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結尾的詩全集,結尾是記的詩詞詩句,最後1個字記結尾的詩集大全

按結尾字查詢詩詞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城中醉人舞連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暫爾頹然似無事。

我生從來不解飲,終日騰騰少憂累。

昔年曾見樂全翁,自說少年飲都市。

一時同飲石與劉,不論升斗俱不醉。

樓中日夜狂歌呼,錢盡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誰謂兩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復飲,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萬法過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誰與言,欲言已似前生

我昔未第日,鄉間逢歲饑。

兩率閭裡人,相共行賑濟。

饑民僅得食,免困餓而斃。

及我登第後,被罪歸田里。

尋復拜召命,迤邐治行計。

忽見道途間,小兒有遺棄。

復自勸鄉邦,割己用施惠。

日飯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於時已麥熟,糧食相接濟。

我始趨行朝,蒙恩長宗寺。

初本不望報,人以為能事。

制司具切奏,還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適帥瀘水。

無戶備飯食,所濟俱用米。

聊捨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又以一千石,減價平行布。

每石減十錢,庶幾無湧貴。

更有不熟處,資簡澗川類。

計用減價糶,所祈均獲濟。

我非財有餘,但愍民不易。

一時所施行,樂為之識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壑竹破誤汝行。

削木為杖輕且好,道遠木折恐不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撞堅過嶮安能傷。

柳公雖老尚強健,閉門卻掃不復將。

知公足力無險阻,憐公未有登山侶。

回生四海性一身,袖中長劍為兩人。

洞庭漫天不覺過,半酣起舞驚鬼神。

願公此杖亦如此,適意遨遊日千里。

歸來倚壁示時人,海外蒼茫空自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遊戲。

明窗棐幾氎巾淨,竹爐柏子香雲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籐聯數紙。

當年意匠寄高遠,慘澹風雲生眼底。

穹巖怪石隨步奇,岳鬼蠻奴凜生意。

僧繇未貌錦幪像,道子曾罷長安市。

手攜貝多口忘言,瓶瑩琉璃瞻舍利。

或嘿或語或慈威,亦躡芒鞋將渡水。

天女獻供顏如蓮,結習自空花墮袂。

神閒態逸贊莫窮,墨妙筆精足珍秘。

蕭然著我巖壑中,雁蕩經行恍能識。

詩成倒挽兩龍湫。不用韓公為畫

無量壽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類。

勤修智者系心觀,諸佛現前同授

渡江天馬龍飛,翠華小住興王地。石城鍾阜,雄依天塹,鼎安神器。鳷鵲樓高,建章宮闊,玉繩低墜。望郁蔥佳氣,非煙非霧,方呈瑞、璇霄際。貔虎雲屯羽衛。壯金湯、更隆國勢。天驕膽落,狼烽晝熄,玉門晏閉。祗謁陵園,長安□遠,中興可冀。笑六朝舊事,空隨流水,千古恨、無人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堅竹破誤汝行。

削木為杖輕且好,道遠木折恐不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撞堅過嶮安能傷。

柳公雖老尚強健,閉門卻掃不復將。

公足力無險阻,憐公未有登山侶。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長劍為兩人。

洞庭漫天不覺過,半酣起舞驚鬼神。

願公此杖亦如此,適意遨遊日千里。

歸來倚壁示時人,海外蒼茫空自

目顧四方,指天指地。

獨弄單提,無是不是。

普請惡水驀頭澆,不忘靈山親受

釣月蓬閒,載詩卻向旗亭醉。翠蒲陰外。莫放雙鷗起。水佩仙裳,酒落煙雲意。來相試。玉綃新制。要寫蓬壺

漢江流入蒼煙,戍樓弔古臨無地。清霜初肅,鷹揚隼擊,青霄凌厲。新雁聲中,夕陽影裡,千崖秋氣。念東籬采菊,龍山落帽,風流在、尚堪繼。引滿松醪徑醉。誦坡仙、臨漳宵濟。茱萸細看,明年誰健,空悲身世。兒輩何知,更休說似,登山臨水。那紛紛毀譽,耳邊風過,我何曾

五柳成陰,三徑晚、宦游無味。還自歎、迎門笑語,久須童稚。歸去來兮尊有酒,素琴解寫無弦趣。醉時眠、推手遣君歸,吾休矣。富與貴,非吾事。貧與賤,寧吾累。步東籬遐想,昔人高致。霜菊盈叢還可采,南山依舊橫空翠。,但悠然、一點會心時,君須

