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明深塢,微流咽斷橋。
牛童肩滯穗,汲婦抱遺樵。
誰謂居田賤,殊勝處富驕。
歸哉各其所,吾亦飫吾瓢。
本期同此臥林丘,榾柮爐前擁布裘。
何事卻騎羸馬去,白雲紅樹不相留。
明月嚴霜撲皂貂,羨君高臥正逍遙。
門前積雪深三尺,火滿紅爐酒滿瓢。
每見杭人說洞霄,恨無雙翼興飄飄。
恍觀石勢如蟠獸,靜聽泉聲若春韶。
既想洞天多窈妙,更知仙境絕塵囂。
官游到此勞人甚,準擬時來酌一瓢。
要地慵投刺,剛腸恥折腰。
舊山歸興切,殘日去程遙。
大野明殘燒,空江響落潮。
到時雲樹下,靜聽厭懸瓢。
尚疑櫻欲吐,已怪菊成漂。
紫莧凌風怯,青苔挾雨驕。
長閒故有味,多難自無聊。
牢落柴荊晚,生涯付一瓢。
少年從事霍嫖姚,來自楓林度柳橋。
金管別筵花灼灼,玉溪回首馬蕭蕭。
清風氣調真君輩,知己風流滿聖朝。
獨有故人愁欲死,晚簷疏雨動空瓢。
喚作成虧總雪消,等閒好惡任風飄。
齊侯自要乘千駟,顏子何妨飲一瓢。
庭樹已黃落,閉門俱寂寥。未知棲托處,空羨聖明朝。
酒醒鄉心闊,雲晴客思遙。吾徒自多感,顏子只簞瓢。
山寒未放春消息,獨把單醪慰寂寥。
書對聖賢為客主,竹兼風雨似鹹詔。
醉鄉城郭燈前到,愁賊戈予盞底銷。
野菜溪魚隨分有,不堪回首叫簞瓢。
春盡江天景寂寥,思鄉還共楚雲過。
林花經雨香猶在,堤柳無風絮自飄。
水國獨慚臨縣邑,煙郊爭合負漁樵。
青梅時節遲歸計,且逐餘芳殢酒瓢。
寂寂寥寥。灑灑瀟瀟。淡生涯、一味逍遙。傍臨谷口,斜枕山腰。有竹籬門,荊掃帚,草團標。寬布麻袍。大緒長條。拄一條、曲律籐梢。黃精自煮,蒼朮親熬。有瓦湯瓶,砂釜灶,葫蘆瓢。
西風鸞背彩旗搖,王母乘秋下九霄。
欲與阿彌增壽考,自斟綠醑溢銀瓢。
開牖依林樾,迢迢去市遙。
翠低承雨竹,綠碎受風蕉。
夕嶺還侵戶,春流欲斷橋。
主人緣愛客,時為出山瓢。¤
傾珍奉賓客,傲物去珥貂。
貴來不以屈,飲酒且逍遙。
黃金百鎰盡,左右無纖腰。
但存丹砂術,有道在一瓢。
扁舟乘興山陰道,春半園林雪未消。
便解貂裘從我在,小窗幽寂共簞瓢。
我昔攜家走,君曾掃榻招。
亂離心易感,生死義難消。
雅魄歸泉壤,潛光出市朝。
平生五字苦,寒淚灑山瓢。
寒氣薄衣絮,斜風雪亂飄。
山林俄失色,江海不行潮。
塞北氈車重,江南甲騎驕。
草堂亦幽致,冰凍滿詩瓢。
怎分曉。迷虛矯。愛戀家緣何日了。著塵囂。著塵囂。鐵做人從,遭他火院銷。猛悟無常非事校跳出凡籠搜密妙。樂逍遙。樂逍遙。坎虎離龍,降來入玉瓢。
遠寺有緇徒,慇勤久見招。
是日籃輿出,輕雨颯晨飆。
稽首謁佛像,焚香坐僧寮。
豈惟飯滿缽,兼有酒盈瓢。
吾兒適淮壖,送之梅市橋。
三年安得過,思汝雙鬢凋。
今年當代歸,秋色已蕭蕭。
迎汝不憚遠,夢泝錢塘潮。
人事不可料,邑民挽歸橈,郡牧部使者,交章聞之朝。
增秩復使留,此事久寂寥。
念汝未育子,大女方垂髫,小女聞學行,想像扶床嬌。
汝少知讀易,外物莫能搖,但願早舉孫,不必七葉貂;歸來郎罷前,相從樂簞瓢。
漢字瓢的釋義
瓢〈名〉
瓠的一種。也稱「葫蘆」 [gourd;calabash]
瓢,蠡也。從瓠省,票聲。--《說文》
瓢,瓠勺也。--《三蒼》
一瓢飲。--《論語》
又如:瓢冠(瓜瓢形的僧帽);瓢堂(簡陋的堂室)
用葫蘆干殼做成的勺 [gourd ladle]。如:瓢杓(剖開葫蘆製成的酒器);瓢壺(盛酒的器具);瓢把子(江湖黑話。土匪頭子);瓢簞(飲食只有一瓢水,一籃飯。比喻清寒窮困);瓢勺(把老熟的葫蘆剖成兩半所做成的勺子)
量詞。用以量水、酒 [gourd ladle]。如:一瓢水
瓢piao。原本是將瓢葫蘆對剖開所製成的舀取用具。後來也用木、金屬、塑料等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