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山茶冰雪中,東風得意試為容。
桃花笑日面皮破,柳葉抹煙眉暈重。
簾幕風前斜入燕,色香叢裡鬧團蜂。
湖山一夢殘燈火,西子當年熊正濃。
夢長隨永漏,吟苦雜疏鐘。
動蓋荷風勁,沾裳菊露濃。
未央月曉度疏鐘,鳳輦時巡出九重。雪霽山門迎瑞日,
雲開水殿候飛龍。經寒不入宮中樹,佳氣常薰仗外峰。
遙羨枚皋扈仙蹕,偏承霄漢渥恩濃。
草廬高臥對千峰,白眼能顧萬鐘。
仄席不因天子詔,藏詩未許世人逢。
輪子年社稷勳如立,歸老煙霞志會從。
五柳一鬆應好在,月明空自結陰濃。
春水明沙鳥,斜陽鋪綠茸。
墟遠笛聲亂,峰高霞影重。
飲謀青澗竹,坐記碧壇松。
莫道山中靜,鶯啼樹樹濃。
白頠出自吳女工,著來色與素體同。
舞時偏向江渚宮,長袖拂起微有風。
觴催管促四座中,攬裾徘徊慘曲終,玉階夜寒零露濃。¤
年年御焙試春風,白玉宮人折絳封。
疇昔飢腸知脫粟,即今老眼見翔龍。
笑持俊逸無雙句,去上東南第一峰。
卻倚柁樓搔短髮,回頭青闕五雲濃。
流年難駐且從容,莫厭多情事萬重。
深院晚因留客鎖,小欄春為惜花封。
家山久駐偷歸夢,庭檜清含入夜鐘。
更有薄游長記得,翠鈿遺處綠陰濃。
海岳庵頭積翠峰,蒼松兩兩似游龍。
要知米老騎綍去,誰把雲山寫淡濃。
簾額風微紫燕通。樓頭柳暗碧雲重。玉人爭勸玉西東。醉擁雕鞍金蹀躞,夜歸花院玉蔥蘢。歸心何事與山濃。
題遍朱簽棟宇充,燈窗長聽景陽鐘。
昏眵直要金篦刮,黎瘦都如飯顆逢。
文律自隨星斗變,月評應合士人從。
了無一事猶深鎖,辜負東籬菊品濃。
九月三吳樹葉紅,閩中渾未覺秋風。
上人忽動鄉關念,對客莫辭途路窮。
白髮豈無諸老在?青山還與舊時同。
到家檢點經行處,應喜庭松雨露濃。
懸巖小閣碧梧桐,似有人聲在半空。
百叩銅環渾不應,松花滿地午蔭濃。
白秫新收釀得紅,洗鍋吹火煮油蔥。
莫嫌傾出清和濁,勝是嘗來辣且濃。
夢覺號呼跌鷂風,忽驚膚粟似深冬。
淒涼斂白收紅後,賴有春醪琥珀濃。
西城永夜靈鼉鼓,北寺五更青石鐘。
九牧何時官事了,三英聊喜故人逢。
甲庚定處君無讓,蹀躞歸時我請從。
從卻睡魔通夕語,明窗茗粥不體濃。
誰謂雲中句,能移江上峰。
清飆隨玉楮,爽氣襲塵容。
劇暑嬰多病,嘉招恨未從。
眷言相與意,深荷故情濃。
路入青青數里松,上方樓閣一重重。
千尋練掛雙流瀑,六曲屏開四面峰。
幽鷺獨翹藏翠竹,啼猿相對答疏鐘。
留連不忍催歸騎,回首斜陽煙霧濃。
山家門徑鎖寒松,更向煙蘿第幾重。
幽鳥啼花歸舊谷,應龍飛雨過前峰。
分持皂蓋歌千騎。入冠黃扉祿萬鐘。
一見高吟重興感,清名長在木陰濃。
神交千古聖賢中,尚想銅山應洛鐘。
傾蓋十年唯子舊,知音一世更誰逢。
天如蟻磨駸駸旦,談似繰車亹亹從。
鄰榻鄧侯那不共,擁衾百首興方濃。
太一遊行遍九宮,世間無地可寬容。
坤維莫傍劍門閣,衡岳何依天柱峰。
睨柱儻能回趙壁,思鱸安用過吳松。
群羊競語遽如計,欲息兵戈氣甚濃。
漢字濃的釋義
濃
(形聲。從水,農聲。本義:露多)
同本義 [dewy]
濃,露多也。--《說文》
零露濃濃。--《詩·小雅·蓼蕭》
又如:濃濃(露多的樣子)
稠密;厚;多 [dense;thick;many]
濃霧半作。--《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那和尚生得濃眉大眼。--《兒女英雄傳》
又如:濃抹(厚施脂粉);濃福(厚福);濃煙;濃霧;濃繁(鬱鬱蔥蔥);濃圈密點(在文字旁加上許多圓圈或點。常以表示值得注意或精采之處)
特指液體或氣體中所含某種成分多。與「淡」、「薄」相對 [concentraed;thick;strong]
宵寒藥氣濃。--唐·李賀《昌谷讀書示巴童》
又如:濃咖啡;濃
濃(濃)nong
⒈含某種成分多,跟"淡"相對:~茶。~墨。
⒉深厚,不淡薄:~厚。~眉。興趣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