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開青山橫屋頭,雨住流水漲門底。
南無家家觀世音,迴避不及鼻相抵。
非唯鼻相抵,亦乃同見同聞,
同嗅同舐,同身同意,
同得同智。果滿菩提圓,
華開世界起。
歲芳兮婉冉悲,江空兮蘭枻歸。
人嬋媛兮胡來遲,憺風魂兮佩誰思。
素衣兮儼黃裡,玉襦兮蒙翠被。
明波渟渟兮渺愁予,含香懷春兮中心苦。
昔遺褋兮今契闊,佇佳期兮窅修絕。
幻塵緣兮謇中憂,時既晏兮不可留。
汎雲軿兮水裔,糾予瑟兮難理。
人奚歸兮路蒼茫,湘有皋兮春綠起。
平生於二南,百過在芣莒。
不知孰舞蹈,但覺烏可已。
煌煌古人心,民與不死傳。
天和本發中,世味或食耳。
全明凋靡後,未造放蕩始。
折楊紛皇荂,敗素正堪紫。
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
天河儻可挽,舉俗快一洗。
不且尊杜黃,卿言尚予起。
雞本憚犧先斷尾,燕粗能巢聊葺壘。
漫郎無用卻歸來,得熟道傍真苦李。
誰家買田綠當戶,何人種花紅照水。
君詩讀罷已忘機,撲漉沙鷗隨處起。
危亭入幽深,正在修篁裡。
坐久寒逼人,暫來須索起。
兩崖十里蒼簋根,中藏一溪雲月髓。
嫩粉生香筍出林,老枝壓地花成米。
溪上老翁撐竹船,摘米炊枯弄清泚。
月下何人見往來,惟有山猿同坐起。¤
楊白花,風吹度江水。坐令宮樹無顏色,
搖蕩春光千萬里。茫茫曉日下長秋,哀歌未斷城鴉起。
著眼看,休比擬。
幾回拋向眾人前,八臂那吒提不起。
平湖渺渺澄寒水,孤舟靜泛清光裡。
卻慚未是狎鷗人,處處鳧鷖盡驚起。
一尊相遇春風裡。詩好似君人有幾。吳姬十五語如弦,能唱當時樓下水。良辰易去如彈指。金盞十分須盡意。明朝三丈日高時,共拼醉頭扶不起。
辟塵當以犀,濯纓當以水;龜堂一炷香,世念去如洗。
人生天地間,太倉一稊米,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孰能從我游,趺坐燔柏子;夜半清磬聲,悠然從定起。
不曾生,不曾死,
洞裡桃花紅照水。可憐開眼被渠瞞,
人間天上風波起。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天童大解脫門豁開。衲僧自已透,
乾坤無表裡。萬里清風八面來,
前樓後閣玲瓏起。
赤闌橋畔斜陽外,臨江暮山凝紫。戲鼓才停,漁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餘霞散綺。正銀鑰停關,畫船催艤。魚板敲殘,數聲初入萬松裡。坡翁詩夢未老,翠微樓上月,曾共誰倚。御苑煙花,宮斜露草,幾度西風彈指。黃昏盡也,有眠月閒僧,醉香遊子。鷲嶺啼猿,喚人吟思起。
漠漠煙生碧樹,溶溶水滿芳溪。東風吹濕落花泥。忙殺營巢燕子。百字詩慚我寄,一壺酒望君攜。休將閒事等閒提。且把眉頭放起。
銀床繞週遭,一規寒浸水。
試敲拄杖看,恐觸蛟龍起。
驅驅上南國,依約金張裡。
舊日三重階,風雨埋荊杞。
王山故無恙,流水猶未已。
幽幽樹底禽,哀歌為誰起?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雲裡。
東西互迎送,目盡三十里。
下有布金園,軒窗面流水。
上人富願力,物物盡經始。
莊嚴萬人緣,功就只彈指。
空齋了無事,鳴琴對清泚。
游魚應朱弦,萬籟入流徵。
我來不忍去,一聽賞幽耳。
雨余新月上,雲物紛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風坐中起。
方雨江流紅,示霜蘆花紫。
寂寂遠帆來,拍拍晴鷗起。
漢字起的釋義
起〈動〉
(形聲。從走,己聲。本義: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義 [stand up]
起,能立也。--《說文》
曩子坐,今子起。--《莊子·齊物論》
載起載行。--《詩·小雅·沔水》
請業則起。--《禮記·曲禮》
子墨子起。--《墨子·公輸》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夫起大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又
婦亦起大呼。
又如:起在(起來);起舞(起身而舞。歡欣的樣子);起坐(起立與坐下);起謝(起立謝過)
起床 [get up;get out of bed]
起視四境。--宋·蘇洵《六國論》
不敢同臥起。--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
起qǐ
⒈由臥而坐,由坐而立,由下而上等:~來。~床。~立。~伏。~勁。
⒉離開原來的位置:~去。~動。~貨。~釘子。
⒊上升,漲大:~飛。有~有落。發面~了。
⒋轉機,好轉的:~色。
⒌開始:~始。~點。從今天~。
⒍發動,發生:~兵。~疑。~作用。
⒎長出:~疙瘩。~疹子。
⒏草擬:~稿。~草。
⒐建造,創立:~住房。白手~家。
⒑量詞。指批、群、件、宗等:一~貨物。兩~隊伍。三~差錯。四~案件。
⒒〈表〉動作的趨向:提~。拿~。抱~。舉~。引~。問~。想~。
⒓跟"來"連用,〈表〉覺醒或動作開始:從夢中~來。打~鑼鼓來。
⒔跟"不"、"得"連用,〈表〉能或夠格:買不~。看得~。拿不~。用得~。經得~磨練。
⒕[起身]
1起床。
2動身,身體移動:明天~身去上海。~身讓坐。
⒖[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居有常(常:規律)。
⒗[起訴]向法院提起訴訟。
⒘[起哄]吵鬧,擾亂或盲目地跟隨別人叫嚷。
⒙[起義]
1發動武裝革命。
2脫離反動集團投身到革命陣營。駕機~義。⒚[起碼]最低的,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