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歲欲暮,駸駸春已迫。
出門尚誰思,悲歌遲來客。
客昔與我期,近在旦與夕。
如何事多迕,月滿且復魄。
悲風一夜起,落葉滿長陌。
女蘿雖有托,近亦辭松柏。
萬物會歸盡,人豈無終極。
而我與夫子,況皆年半百。
前途詎難知,玄發早已白。
若不數相過,蹉跎深足惜。
畏塗有千慮,勞生無寸隙。
唯余對酒時,暫作伸眉客。
妖姬雜睇笑,歡友連衿舄。
相逢判一醉,錢刀非所惜。
,而志意又同,以是交甚款。又畸思承得拜其兄今宣慰公於其家,公即歡然相接,傾倒如書。公時在京領漕運,明年為刑曹尚書。會夏暑,以恩例決諸司囚。敏中以御史公以秋官實同其事。旦夕相從者彌月,凡公之毅敏公恕,盡於斯得之,而情好益密矣。又再歲,思承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敏中為御史都司,歲余,謝病歸濟南。已而聞公由刑曹宣慰雲朔,又聞思承還京為冬官侍郎。今年癸巳夏六月,公復以宣慰來山東,常治益都,過濟南,顧敏中於陋巷,且致思承之問。凡與思承別蓋五年,而公則四年矣,陳契闊,甚相樂也。明旦,公已行矣,乃知公近有充閭之慶,則又喜焉,而獨恨不得為一賀也。十月,公以行部復過濟南,見公於皇華驛,退以鄙懷作樂府一篇獻於公,以發一笑,其亦古人所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十載京華,也曾是、飄零狂客。還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識。記得宣恩疏決日,柏台驄馬秋官筆。甚人生聚散等閒間,都難測。摩撫手,天西北。放浪跡,江湖國。忽高軒飛下,今夕何夕。頭上貂蟬看欲見,掌中珠顆今先得。暫放教、詩酒豁平生,公休惜。
僻性愛古物,終歲求不獲。昨朝得古硯,黃河灘之側。
念此黃河中,應有昔人宅。宅亦作流水,斯硯未變易。
波瀾所激觸,背面生罅隙。質狀樸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驚歎,不敢施筆墨。或恐先聖人,嘗用修六籍。
置之潔淨室,一日三磨拭。大喜豪貴嫌,久長得保惜。
城上一培土,手中千萬杵。築城畏不堅,堅城在何處。
莫歎將軍逼,將軍要卻敵。城高功亦高,爾命何勞惜。
中秋夜,圓轉魄,
東昇慢上露先濕。起清風,
明似雪,薄衣階下寒泉滴。
隨且情,何豁達,
五音罷去無蹤跡。星稀斗暗一寬窄,
桂華望處誰不惜。
長安古碑用樂石,蠆尾銀鉤擅精密。
缺訛橫道已足哀,況復鐫裁代磚甓。
有如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衣吁可惜。
太滇以西三巨石,錯列荊榛對孤驛。
文彩天開海岳圖,面面晶光盈十尺。
吁嗟此石生點蒼,雲誰置之古路傍。
停車顧盼日將晏,僕夫語罷泣數行。
往年天子新明堂,厥材萬國爭梯航。
燕山之石白勝玉,何求此物勞要荒。
守臣當日功名亟,檄書夜飛人屏息。
程途初不計山谿,男婦征傭無漢僰。
鞭石難尋渤海神,鑿山誰是金牛力。
那許終朝尺寸移,積屍道上紛如織。
中興令主堯舜姿,一葦聖德超茅茨。
天門萬里竟不知,幾使黔南無孑遺。
君不見旅獒古訓老臣策,枸醬雖甘亦何益。
三石砑風雨深,千載行人增歎惜。
瓊英輕明生,石脈滴瀝碧。玄鉛仙偏憐,白幘客亦惜。
老我愛窮居,蒿蓬荒繞宅。
與世罕所同,車馬絕來跡。
寓形天壤內,幾人年滿百。
顧獨守區區,保此堅與白。
若復不醉飲,此生端足惜。¤
萬木歸根,三冬拔翠,曉來梅萼輕坼。妒雪精神,清人氣焰,不許等閒攀摘。百花未發,獨佔得東君春色。庚嶺斜橫,秀孤芳,更妙機難測。西湖洒然至極。勝蠟黃愈增靈識。漏洩前村驛使,喜傳消息。解引詩人雅詠,對一枝金蕾,興自適。月浸寒梢,天香可惜。
