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蓋追春春約佇。繁杏枝頭紅未雨。小樓翠幕不禁風,芳草路。無塵處。明月滿庭人欲去。一醉鄰翁須記齲見說新妝桃葉女。明年卻對此花時,留不祝花前語。總向似花人付與。
過雨城西路。看輕雲、弄日花間,微寒如霧。誰是宣華門守者,報我十分開五。便痛飲、能銷幾度。寄語後來看花客,待看花、莫待開成樹。成樹也,半為土。佺巢蜀錦今何許。記西湖、聚景村莊,王亭謝墅。冷落柯丘二三子,更問何園韓圃。悄一笑、回車竹所。點點守宮包紅淚,縱傾城、一顧傾城顧。家國事,正何與。
園林晴晝春誰主。
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
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
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遊蜂去。
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
當上苑柳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
柳花引過橫塘路,縈迴曲蹊通圃。插槿編籬,挨梅砌石,次第海棠成塢。吟筇獨拄。待尋訪斜橋,水邊窺戶。已約青山,雲深不礙客來處。繁華閱人無數。問舊日平原,君還知否。啼鳥窗幽,畫陰人寂,慵困不如飛絮。匆匆燕語。似迎得春來,且留春祝惜取名花,一枝堪寄與。
秉願物外游,結欣在何許?覓路辨青山,沿洄遵枉渚。
丹丘忽戾止,煙霞密如堵。
中有千年松,滴翠紛成雨。
叢篁茁新玉,樛木羅珍羽。
眺聽不勝奇,日夕憺容與。¤
王母欲過劉徹家,飛瓊夜入雲軿車。紫書分付與青鳥,
卻向人間求好花。上元夫人最小女,頭面端正能言語。
手把梁生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心相許,
為白阿娘從嫁與。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
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
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遊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
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
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天道無長春,地道無常珍。
須稟中和氣,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荊榛。
樗櫟蓬蒿類,止能充惡薪。
既為萬物靈,須有萬物粹。
既無萬物靈,徒分萬物類。
欲出至珍言,須有至珍意。
欲彰至美名,須作至美事。
濟事為美事,悟主為珍意。
奈何此二者,我猶無一與。
幽檻暑。又是一年重午。獵獵風蒲吹翠羽。楚天梅熟雨。往事瀟湘南浦。魂斷畫船簫鼓。雙葉石榴紅半吐。倩君聊寄與。
煙嶠收痕,雲沙擁沫,孤槎萬里春聚。蠟杵冰塵,水研花片,帶得海山風露。纖痕透曉,銀鏤孝初浮一縷。重剪紗窗暗燭,深垂繡簾微雨。餘馨惱人最苦。染羅衣、少年情緒。謾省佩珠曾解,蕙羞蘭妒。好是芳鈿翠嫵。恨素被濃薰夢無據。待剪秋雲,慇勤寄與。
昔年初見君,山頭日卓午。
但言奉親歡,不道作計苦。
稍稍窺藩籬,清風滌袢暑。
論文及古人,一笑乃相許。
早知沒津涯,矧肯起城府。
結交得若人,渠彌有環渚。
風帆笑沉著,健足不留佇。
如何黃卷中,尚對古人語。
田間把犁鋤,筆端灑風雨。
我亦正宮懸,非君更全堵,
往作九奏歌,屈指為君數,
矧今獨壯年,獻爵未酬旅。
古鼎太廟牲,時花落城女。
如君作文章,兩壘竟安與。
我有明德。
馨非稷黍。
牲玉孔備。
嘉薦惟旅。
金懸宿設。
和樂具舉。
禮達幽明。
敬行尊俎。
鐘鼓雲送。
遐福是與。
朔方六月猶有雪,江南十月冰未結。
雁門一夜起夜風,飛到江南未八月。
江南處處多稻粱,景物何獨為瀟湘。
沙汀月暗漁火起,警奴一夜空荒忙。
休言汝肉不登俎,全身已被家兒齲
猶幸先生有愛心,放汝長江得容與。
畫餅充餐必也虛。刻舟求劍決然無。癡心密數人遺契,妄念重尋兔守株。先聖跡,古人書。*糠難作夜光珠。萬緣拂盡方知道,妙處那能說與
墜葉窺簷語。風簾薄,遞來幽恨無數。牙籤倦展,銀缸細剔,悄然歸旅。聲傳漏閣偏長,更奈向、瀟瀟亂雨。想近日,舞袖翻雲,吟箋度雪誰願。當時翠縷吹花,東城繡陌,雙燕何許。香羅唾碧,晴紗印粉,甚緣重睹。藍橋鎮隔芳夢,念騎盛悲秋漫賦。待倚闌,或遇賓鴻,慇勤寄與。
南山深,雲冥冥。
蒼松長,寒楓陰。
紫檀椒堂白玉庭,千年桂樹落子青。
吉日矣辰良,浴蘭兮佩芳。
穆將愉兮神君,沛荃旗而來翔。
青霓叩額通綠章,鴻龍開門宮中香。
望君御兮前渚,再拜兮起舞。
時不可兮再得,聊徜徉而容與。
聽說娑婆無量苦。為君一一分明舉。風俗淫邪人跋扈。多囹圄。命終未免沉冥府。檢點惡名看罪簿。因茲惹起閻羅怒。爐炭鑊湯燒又煮。爭容汝。自家作業非人與。
老蟾掛青冥。寒影墮秋渚。
流聲倒楚澤,千古相深與。
西風吹北山,晚日曬新雨。
嵐光發巖岫,草木紛可數。
翠壁倚萬丈,白雲橫一樓。
待訪餐霞人,斯游欲誰與。
茅齋高臥日將午,自起鉤簾試香縷。
門前剝啄誰叩門,杖履蕭然顏貌古。
亟呼兒童延入座,餉以清風滌袢暑。
論醫說相俱第一,觸熱遠來尋我語。
嗟哉人生浪辛苦,到頭事事皆塵土。
萬錢鼎食吾無取,君有仙茅幸分與。
漢字與的釋義
與
(會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來,表示賜予別人東西。「與」,從與,從舁(鉹??),共同抬起,與,給予。合起來表偕同、朋友。本義:賜予,施予,給予)
同本義 [give grant;offer]
與,賜也,通作「與」。--《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史記·項羽本紀》
又
則與斗卮酒。
取與者,義之表也。--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與衣裳,吏護還之鄉。--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贈與(贈給);交與(交給);與人方便;與受同科(行賄和受賄的人
與(與)yǔ
⒈跟,同,和:~眾不同。~虎謀皮。我~你們一道走。
⒉給,授予:交~。送~。贈~。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與:指結交好的國家)。
⒋讚許,幫助:朝過夕改,君子~之。君不~勝者,而~不勝者。
⒌[與其]比較連詞。常跟"不如"、"不若"、"寧可"等連用:~其乘車,不如乘飛機。
────────────────—
與(與)yu同"歟"。
────────────────—
與(與)yu參加,參預:~會。參~。~聞(親自聽到。參與其事且得知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