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結尾的詩全集,結尾是吐的詩詞詩句,最後1個字吐結尾的詩集大全

按結尾字查詢詩詞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將軍年少時,束髮在行伍。

西方頃多事,二十勇如虎。

一身殆百戰,手足瘡四五。

征行久邊戍,肯憚服役苦。

西陲五十郡,一一經險阻。

一官三十年,銖積僅如許。

我聞中興後,卷甲久未舉。

宿將零落盡,屈指不可數。

政恐據鞍者,驕懦如嬰乳。

時平偶無事,酒肉而子女。

問之行陣事,縮頭而栗股。

有如將軍乎,少小服軍旅。

金瘡歷歷在,末老勇亦賈。

抵掌談世事,忠憤氣如鼓。

願欲奏君王,臣不知死所。

輕舟明月夜,慷慨聞奏語。

釃酒誓長淮,有力期共努。

歸去覲前旒,此懷須盡

昨夜東風多,花神莫之御。

玉立對幽人,士分心情

乘輿晚出溪,雨雪暝前路。

遂違青山期,系船溪邊樹。

柔櫓時一鳴,歸漁投凍浦。

晤言夜未央,蕭蕭燭花

三更月暈合,定知明日雨。

開門已蕭颯,寒氣侵庭宇。

東風變淒凜,閉戶思室處。

賴茲尊有酒,細酌供燕語。

斗杓行指卯,雖寒能幾許。

惟應園林好,新霽千花

浮龍倚長津,參錯走洲渚。

蒼梧雲正愁,初日翳復

桃花水,榆莢雨,

一點忽來,千花競

破昏衢。地雷震動山頭雨。黃芽長、白雪飛舞。露灑瓊漿,瑞草滿園圃。玉蕊紛紛,金花綻

良友間何闊,春事遽如許。

勞君下鷗沙,一葉系春渚。

昨夢墜前世,再見欣欲舞。

聊呼花底杯,酒麵點紅雨。

狂歌謝貫珠,清論雜揮麈。

驪駒未可歌,妙句須君

青熒鬼火動,不悟前山雨。

昏徑梟鳥鳴,獨行毛髮聚。

桷葉枯綴林,風動疑有虎。

低迷薄雲開,心喜淡月

雪霽千巖,春回萬壑,和氣如許。今古稽山,風流人物,真是生申處。兒童竹馬,歡迎夾道,爭為使君歌舞。道當年、蓬萊朵秀,又來作蓬萊主。一編勳業,家傳幾世,自是赤松仙侶。青瑣黃堂,等閒遊戲,又問乘槎路。銀河耿耿,使星今夜,應與老人星聚。要知他、秋羹消息,早梅初

班荊傾蓋當時事,回頭屢更寒暑。倦翼才還,蒼顏易得,零落江陵千樹。相逢冷署。且莫訝儒冠,解將人誤。計我生朝,采箋新調映紅炬。投閒誰道太早,人生行樂耳,何地非旅。綠暗書眸,紅生醉臉,聊對簷花細雨。移尊共語。問何日扁舟,嫩荷香處。坐待蟾光,四更猶未

奕奕高祠,有嚴毖祀。

禮和孔宣,燔燎斯暨。

帝心肅祗,天步旋止。

熙事既成,永膺蕃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

太常墨莊家,帝命分竹五。

扶搖負勁翮,巨浸落雙櫓。

誰能極所至,千里看舉武。

紛紛轓兩朱,局局印一組。

世無元道州,萬物氣不

一生食太倉,蠹耗均雀鼠;雖雲久置散,饑飽尚撐拄。

兩年失微祿,始覺困羈旅。

傾身營薪米,得食已過午。

人觀不堪憂,意氣終自許。

藜羹若大庖,草廬如萬矗

平生師顏原,本自藐晉楚。

悠然臥北窗,殘燈翳還

碬鐵當用椎,析薪當用斧。

拔蓼而植荼,去辛還得苦。

峨峨九陽門,衛以豹與虎。

微微螻蟻忱,鬱鬱不得

結廬江上樓,江雲日為侶。

江山相掩映,清輝滿庭戶。

沙暝見歸禽,潮回聞去櫓。

落景一簾風,殘雪半江雨。

中餐嗓雲蔡,午坐烹茶乳。

少室傅花旨,南華齊物語。

隱幾賾淵源,篆香隨玉塵。

愛此坐忘歸,東峰月華

屹削厥方,風雲斯所。

險邑有宮,侐侐俁俁。

清酤在尋,錄眷在下。

於俎獻兮,則莫我

玄暉工畫山,最識山之趣。

每言籠朝雲,乃是奇絕處。

君家結幽亭,兩峰正當戶。

窣堵冠其巔,雲中雙筆露。

宗老為扁名,得自昌黎句。

相當卷書坐,堝篪遞吟賦。

是時神宇泰,白雲未飛去。

滃然截山腰,素練初橫布。

須臾朝陽升,景象幾更互。

盤旋宛游龍,披離擘輕絮。

春澌苒而泮,青煙惟一縷。

霏微辨岡巒,歷落分島嶼。

露晞如膏沐,蒼翠盡還故。

松針與篁叢,貫穿珠無數。

應接良不暇,詩料亦既富。

只憂紅塵生,分我淡思慮。

更須清夜來,四更看月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

苦熱念西風,常恐來無時。

及茲遂淒凜,又作徂年悲。

蟋蟀鳴我床,黃葉投我幔

窗前有棲鵩,夜嘯如狐狸。

露冷梧葉脫,孤眠無安枝。

熠燿亦求偶,高屋飛相追。

定知無幾見,迫此清霜期。

物化逝不留,我興為嗟咨。

便當勤秉燭,為樂戒暮遲。

海風東南來,吹盡三日雨。

空階有餘滴,似與幽人語。

念我平生歡,寂寞守環堵。

壺漿慰作勞,裹飯救寒苦。

今年秋應熟,過從飽雞黍。

嗟我獨何求,萬里涉江浦。

居貧豈無食,自不安畎畝。

念此坐達晨,殘燈翳復

吐字的解釋

漢字吐的釋義

吐〈動〉

(形聲。從口,土聲。本義:東西從口腔中湧出)

同本義 [spit]

吐,寫也。--《說文》

柔則茹之,剛則吐之。--《詩·大雅·烝民》

然我一沫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史記·魯周公世家》

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韓愈《元和聖德》

機發吐丸。--《後漢書·張衡傳》

與風水相吞吐。--宋·蘇軾《石鍾山記》

又如:吐氣納元(道家的一種練功修身之法。吐、納是我國古人的一種養生之術);吐信(吐舌頭);吞吐(吞進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裡食物)

口說,陳說 [tell]。如:吐屬;吐決(發表言論,斷定事理);吐款(說出款曲。

吐tǔ

⒈使東西從嘴裡出來:~出。~痰入盂。

⒉說出,發表:~露。~辭。該~真情。

⒊開放,出現:棉花~絮了。家蠶~絲了。心喜談月~。

────────────────—

吐tu嘔:嘔~。上~下瀉。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