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把似每時庭院,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漏通曉,燈收市,人下棚。中山鐵馬何似,遺恨杳難平。一落摻撾聲憤,再見大晟舞罷,樂事總傷情。便有塵隨馬,也任雨霖鈴。
客從東南西,遺我古鏡屏。
圓明絕點滓,表裹無遁形。
雲是舊太守,思之我為銘。
吾惛不能進,何敢陳諸庭。
我聞生民初,五常具函靈。
器質欠推廣,物慾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遠何能聽。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靜如晝有夜,動若渭流涇。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熒。
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屬宰制,萬化隨指令。
留之千百載,猶足存典刑。
余心豈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聖敬主,丹書刻方欞。
近者摩鏡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義堂,與世猶說鈴。
華清宮裡打撩聲,供奉絲簧束手聽。
寂寞鑾輿斜谷裡,是誰翻得雨淋鈴。
翦翠衫兒穩四停。最憐一曲鳳簫吟。同心羅帕輕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春思悄,晝窗深。誰能拘束少年心。鶯來驚碎風流膽,踏動櫻桃葉底鈴。
世事如塵掃又生,梧窗終日坐冥冥。
有時飲罷卻行樂,立看風吹閣上鈴。
秋夜坐來清,禪房靜掩扃。
希賢思益語,愛國讀忠經。
香篆行微蚓,燈花落小螢。
西風憐寂寞,一曲奏簷鈴。
望郎臨古郡,佳句灑丹青。應自丘遲宅,仍過柳惲停
封來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聞仙訣,臨川得佛經。
朝吟支客枕,夜讀漱僧瓶。不見銜蘆雁,空流腐草螢。
土宜悲坎井,天怒識雷霆。像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補羸貪紫桂,負氣托青萍。萬里懸離抱,危於訟閤鈴。
老嬾開編早欠伸,強搔短髮照青熒。
齏鹽二十年前夢,尚想長廊撼夜鈴。
懶觀南土化,歸勒北山銘。
蠟屐乃相過,巾車何不停。
復回千里駕,去食五侯鯖。
想見知君到,傳呼合下鈴。
雨聲鳴棧不堪聽,盡日穿雲上杳冥。
羯鼓催花渾不記,曲中空唱雨霖鈴。
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悉帶鈴。
霏霏風送鐸悲鳴,大駕南巡宿上亭。
驚起三郎魂欲斷,梨園猶唱雨淋鈴。
老至渾亡舊所經,漫嗟古屋暗丹青。
庭空廢掃蒼苔長,時聽風拋柏子鈴。
太乙天皇謁紫清,翠娥百萬擁雲軿。
當時不合抬頭看,忽見天丁叱火鈴。
投曉理竿枻,溪行耳目醒。
蟲魚各蕭散,雲日共晶熒。
水荇重深翠,煙山疊亂青。
路回逢短榜,崖斷點孤翎。
叢薄開羅帳,淪漪寫鏡屏。
疏籬窺窅窕,支港泛笭箵。
遠漵依微見,哀猱斷續聽。
夢長天杳杳,人遠樹冥冥。
旅思搖風旆,歸期數月蓂。
何時燃蜜炬,復聽合前鈴。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幾迴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蜀弦秦柱不關情,盡日掩雲屏。已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
東風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
出山道士在家僧,晚誦儒書早佛經。
灰燼此心猶木偶,掃除往事送芻靈。
花邊過客蜂旁午,溪上良時鷺適叮
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盤盂可次金鈴。
敕額雖存屋半傾,爐香無主佛無靈。
豪家不管空門事,日夜西風語塔鈴。
風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漢字鈴的釋義
鈴
(形聲。從金,令聲。本義:金屬製成的響器。又為打擊樂器。形似鍾而小)
同本義 [bell]
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周禮·春官·巾車》
又如:鈴杵(一種有柄的鈴);鈴語(風鈴的聲音);鈴鐸(掛在樓閣寺院簷角的鈴);鈴鐺壽星(小兒帽子及手鐲上的點綴飾品。壽星釘於帽上,鈴鐺掛於鐲上,因此用於譬喻一切零星的點綴物品)
鈴的鳴響或聲音,可作為信號 [the tinkle of bells]。如:上、下課鈴
鈴狀物 [anything in the shape of a kell]。 如:鈴柝(打更用的梆子);棉鈴; 槓鈴
鈴ling
⒈金屬製成的響器,中有小錘,振動發音:車~。電~。打~。
⒉像鈴狀的東西:啞~。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