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這村僧,百拙千醜。
用處顢頇,舉止磔鬥。
秉惡毒鉗鎚,碎情塵窠臼。
佛祖飲氣吞聲,魔外望風拱手。
有時漢語胡言,總當談玄說妙。
有時把拍板門槌,唱雲門曲合胡笳調。
有時指圓覺場作牛欄,有時喚普光殿為馬廄。
如斯孟浪為人,鈍置月林之後。
庭植何夭矯,蒼皮余雨溜。
本非尋常材,歲月方成就。
偉此蕭散姿,眄睞揖孤秀。
慕陶築斯亭,千載可同臭。
引杖步嘉蔭,攜書席永晝。
舒嘯一徜徉,清風滿懷袖。
更想五老峰,傑卓立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賓裾後。
雪調冰弦,十指纖纖溫更柔。
林鶯山溜,夜深風雨落弦頭。
蘆花岸上對蘭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
淚盈眸,江州司馬別離後。
我笑陶彭澤,門栽五株柳。
柳成復自號,清陰亦何有。
豈如兩分行,一徑入花藪。
白氈春盡時,青障雨晴後。
相見依然人似舊。比似年時較瘦。笑問平安否。不言低掩羅衫袖。便欲窗前推枕就。無柰紅*綠*。驚起空回首。半床斜月疏鍾後。
小園東,花共柳。紅紫又一齊開了。引將蜂蝶燕和鶯,成
陣價、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兒有。鶯共燕、契他拖逗。蜂兒卻入、花裡藏
身,胡蝶兒、你且退後。
萬紅暄晝。佔盡人間秀。怎生圖畫如何繡。宜推蕭史伴,消得東陽瘦。垂窄袖。花前鎮憶相攜久。淚裛回紋皺。好在章台柳。洞戶隔,憑誰叩。寄聲雖有雁,會面難同酒。無計偶。蕭蕭暮雨黃昏後。
其盛麗,生平思彷彿一言不可得。近年竊官於朝,久客輦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闋,以道京師兩城人物之富,四時節令之華,他日歸農,或可資間暇也。至順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畢,經營南歸,屬春雪連日,無事出門,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數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諧葉之。明日,筆之於簡,雖乏工致,然數歲之中,耳目之所聞見,性情之所感發者,無不隱括概見於斯。至於國家之曲故,乘與與居,與夫盛代之服食器用,神京之風俗方言,以及四方賓客宦游之況味,山林之士未嘗至京師者,正月都城寒料峭。除非上苑春光到。元日班行相見了。朝回早。闕前褫帕歡相抱。漢女姝娥金搭腦。國人姬侍金貂帽。繡轂雕鞍來往鬧。閒馳驟。拜年直過燒燈後。
大江之南英靈窟,瑰奇萬古輸不竭。
往年鼓柁窮壯觀,見公更覺人超越。
當時持橐趨明光,逕度蓬山跨奉常。
漢儀周典一朝重,斧藻皇度看翱翔。
只今自合補袞闕,元有胸中絲五色。
如何一麾渺江海,扶搖未嫌六月息。
此邦齊魯伯仲間,鄉來文物餘班班。
天遣儒宗作邦伯,風流正始應追還。
老稚何知但呼舞,平易近民吾父母。
梱愊無華兩京似,宴坐黃堂物安堵。
小人不識衡氣機,況知道學窮精微。
羲文孔聖演三畫,後來百代誰傳衣。
圖書不見出河洛,禹箕九疇那復作。
一時覆瓿笑迂闊,子雲太玄亦寂寞。
振起此學非公誰,心匠妙處璣衡齊。
定知數術本天授,無乃太一燃青藜。
早玄遺編當不朽,還許侯芭偉變否。
舊來嘗辱河南幸,從今肯在諸生後。
海棠花謝清明後。
余之別墅也。頃歲,余與古齊同在京師,而同有歸歟之思,逮茲而同如其志同樂也,作詞以道之,同一笑雲山家好,河水淨漣漪。茅舍綠蔭圍。兒童不解針垂釣,老翁只會甕澆畦。我思之,君倦矣,去來兮。也問甚野芳亭上月。也問甚太初巖下雪。乘款段,載鴟夷。興來便作尋花去,醉時不記插花歸。問沙鷗,從此後,