我昔學詩未有得,殘餘未免從人乞。
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慚色。
四十從戎駐南鄭,酣宴軍中夜連日。
打球築場一千步,閱馬列廄三萬匹。
華燈縱博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疾。
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
天機雲錦用在我,翦裁妙處非刀尺。
世間才傑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
紅雲島。黃鸝曉。關情又是春歸了。愁如織。嬌無力。恨花填曲,怨感吹笛。惜惜。
玉頰映紅綃,才報東風消息。雖則清臞如許,有生香真色。相看動是隔年期,忍不飲涓滴。莫待輕飛一片,卻說花堪惜。
牆夫利口工噬膚,纖腰蠆尾不受驅。
不知一噤何所苦,拍拍攘攘歌且呼。
清晨出帷晝藏隙,正是袢蒸炎暑日。
但原涼風即日來,且為蒼生膏血惜。
夜來一過雨,萬紅不留跡。
草木是尋常,奈何春失色。
園林肯忍恥,人眼看不得。
向來傾艷時,天女幾奪織。
今朝有差事,泥土蒙文飾。
素花最後出,到骨是一白。
東官賞其韻,居然班十客。
著處合搖台,殘垣不三尺。
故家美風味,可憐六月息。
相逢各默然,笑口不得擘。
造化則劇耳,風簷重嗟惜。
甚天色。苦問桃紅李白。伊祈氏,沙際才歸,依約春回曉煙濕。老寒猶煞忒。景物。中年慣識。天應遣,雨洗風梳,柳睡花眠尚無力。名園謾他適。任黃四栽培,殷七奇特。一年好處須寒食。待花畔攜酒,酒邊索句,春餘太半未須急。記舊隱幽寂。我亦。幾時得。歸檢點苔封,評品梅格。教看林下休官一。與鶯花分界,漁樵爭席。撫松長嘯,芳菲事,盡渠惜。
我昔學詩未有得,殘餘未免從人乞;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慚色。
四十從戎駐南鄭,酣宴軍中夜連日。
打球築場一千步,閱馬列廄三萬疋;華燈縱博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疾。
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
天機雲錦用在我,翦裁妙處非刀尺。
世間才傑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
路傍逢古梅,元是舊相識。
花萼知幾多,萼萼相雇惜。
巍巍八仙壇,上有三醉石。
憐此高陽徒,如樂華胥域。
憔悴澤邊人,獨醒良可惜。
漢字惜的釋義
惜
(形聲。從心,昔聲。本義:哀痛,哀傷)
同本義 [be deep sorrow;be grieved]
惜,痛也。--《說文》
惜者,哀也。--《楚辭·惜誓序》
為陛下惜之。-- 漢·賈誼《論積貯疏》
惜其用武不終。--宋·蘇洵《六國論》
歲月為可惜。--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可惜(值得惋惜);痛惜(沉痛地惋惜);惜傷(哀傷)
珍惜,愛惜,重視而不糟蹋耗費 [cherish]
為天下惜死。--《呂氏春秋·長利》
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晉書·陶侃傳》
視之不甚惜。--宋·蘇洵《六國論》
臣輩惜程藝。--宋·王讜《唐語林·雅
惜xī
⒈重視,不浪費,不隨便丟棄:珍~光陰。愛~公物。
⒉同情,感到遺憾:憐~。太可~。
⒊哀傷,悲痛:歎~。哀~。痛~。
⒋吝,捨不得:吝~。~別。~指失掌。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