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書歸去饗梅花,底事霏英故故斜。
約住忙中千里鶴,羨渠如意兩歸雅。
家中見雪念為客,客裡觀梅不似家。
園樹暫時相鬥白,明朝休向我儂誇。
水中兼木末,相擬有嘉花。
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涉江從楚女,采菊聽陶家。
事與離騷異,吾將搴以誇。
笄珥初歸室,繅紉共起家。
清風依玉樹,和氣茁蘭芽。
送子歸黃壤,收名入白華。
大書彤史上,誰謂過於誇。
纏居原不見紛華,矮屋疏籬只一家。
雪後松筠初換葉,春深桃李自開花。
讀殘青竹無人到,覽罷黃庭已日斜。
此道已來成寂寞,似君端合向人誇。
近來不貴蜀吳茶,為有東溪早露芽。
二月製成輸御府,經時猶未到人家。
太官供罷頒三吏,東合開時詠九華。
從此閩鄉益珍尚,佳章奇品兩相誇。
今日溪雲迷小槎,層層錦浪映晴霞。
須臾直至前村去,遙望群峰真可誇。
陰崖虎豹露須牙,元是枯槎著蘚花。
不向明堂支萬祀,玄冬苦節未須誇。
遊觀須知此地佳,紛紛人物敵京華。
林巒臘雪千家水,城郭春風二月花。
彩舫笙簫吹落日,畫樓燈燭映殘霞。
如君援筆直摹寫,寄與塵埃北客誇。
盪寇將軍後,唐朝李郤家。
綠華雙薦者,況復古今誇。
秋林半丹葉,秋草多碧花。
隔山五六里,臨水兩三家。
罾魚與伐荻,各自有生涯。
平池散雁鶩,繞捨栽桑麻。
客至但舉手,土釜煎秋茶。
城中不如汝,切莫慕浮誇。
谷雨已過又梅雨,故山猶未致新茶。
清風兩腋玉川句,三百團應似太誇。
楊鹽金勝賀鹽家,賜湖豈比賜書華。
迴環自辟三三徑,頃刻常開七七花。
門外有田聊伏臘,望中無處不煙霞。
卻慚下客非摩詰,無畫無詩只謾誇。
城南陋巷居新僦,綠竹移來幾個斜。
叢桂山中招舊隱,讀書堆裡認君家。
蜀人謾詫文園賦,吳市爭看衛玠車。
斷簡味腴如啖蔗,虎頭癡絕至今誇。
才到松陵即是家,滿堂佳客滿園花。
看花揖客須清賞,休向人間俗子誇。
已分都將命乞花,恩多成怨莫傷嗟。
玉容紅淚猶堪憶,織手拳頭盡好誇。
滹沱流水抱城斜,旌節重來鬢欲華。
春雨一溪藏釣艇,秋風十里對荷花。
銅符舊總山西將,鐵騎還吹塞北笳。
魚蟹初肥稻粱熟,他時歸向楚人誇。
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
奔走十二蟲,羅網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豈復奈爾何?未去不自閒,將去乃喧嘩。
天上驅獸官,為君肯停楇。
魯陽揮長戈,日車果再斜。
釃酒勸爾醉,期爾斬蹉跎。
偕醉遣爾去,壽考自足誇。
書舸西風五兩斜,淮淝將命去程賒。
衣纓黃閣相君後,門巷青春學士學。
驛路新袍欺草色,公筵大白醉榴花。
謝庭蘭玉多才思,休瀚裁詩對客誇。
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誇。
南國蘆笙塞北笳,工兵四海好為家。
雲峰昨開通天路,水庫今開遍地花。
壯麗關山迎曉日,風流人物在中華。
英雄姓字君休問,集體光榮最可誇。
漢字誇的釋義
誇
(形聲。從大,於聲。本義:奢侈)
同本義 [luxurious]
誇,奢也。--《說文》
貴而不為誇。--《荀子·仲尼》。註:「奢侈也。」
又如:夸麗(虛美浮華);誇侈(奢侈,浮華);誇恣(奢侈放縱)
通「誇」。自大;炫耀 [self-important]
華言無實曰誇。--《周書·謚法》
富有天下而不聘誇。--《呂氏春秋·下賢》。註:「詫而自大也。」
石崇以奢靡誇人。--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誇奓(自大)
大 [great]
誇,大也。--《廣雅·釋詁一》
誇者死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集解:「泰也。」
妾誇布服,糲食。--班固《漢書
誇(誇)kuā
⒈說大話:~大其詞。~下海口。過於~張。~耀自己。~ ~其談。
⒉讚賞,頌揚:~獎。好人好事有人~。
────────────────—
誇kua 1.跨越。 2.引申為超過。參見"誇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