瞿曇出母胎,膽志大如斗。
方學小兒行,便作獅子吼。
水在湖,杓慶手,
乘時蕩向無何有。也勝雲門老古錐,
藥囊空掉喪車後。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歸時霜透。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雙雙行酒。歌聲此處,秋聲何處,幾度亂愁搔首。如何不寄一行書,有萬緒、千端別後。
我舟餘杭游,君為薊北驟。
我衣素染塵,君衣錦炫書。
江湖著閒散,郡國需雋茂。
才高真小武,儒腐乃大繆。
鞭鑲祖生先,策甘之反後。
人間無,天上有,
往往無人脫窠臼。四海娟娟洗玉魂,
九野茫茫白兔走。寒山子,
不關口,也落馬駒群隊後。
露下金盤濕星斗,池上烏啼千尺柳。
秋題未寫桐葉箋,春妝尚帶桃花酒。
十二簾開乞巧樓,小隊金針穿好手。
長生殿裡記恩私,夜半牽衣掛樓後。¤
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醜。
紫綬與金章,於予亦何有。
有時猶隱幾,答然無所偶。
臥枕一卷書,起嘗一杯酒。
書將引昏睡,酒用扶衰朽。
客到忽已酣,脫巾坐搔首。
疏頑倚老病,容恕慚交友。
忽思莊生言,亦擬鞭其後。
繩床不解雙足頑,藜杖易厭前庭慳。
茱萸顆小梅孕白,玳瑁文皺苔移斑。
一鐙左計坐北牖,萬騎縱獵思南山。
便呼滕六雨好雪,風捲閏郊無賸葉。
鞚飛轉旋疾於鷹,箭勁弓鳴獸旁截。
芳醪鮮肉娛賓友,撾鼓掁弦催舞袖。
橫行未絕五原邊,不死終歸三輔右。
望南再拜稱君壽,愚臣豈解酬恩厚。
古來相際必風雲,今日名王宜有後。
落落奇花未吐,離離瑤草偏幽。蓬山元是不知秋。卻笑人間春瘦。瀟麗寒犀麈尾,玲瓏潤玉搔頭。半窗晴日水痕收。不怕杜鵑啼後。
南山有臺,北山有菜。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
樂只君子,邦家之光。
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樂只君子,遐不眉壽。
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樂只君子,遐不黃耇。
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漢字後的釋義
後
(會意。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按從坐人,從口,與君同意。本義:君主,帝王)
同本義 [sovereign]
後,繼君體也。--《說文》
班瑞於群後。--《書·舜典》
允王維後。--《詩·周頌·時邁》
後王命塚宰。--《禮記·內則》
昔我先世後稷。--《國語·周語》
皇皇后帝。--《左傳·文公二年》
夏後皋之墓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後王(君王;天子);後帝(天帝;上帝);後夷(上古有窮國的國君);後辟(君主;帝王)
帝王的妻子 [empress;queen]
天子之妃曰後。--《禮記·曲禮》
帝嫡妃曰
後(後)hou
⒈跟"前"、"先"相對。
1指位置:~院。~方。屋~。
2指時間。晚些的,未到的:日~。~天。~來居上。
3指次序:最~三排。~五名。[後備]準備著備用的:~備隊。[後勤]
1軍事上指擔任軍需供給、醫療、運輸等任務。
2泛指總務工作。
⒉後代,子孫:~生可畏。她無~。
⒊君王的妻子:皇~。
⒋上古時稱君王:夏~。
────────────────—
後xiang 1.項。參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