漢家經略中原,上游眷此喉衿地。風行雷動,無前偉績,伊誰揚厲。玉帳籌邊,繡衣給饟,江上增氣。自武侯蛻跡,羊公緩帶,功名事、更誰繼。方□長驅萬里。笑談間、生擒元濟。非熊未兆,封留終在,同功異世。刻就豐碑,萬山直下,不須沈水。要追攀二雅,流傳千古,屬騷人

醉之鄉、其去中國,不知其幾千里。其土平曠無涯際。其氣和平一揆。無寒暑,無聚落居城,無怒而無喜。昔黃帝氏。僅獲造其都,歸而遂悟,結繩已非矣。及堯舜,蓋亦至其邊鄙。終身太平而治。武王得志於周世。命立酒人之氏。從此後,獨阮籍淵明,往往逃而至。何其淳寂。豈古華胥,將游是境,余故為之

濟南舊遊中,好學惟君耳。

君居面南麓,洶湧岡巒起。

我來輒解帶,簷下炙背睡。

煎茶倉梨栗,看君誦書史。

君歸苦倉卒,窗戶日摧毀。

遷居就清曠,改築富前址。

開畦得遺植,繞壁見題字。

雲山顧依然,簿領輒隨至。

思君猶未忘,滿秩行自棄。

爾來鉅野溢,流潦壓城壘。

池塘漫不知,亭榭日傾弛。

官吏困堤障,麻鞋污泥滓。

別來能幾何,陵谷既遷徙。

它日重相逢,衰顏應不

臥痾邊夏秋,爾來收藥喜。

群腴久嚼蠟,今始甘魴鯉。

自非天矜憐,安得吉祥止。

寄聲問何如,感此遠方弟。

炯然憂愛心,諄諄見詞旨。

兼饋藥籠珍,廢疾居然起。

末章悼飛蝗,佈陣長千里。

那知自北來,今亦遍苕水。

公田吏如虎,收拾無滯穗。

訴傷服大刑,遑哀室如燬。

古來此亂國,赤子先遭棄。

北橋千萬倉,何翅敖洛峙。

一粒不肯捐,肯念饑由已。

謹勿傳吾詩,隙間天螻

太湖嵌根藏洞宮,槎牙石生奫淪中。

波濤投隙漱且囓,歲久缺罅深重重。

水空發聲夜鏜鈶,中有晴江煙嶂疊。

誰歟斷取來何時?山客自言藏奕葉。

江上愁心惟畫圖,蘇仙作詩畫不如。

當年此石若並世,雪浪仇池何足書?

我無俊語對巨麗,欲定等差誰與議?

直須具眼老香山,來為平章作新

清波映文石,置此亦奇事。

年年上巳時,聊將姓名

頭圓象天,足方象地。

耳朵聞聲,鼻孔出氣。

馬駒踏殺天下人,瞎驢不受靈山

由晉以至唐,幾人作文字。

前有酒德頌,後惟醉鄉

游絲百尺飛到地,野蝶尋春有狂意。

一番輕雨洗梨花,啼出玉真無限淚。

老夫不入少年場,直向南軒亭午睡。

覺來歷省夢中事,卻憶邯鄣枕中

記字的解釋

漢字記的釋義

(形聲。從言,己聲。本義:記住)

同本義 [remember;bear in mind]

記,疏也。--《說文》

記,識也。--《廣雅》

記有成。--《禮記·內則》

記間之學。--《禮記·學記》

凡所經履,莫不暗記。--《後漢書·應奉傳》

常記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夢令》

吾記天聖中。--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望中猶記。--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又如:記混了;記錯了;切記;牢記;銘記;記不清;記省(回憶,記憶);記心(記在心上,常用於叮囑);記念(掛心;惦念);記憶(記在心裡)

記載,記錄 [record;write down]

記,書也。

記ji

⒈思念,把所見、所聞等事物保持在腦子裡,跟"忘"相對:惦~。牢~。~性強。~得住。

⒉用文字寫下來:~賬。登~冊。~錄(也作"紀錄")。~要(也作"紀要")。

⒊描寫事物的書、文章或文體:~載。~述。筆~。雜~。旅遊~。大事~。《岳陽樓~》。

⒋印章:圖~。戳~。

⒌標誌:~號。暗~。

⒍量詞:他挨了兩~耳光。

⒎[記者]為報、刊、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等,做採訪報導工作的人員。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