。
回柁投曲澳,又寄糝潭夕。
情疏或易合,不作淮楚隔。
累然槁項翁,軟語慰行役。
北塔凌空虛,雄觀壓川澤。亭亭楚雲外,千里看不隔。
遙對黃金台,浮輝亂相射。盤梯接元氣,半壁棲夜魄。
稍登諸劫盡,若騁排霄翮。向是滄洲人,已為青雲客。
雨飛千栱霽,日在萬家夕。鳥處高卻低,天涯遠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嶠現微碧。向暮期下來,誰堪復行役。
紛紛兒女花,為人作顏色。
眼飽聊自慰,饑來不堪食。
此花不入譜,豈是凡花匹。
太陽麗天中,正氣從午得。
開此豐穰瑞,脫彼風雨厄。
始華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間,舒嘯意自適。
田者告我言,樂歲茲或必。
但期一飽死,百年漫勞役。
壯歲若奔馳,隨分受官職。
所得唯錙銖,所喪無紀極。
今日度一朝,明日過一夕。
不免如路人,區區被勞役。
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都門遙相望,佳氣生朝夕。
素懷出塵意,適有攜手客。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
緣雲路猶緬,憩澗鍾已寂。花樹發煙華,淙流散石脈。
長嘯招遠風,臨潭漱金碧。日落望都城,人間何役役。
山虧一簣功,泉廢九仞跡。
精神去不回,虛牝黃金擲。
沂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擁雜樹,紛紛兩參列。
古松氣不群,蒼然數百尺。
晚花發幽叢,浮雲動遙壁。
優遊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從來蘇李得名雙,只恐全齊笑陋邦。
詩似懸河供不辦,故欺張籍隴頭瀧。
簿書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賴故人。
寒食德公方上塚,歸來誰主復誰賓。
巡城已困塵埃瞇,執樸仍遭蟣虱緣。
欲脫布衫攜素手,試開病眼點黃連。
(來詩謂僕布衫督役。
)
涼風吹嘉樹,萬物遺光澤。
嚴氣乘運流,華月歸如客。
凝霜無停艷,違寒有來翮。
歎彼往化駛,感此淪歲迫。
修慮時多懷,滯念誰與釋。
固窮見天道,委順自夷懌。
齊物游恬漠,高翔出形役。¤
仙鄉會應遠,王事知何極。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真氣自清虛,非關好松石。
九仙皆積學,洞壑多遺跡。遊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
草堂在巖下,卜居聊自適。桂氣滿階庭,松陰生枕席。
遠瞻惟鳥度,旁信無人跡。靄靄雲生峰,潺潺水流石。
頗尋黃卷理,庶就丹砂益。此即契吾生,何為苦塵役。
江上孤峰石為骨,望夫不來空獨立。
去時江水拍山流,去後江移水成磧。
江移岸改安可知,獨與高山化為石。
山高身在心不移,慰爾行人遠行役。
山林日月長,城市炎涼急。
方看夏太清,已覺秋淅瑟。
因之念故山,鶴歸松露滴。
收足否願余,此舟徒役役。
別離情所鍾,會合意無斁。
如何僅逾歲,復賦弟行役。
重雲蔽南山,遠見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與雲雨隔。
西風來如奔,零亂雲物拆。
驅除信果決,霶霈絕余滴。
收雷如歸師,蹄轍度南磧。
群峰湧地出,掀蕩無留碧。
暮投三鄉寺,落日在東壁。
鐘鳴高閣晚,野迥見歸翼。
還家晚川靜,秋月未生魄。
聊資覽物態,應用慰行役。
歲陽亦頹止,林意日蕭摵。雲胡當此時,緬邁復為客。
至愛孰能捨,名義來相迫。負德良不貲,輸誠靡所惜。
一木逢廈構,纖塵願山益。無力主君恩,寧利客卿璧。
去去榮歸養,憮然歎行役。
古人樂吏隱,所貴性有適。
著述本吾事,催科豈其職。
拙哉彭澤翁,惆悵為形役。
曉風吹花枝,曉雨濯花色。
裁綴為好春,天公不遺力。
啼禽強領解,對花語移日。
世事豈易料,搔首鬢毛白。
名園適幽爽,韶序屬芳淑。
主人雅好客,力能管風物。
酒如瀉江波,紫翠映華席。
我友不可揀,一一如珪璧。
遠者渺雲海,近者接肘腋。
能來共一醉,我亦有行役。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幽事隨去多,孰能量近遠。
陰沈過連樹,藏昂抵橫阪。石粗肆磨礪,波惡厭牽挽。
或倚偏岸漁,竟就平洲飯。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
餘年懍無幾,休日愴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駛,而無楫與舟。山農驚見之,隨我勸不休。
不惟兒童輩,或有杖白頭。饋我籠中瓜,勸我此淹留。
我雲以病歸,此已頗自由。幸有用余俸,置居在西疇。
囷倉米谷滿,未有旦夕憂。上去無得得,下來亦悠悠。
但恐煩里閭,時有緩急投。願為同社人,雞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羸形可輿致,佳觀安事擲。
即此南阪下,久聞有水石。拖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
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
亭亭柳帶沙,團團松冠壁。歸時還盡夜,誰謂非事役。
漢字役的釋義
役
(古文作役。會意。甲骨文字形,像人持殳擊人。本義:服兵役,戍守邊疆)
同本義 [serve in the army]
役,戍邊也。執殳巡行也。--《說文》
若起野役。--《周禮·遂人》
聽政役以比居州長。--《周禮·小宰》
行役之事。--《周禮·師田》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詩·王風》。鄭玄箋:「行役多危難,我誠思之。」
棄政而役,非其任也。--《國語》
又如:役夫(服役的人);役民(服役的人);役卒(服役的人)
役使,驅使 [use as a servant]
予造天役,遺大投艱於朕身。--《書·大誥》
又如:役車(供役用的車);役徒(服工役的人);
役yi
⒈戰事:戰~。
⒉從事軍務:兵~。預備~。現~軍人。
⒊使喚,驅使:~使。奴~。
⒋勞力,需要出力氣的事:勞~。
⒌舊時稱被役使的人:僕~。差~。衙~。
────────────────—
役yī 1.服兵役;戍守邊疆。 2.服兵役的人,士兵。 3.事。 4.戰役。 5.借指大規模的政治運動。 6.役使;差遣。 7.勞役;役作之事。 8.服勞役的人。 9.職任,職務。 10.充任;供職。 11.僕役。 12.門徒,弟子。 13.使被吸引而不由自主。 14.引申指牽纏,羈束。 15.營衛,保養。參見"役心"。 16.施行。 17.行列。亦指排成行列。《詩.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鄭玄箋:"役,列也。"孔穎達疏:"種禾則使有行列,其苗則穟穟然美好。"一說通"穎",禾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