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節,韶光映林樾。
垅上標墳人,眼中流出血。
生滅本無蹤,時人當自決。
君不見水潦曾經馬師踏,直至而今笑不徹。
萬木帶秋聲,古今念睽別。
我有贈行意,臨行為君說。
重巖休滯雲,遠水且觀月。
生生知不知,天風助清徹。
玄門尋,休胡覓。指汝等、修行端的。常清淨、意不浮游,保元精無失。煉陽魂,消陰質。兩眉間、神光飛出。通斗柄、斡轉天關,抱一輪紅日。棄凡情,歸真理。擊雙關、玄門高啟。吐神光、射透簾幃,現靈陽休體。金烏精,玉兔髓。晃乾坤、清華光*。紅窗*,炳耀圓明,照逢壺徹
一雙膝脛兩條鐵,一掬精神一團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鴛幃不把丁香結。
風吹香囊滿路香,知君也結欽山轍。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攜柏子禮孤雲,後來足跡遍江浙。
阿育王山倉廩空,百指張頤欲嚼舌。
延壽堂中幾病僧,囊無挑藥寒徹骨。
見君把個無孔笛,吹起還鄉曲一闋。
此來漳泉走一遭,龐翁猶在波旬滅。
拄杖挑起空中雲,缽盂漉上波心月。
默隨春色歸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洩。
遂邀君來香一爇,重把篇詩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籐條,選佛場中作英傑。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步程途猶自別。
恰似一壺冰,千古光瑩徹。
通身一穿金鎖骨,正眼觀來猶剩物。
縱使當機覿面提,敢保敢士猶未徹。
天上賜金奩,不減壑源三月。午碗春風纖手,看一時如雪。幽人只慣茂林前,松風聽清絕。無奈十年黃卷,向枯腸搜徹。
鼎俎既陳,豆籩既設。
金石在庭,工師就列。
備物有嚴,著誠致潔。
孝配文廟,禮以雍徹。
臘月一,雪凍草枯,
水寒冰結。黃河絕流,
虛空迸裂。若將此語定綱宗,
敢保老兄猶未徹。
鋸解秤槌渾似鐵,大愚老子重饒舌。
水流澗下太忙生,雲在嶺頭閒不徹。
玉猊香謾爇。歎瓶沈簪斷,紫簫聲絕。丹青掛寒壁。細端詳,宛是舊時標格。音容望極。奈弱水、蓬山路隔。似瑤林瓊樹,韶華正好,一枝先折。淒切。相思情味,鏡中綠鬢,看成華髮。臨風對月。空羅袂,搵清血。待隨群逐隊,開眉一笑,除你心腸是鐵。看今生,為伊煩惱,甚時是徹。
不見如來開祠訣,過現未來冤重疊。
罪性如空法亦然,罪法俱忘心瑩徹。
自招拔舌塵沙劫,沙界彌綸唯我舌。
未曾停歇說真經,惟願含靈皆廓徹。
鼎俎既陳,豆籩既設。
金石在庭,工師就列。
備物有嚴,著誠致潔。
孝配文廟,禮以雍徹。
水底泥牛嚼生鐵,憍梵缽提咬著舌。
海神怒把珊瑚鞭,須彌山王痛不徹。
夢破打門聲,有客袖攜團月。喚起玉川高興,煮松簷晴雪。蓬萊千古一清風,人境兩超絕。覺我胸中黃卷,被春雲香徹。
燎薌既升,炳膋以潔。
於豆於登,君蒿有飶。
紫幄熉黃,神其安悅。
將以慶成,薄言盍徹。
雨不來,旱彌烈。
草木枯,金石裂。
江流斷,井泉竭。
盡大地,生意絕。
東湖上,乾坤別。
最清涼,無惱熱。
優曇花正開,清香來不徹。
修真萬緣*。心地下、功夫要剛烈。育愚拙。放四大、自在安閒不*。志如鐵。強斬馬猿雙足折,罷顛劣、都收歸寂滅。八關六腑三宮,總和暢,萬神悅。龜息玄通無間,得澄湛子母,團圓交結。兩情洩。顯陽體、煉就飛行時節。意冰潔。造化真空歸物外,無為道、圓成還若缺。放開性月輝輝,貫乾坤徹。
真心徑寸,括太極分瑞,玄黃交結。造化中間消息聖,日月虎龍羅列。釜下紅光,勤交文武,進退依時節。烹成金蕊,密攢丹體冰潔。沖和國裡人安,天根默契,沉靜真如悅。珠鑒晶光牛斗射,耿耿清輝霜雪。萬劫雲收,多生塵*,心法渾雙滅。無言可說,慨然脫底明徹。
新羅別無妙訣,當言不避截舌。
但能心口相應,一生受用不徹。
漢字徹的釋義
徹
(形聲。從彳,甲骨文,從「鬲」(炊具)從「丑」(舉手),表示吃罷飯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說文》給古文增加了音符「彳」,變成了形聲字。本義:撤除,撤去)
同本義 [remove]
廢徹不遲。--《詩·小雅·楚茨》
司宮徹之士。--《禮記·燕禮》
徹筮席。--《禮記·士冠禮》
大夫無故不徹縣。--《禮記·曲禮》
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三家者以《雍》徹。--《論語·八佾上》
解車休馬,罷酒徹樂。--《淮南子·原道》
又如:徹案(撤去食案);徹坐(撤去座位);徹兵(撤軍)
拆毀;拆下 [dismantle]
徹
徹 che通;透:響~雲霄、~夜不眠。
【徹骨】滲進骨頭裡。形容程度極深。
【徹頭徹尾】從頭到尾;完全徹底。
────────────────—
徹(徹)che
⒈通,透,深透:~夜。~上~下。透~。寒風~骨。~頭~尾(從頭到尾,自始至終)。
⒉〈古〉通"撤":~退。~去。
⒊[徹底]也作"澈底"。根本的,透徹到底,沒有遺留:完全~底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