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人,梅下忽逢君。
共對鴉山月,如依雁蕩雲。
命奇星主棄,心白老天聞。
貰酒百耽飲,煩渠御瘴氛。
君之來兮殊廷,雷隆隆兮雨冥冥。
從天天吳兮罔象,紛萬怪兮如雲。
若有妖震奔沛,吹逆浪兮揚膻腥。
授天矛兮下討,披蒙霧兮祥氛。
閥閱榮誇俗,閨房秀出群。
得賢推淑女,有子賴嚴君。
台柏憂時譽,庭蘭奕世聞。
高名寫彤管,異代仰清氛。
先皇元豐未,極厭士淺聞。
只今舉秀孝,天未喪斯文。
晁張班馬首,崔蔡不足雲。
當令橫筆陣,一戰靜楚氛。
鄉國馳名幾十春,鳴皋一旦九天聞。
翔鸞棲棘曾為吏,金鼎調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獄厭云云。
詩名已是齊康樂,筆力何曾減右軍。
抗表忽然干鳳扆,拂衣殊欲謝人群。
都緣梁苑慷為賦,且免鍾山被勒文。
清夜獨吟牛渚月,高秋時望帝鄉雲。
鯉庭稟訓門逾盛,蘭畹傳芳氣益薰。
盡室遠依洪井側,直鉤猶釣楚江濆。
西山有樂應須鉺,待看蜺旌入紫氛。
萬國來朝歲,千年覲聖君。輦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
俯對朝容近,先知曙色分。冕旒開處見,鐘磬合時聞。
影動承朝日,花攢似慶雲。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旅悰牢落愴離群,疊翠樓前日漸曛。
金餅光茫升海月,玉龍鱗甲護霜雲。
星星淡火隨堤見,歷歷樵歌隔水聞。
馬足車音在何處,嶂南歧路鎖煙氛。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
朝日詔書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後,馬頭行處即長城。
朔方忠義舊來聞,儘是邠城父子軍。
今日兵符歸上將,旄頭不用更妖氛。
雲山日在眼,飛觀復看雲。
原似崇朝雨,飄揚靜世氛。
望覺林巒合,行知隴畝分。
轉亭橋跨壑,入寺閣連雲。
薪水僮奴事,經禪長少勤。
令人生愛敬,何止息塵氛。
噎鳩喚雨惱秋魂,唾手箋天恨少文。
捲去行雲宜有主,放行飛海恐成群。
濛濛遮眼尋山遠,點點送愁緣竹聞。
神女工夫遽如許,可能匝地洗妖氛。
胡床卯飲帶余酲,身世如天行白雲。
竹簡讀殘聊一歎,水覺燒盡更三薰。
癡心久絕臨淵羨,老手唯便植杖芸。
自有此生須自斷,豈能曲折問靈氛。
濟北甄神貺,河西濯錦文。聲應天池雨,影觸岱宗雲。
燕歸猶可候,羊起自成群。何當握靈髓,高枕絕囂氛。
溝水新傷摻袂人,何言便作死生分。
地中玉樹無期見,琴上牙絃忍再聞。
幾日離觴成漬酒,平時芳札代遺文。
東亭哭罷愁回首,落照銘旌隔野氛。
氣味閒中好,居疑與世分。
銷愁何用酒,娛意莫如文。
穴暝雲初上,山高日易曛。
近來心更靜,清絕洗妖氛。
誰信夔夔解感神,嚶嚶赤子母心熏。
為將一滴翻瓢水,散作千家舉臿雲。
大化無端長寂寂,眾形有欲自芸芸。
更須盡挽天河水,亟與三邊洗惡氛。
箕穎久淪沒,矯矯誰能群。
憶昔讓王者,高風殊可聞。
我懷在廖廓,思勒滄浪勳。
何時凌紫蹻,翛然絕塵氛。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
絕壁倚江濱,千峰帶夕曛。
斷岡余王氣,古鑊隱雷文。
滄海風煙接,高城鼓角聞。
上方蕭索盡,一塔出塵氛。
昨幸朋簪盍,還驚客袂分。
相望千里月,獨佔一溪雲。
高論無由款,新詩忽得聞。
羨君巖穴下,清坐絕埃氛。
漢字氛的釋義
氛
(形聲。從氣,分聲。本義:凶氣,古時迷信說法指預示吉凶的雲氣,多指凶氣 )
同本義 [ferocious look]
楚氛甚惡。--《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台不過望氛祥。--《國語·楚語》。註:「凶氣為氛。」
氛邪歲增。--《漢書·元帝紀》。註:「惡氣也。」
環顧國內,賊氛方熾。--孫文《序》
又如:氛慝,氛邪(邪惡之氣);氛厲(禍害之氣);氛霓(凶氣,妖氣);氛雜(雜亂之氣);氛穢(邪惡骯髒之氣);氛妖(妖氣)
泛指霧氣;雲氣 [fog;mist;thin,floating clouds]
氛霧冥冥。--《禮記·月令》
寒氛結為霜雪。--《素問·
氛、雰fēn
⒈氣。〈引〉情勢或景象:戰~激烈。團結友好的氣~。
⒉霧氣:寒~結為霜雪。
⒊
【雰雰】雪下得很大的樣子:雨雪~ ~(雨雪: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