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豈無兄弟親,氣合行須同父母。
相逢坐語忽移時,不覺朝餐輒過午。
品評人物妙雌黃,議論邦家人覼縷。
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憤填膺欣欲吐。
字字珠璣落齒牙,篇篇錦繡裁胸腑。
已驚大敵森戈矛,端笑羸師臥旗鼓。
憐君風韻過諸王,顧我才情非小杜。
何當再訪南歸僧,不恥更問西來祖。
欲登塔級挽晴雲,更試茶甌潑新乳。
平生識面有千百,屈指論心無四五。
偶然流水遇知音,為抱焦桐弄宮羽。
上帝設號令,隱其南山下。
震發固有時,曷常事憑怒。
春以動含生,夏以奮風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黃厚土。
我今來江南,歲歷惟建午。
如何小雪前,向曉疑鳴釜。
蛟蛇龜蟲厄,鱗裂口塊吐。
蝦蟆不食月,深窟僵兩股。
天公豈物欺,若此汩時序。
或言非天公,實乃陰怪主。
嘗觀古祠畫,牛首椎連鼓。
墨雲雜狂飆,相與為肺腑。
是不由昊穹,安能順寒暑。
吾因考厥事,復以驗莽鹵。
市井欺量衡,定知不活汝。
元惡逆大倫,勿加霹靂斧。
此豈曰無私,故予未所齲
必恐竊天威,似將文法侮。
焉顧五行錯,詎畏萬物睹。
欲扣九門陳,恨身無鳥羽。
無由且祝綿綿恨似春蠶緒。見來時餉還須去。月淺燈收,多在偷期處。今夜掩妝花下語。明朝芳草東西路。願身不學相思樹。但願羅衣,化作雙飛羽。
我傷天缺無人補,四海嬰兒失其母。
北人躍馬渡黃河,請和使者空旁午。
二君北去宗族從,國祚千鈞垂一縷。
天心保趙有真孤,重雲翳日今復吐。
萬姓謳歌子啟賢,沈痛脫然離肺腑。
聞招賢士築層台,更納直言懸諫鼓。
彌縫輔贊要真儒,相國豈無房與杜。
中興之主信非常,睿武英明如太祖。
巍巍虞舜有重瞳,穆穆文王生四乳。
鑾輿若返天下安,未說登三並鹹五。
咄嗟廟堂不須憂,行看兩陛舞干羽。
金木水火土,大蟲元是虎。
堪笑李將軍,藍田空沒羽。
少年輕遠行,易發同爾汝。
紅顏望中老,離恨尚如許。
妾身異金石,更涉幾寒暑。
長天誰雲廣,不見收墮雨。
愁來津頭望,信絕不得渡。
鄰婦念幽獨,艇子隔溪語。
落日下空江,修煙淡晴渚。
流恨滿春風,西飛數歸羽。
天涯目斷江南路。見芳草,迷風絮。綠暗花梢春幾許。小桃寂寞,海棠零亂,飛盡胭脂雨。子規聲裡山城暮。月掛西南夢迴處。滿抱離愁推不去。雙眉百皺,寸腸千縷,若事憑鱗羽。
營丘之下,有宅有田。
梨棗兮觴豆,耘耔兮為年。
鶪棲塒兮羊豕在牧,課兒子兮蓺松菊。
炙背兮牆東,夢覆舟兮濤且風。
洋之回兮可以駕,孫甥扶輿兮父老同社。
洋之水兮可以舟入,鷗鳥兮與之遊。
一世兮蜉蟻,桑榆兮憖可收。
從此休兮,公誰黃發之休。
偉長松兮臥龍蛇,閱千歲兮不改其柯。
震雷不驚兮,誰欲休之以蜩蛭。
下有錦石兮可用杯勺,雲月供帳兮萬籟奏樂。
石子磊磊兮澗谷縱橫,春月桃李兮士女傾城。
時雨霖兮忽若海潦收,無事兮我以觀萬物之情。
兒時所蓺兮桃李纖纖,隨世風波兮吹而北南。
昔去兮拱把,今歸兮與天參。
與古人兮合契,樹如此兮我何以堪。
鴻冥冥兮或在洲渚,有心於粒兮弋者所齲
飛冥冥兮渺萬里而絕,去藪澤之羅者兮官予落羽。
隨物現處,廓清軍宇。
不動神情,氣蠶項羽。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樹枝折。
百鳥無食東西飛,中有旅雁聲最饑。
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騰空飛動遲。
江童持網捕將去,手攜入市生賣之。
我本北人今譴謫,人鳥雖殊同是客。
見此客鳥傷客人,贖汝放汝飛入雲。
雁雁汝飛向何處?第一莫飛西北去。
淮西有賊討未平,百萬甲兵九屯聚。
官軍賊軍相守老,食盡兵窮將及汝。
健兒飢餓射汝吃,拔汝翅翎為箭羽。
羅浮暮。青松林下相逢處。相逢處。縞衣素袂,沈吟無語。行雲飛入瑤台路。夢迴飄渺香風度。香風度。參橫月落,幾聲翠羽。
融融暑未闌,悄悄夜方午。
