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鄭真谷,小小焦先廬。
借問貯何物,滿床皆隱書。
身入群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閒居。
不隨當世師章句,頗識揚雄善讀書。
欲輿梅為友,常憂不稱渠。
從今斷火食,飲水讀僊書。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夾溝欲插柳千株,繞捨先營五畝蔬。
供爨禦冬須次第,西歸新得務農書。
過門車馬誰曾入,塞路蓬蒿不復鋤。
雨漏日惟支敗屋,鼠余時自緝殘書。
抱琴曾北向,彈鋏復南圖。
李泌游衡岳,知章賜鑒湖。
柱頭仙是鶴,濠上子非魚。
此夜同聯鼎,他年莫寄書。
符離道士晨興際,華岳先生屍解余。
忽見黃庭丹篆句,猶傳青紙小朱書。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臬申禱訪精廬。
林回半隱翔鴛剎,野闊平飛畫隼旟。
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隨車。
先秋閔雨農心樂,宜在麟編直筆書。
天地之間猶有礙,江山酌酒尚無餘。
長裘短褐經行處,惟見龍蛇壁上書。
智巧役一世,往往悲古愚。
觸蠻榮利場,白日事浮虛。
情流失固有,意騖希本無。
相與龍斷登,獨不捷徑趨。
是非遂倒植,大道歸糊塗。
發憤中夜思,猶有未亡書。
雨挾潮痕漲具區,流渠決決繞幽居。
荷鋤日課都忘倦,抱甕天機本不疏。
且喜水平昌穀稻,莫教雷假介休車。
老翁飽外還多事,更把林間種樹書。
三著朝冠入上都,黃封頻醉渴相如。
馬慵立仗寧辭斥?蘭偶當門敢怨鋤?富貴尚思還此笏,衰殘故合愛吾廬。
燈前目力依然在,且盡山房萬卷書。
繞捨東風急,柴門靜掩時。
交情貧裡見,藥性病中知。
沉寂心當定,清羸步懶移。
呼童理書案,為管舊時書。
腦海時時翻滾,心苗日日乾枯。
昔年故我變今吾。
莫言今已老,不老更何如。
少歲沒曾掙扎,中年落得空虛。
斜陽冉冉下平蕪。
故人千里外,羞寄數行書。
莫去沙邊學釣魚,莫將百丈作轆轤。
清江濯足窗下坐,燕子日長宜讀書。
瑤室青編萬卷余,宮中誰道日閒居。
家臣昨夜長安去,猶向君王乞秘書。
為訪蓮花漏,因成玉版居。
攢峰開步障,古木架精廬。
將客青霞上,論文紫月餘。
一端蕭散意,猶作換鵝書。
靈隱前,天竺後,兩澗春淙一靈鷲。
不知水從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
無情有意兩莫測,肯向冷泉亭下相縈迴。
我在錢塘六百日,山中暫來不暖席。
今君欲作靈隱居,葛衣草履隨僧蔬。
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
錢塘東風萬人裹,沈家還見奇男兒。
沈家家住鴛湖曲,夜理漁絲朝采菊。
菊苦難餐魚又寒,彈出歌聲寄淒獨。
近來攜琴東海行,清音應滑如流鶯。
湖園日暖百花歎,彈徹滿樹春風生。
我不識琴識琴理,為君悲酸為君喜。
相逢正值酒錢空,徉狂攘臂紅塵市。
琵琶阮鹹休羨渠,相知豈須頻曳裾。
醉毛死久髯徐去,洗手空山修樂書。
漢字書的釋義
書
(形聲。從聿,者聲。聿,即筆。隸書省「者」成「曰」。《說文》:「書,箸也。」箸(著)即顯明。合起來表示用筆使文字顯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義:書寫,記錄,記載)
同本義 [write;take notes]
書,著也。--《說文》。按說文序云:「著於竹帛謂之書。」
五曰六書。--《周禮·保氏》
作書。上古以刀錄於竹若木,中古以漆畫於帛,後世以墨寫於紙。--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易之以書契。--《易·系辭》
書者,以筆畫記之辭。--《尚書序》疏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
書(書)shū
⒈寫,記載:~寫。奮筆疾~。大~特~。
⒉文字:讀其~。讀~破萬卷。
⒊信:家~。來~已收。
⒋文件:證~。決心~。倡議~。
⒌裝訂成冊的著作:~籍。著~立說。
⒍字體:楷~。行~。草~。
⒎《尚書》的簡稱。
⒏稱某些曲藝:說~。鼓~。
⒐[書法]
1漢字的書寫法則。
2漢字的書寫藝術,也省稱"書":~畫展覽。
⒑ [書簡]書信,信扎。
⒒[書香]舊時指先輩都是讀書的(人家):~香門第。
⒓[書蠹]又叫"蠹魚"。蛀書的蟲。〈喻〉死啃書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