命駕聊叩門,尋幽得茲土。
俯矚但蒼茫,前瞻何鹵莽。
萬籟正虛無,群生各安堵。
蟬嘯作笙簫,蛙鳴當鐘鼓。
鳧舄政參差,詼諧懼狎侮。
豈惟冠蓋傾,已覺肝膽吐。
坐久隱奔雷,天邊垂密雨。
疏木列賓朋,眾峰自臣主。
螢火落明星,爐煙裊青縷。
那能勝酒杯,所欣瞻德宇。
高歌屢激昂,失喜或俯僂。
蕭颯濯塵襟,清虛湛靈府。
快如仙爪爬,酒若頭風愈。
須臾出金盤,照曜開玉戶。
映浪雜瓊瑰,穿簾間璧組。
斯游豈前謀,後會人逆數。
歡餘岸綸巾,語約揮松塵,
可能伴雞棲,亦復隨蝶栩。
廣寒會可升,試為刷翎羽。
洙泗諸公游,參實少且魯。
誰知一貫學,其進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細兒黠,往往車上舞。
後生識取捨,百不能四五。
子兮何為者,獨行事踽踽。
嗟我離師友,歲月漸莽齒。
子辱從之遊,未必免聾瞽。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
藜羹共脫粟,本不計客主。
親年當喜懼,藥裹屬覼縷。
勞子辭我去,天寒無乃苦。
滁陽賢太守,豈弟民父母。
青山照城郭,廣廈庇風雨。
子往事佔畢,可但費樽俎。
窗明棐幾淨,堅坐勿規戶。
交情貴膽肝,師道在規矩。
何妨坐椎鈍,未可心媚嫵。
萬里須堅車,百步要疆弩。
書來說新功,吾欺俟習羽。
未過蔣山關,須過蔣山關。
過得蔣山關,呼喚不回,
牢籠不祝平地鼓洪波,
青天撒白雨。石田笑嘻嘻,
未敢輕相許。射虎不真,
徒勞沒羽。
幽叢鳴姑惡,高樹號杜宇。
驚回千里夢,聽此五更雨。
展轉窗未明,更覺心獨苦。
天涯懹故人,安得插兩羽!
形若性,皆天與。
常用汝,不為虎。
非詩苦,瘦如許。
以貌取,失子羽。
春欲暮,
滿地落花紅帶雨。
惆悵玉籠鸚鵡,
單棲無伴侶。
南望去程何許?
問花花不語。
早晚得同歸去,
恨無雙翠羽。
懸淚三年成覓汝,猶及撫棺依佛所。
須臾邪許響荒山,漆光搖搖濕寒雨。
夙收靈氣指埋骨,臨穴四擁巖巒舞。
我老亦無世可托,偕亡羨此一抔土。
月夜魂出唱新詩,草根和以蟲聲苦。
更待拱柏啼翠羽。
出郭天氣陰,驅車日亭午。
漫漫山中雲,猶作衣上雨。
仙山八百里,勝概隨步武。
稽首金地尊,棲心玉京侶。
浮空方廣寺,樓殿若可睹。
石樑瀉懸流,下有老蛟怒。
我來淨焚香,千花發茶乳。
擬訪林下仙,飛來但金羽。
刺桐城邊桐葉飛,刺桐城外行人希
客來別我有所適,問客此去何當歸。
林卿妙齡才秀髮,胸中萬卷湧溟渤。
家聲合沓蓋九州,裡第嶙峋表雙闕。
劫來試吏天南方,驥縶焉能騁所長。
梅仙脫身東市卒,杜老落筆中書堂。
傳道淮壖減豺虎,政須禮樂事明主。
之子軒軒霄漢姿,好向春風刷毛羽。
漢字羽的釋義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羽毛形,即鳥的長翎形。「羽」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羽」的字多與羽毛有關。本義:鳥毛,特指鳥的長毛)
同本義 [feather]
羽,鳥長毛也。象形。--《說文》
羽蟲三百六十,而鳳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教羽舞。--《周禮·舞師》
初獻六羽。--《左傳·隱公五年》
染羽。--《考工記·鍾氏》
劍盾為羽旗,車為龍旗。--《墨子·旗幟》
又如:羽葆鼓吹(儀仗樂隊);羽葆翠蓋(以翠羽連綴為飾的華麗車蓋);羽葆花旌(儀仗旗幟);羽儀廊廟(指受到朝廷重視,其德行為滿朝文武之楷模);羽旆(用羽毛裝飾的旌旗);羽
羽yǔ
⒈鳥翅膀上的長毛:~翼。〈引〉鳥或昆蟲的翅膀:振~飛翔。泛指鳥的毛:~毛未豐。
⒉鳥類的代稱:奇禽異~。
⒊〈古〉箭上的羽毛:箭~。〈引〉箭:負~從軍。
⒋〈古〉五音(宮商角徵~)之一,相當於簡譜的"6"。
────────────────—
羽hu 1.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