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依圜悟,晚住林泉。無門雪屈,遍界聲冤。
對天子廓摩醯首羅眼,提楊岐金圈栗棘蓬禪。
神仙秘訣,父子不傳。
平地放開縛虎手,等閒迸出攔胸拳。
風雨平安日,山林富貴天。
筍芽青露爪,蕨蕻紫伸拳。
肱枕蘿窗飽黑甜,華胥遊遍鶴蹁躚。
不思議境全機路,何待逢人豎起拳。
有人八百歲,作鬼三千年。
如此豈不夭,或者稱其綿。
大椿一春秋,為歲各八千。
久矣摧為塵,朝菌猶目前。
燕坐一息頃,直到羲農邊。
誰謂未來事如漆,未來龜鏡已在先。
天地一指掌,日月雙跳丸。
摶沙小兒戲,滄海為桑田。
南華達生亦已死,伯倫半醉不是顛。
讀書堂上眼如月,輪扁釋鑿乃囅然。
高車本桎梏,更被繩墨牽。
利澤苟未諧,仁義空自煎。
有客區區老山澤,不鳴不食稱神仙。
呼來飲酒不肯飲,月明騎鶴游青天。
舉杯邀明月,舞影各自憐。
必求至樂何者為至樂,今也不樂何用空拳拳。
問我何廚傳,珍鮮滿故園。
筍方青剝指,茄欲紫垂拳。
溪山堂上有約束,要待春日同暄妍。
小梅恃愛犯顏色,獨洗粉面當老拳。
雲臥遺風仰正傳,接人全在钁頭邊。
臨機不用閒忉怛,自有春山蕨豎拳。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勻調水草,拗性之時著一鞭。牧回處,看遼天鼻孔,軟索低牽。閒來渴飲靈泉。把短笛橫吹下嶺前。喜牛兒安靜,清風涼徹,放開心地,萬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滿前村水滿川。真消息,有世人問我,起手擎拳。
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放箸忘恩,停杯斷義。
參得些兒小玉禪,幾回賣弄帝王前。
圓悟室中遭毒手,為人揮起迸心拳。
聞道王明府,仁聲已四傅。
催科能不擾,賦入自爭先。
理到頑民服,仁漸黠吏悛。
俊良搜士類,疾苦訪氓編。
義役頒成制,巫風變昔年。
已聞銷珥筆,直欲弛蒲鞭。
未可徒寬治,還疑執德偏。
碧雲江外合,愛助正拳拳。
天祐昇平主,時生不世賢。
源流多柱石,勳業滿雲煙。
昔者謀深幄,今茲壓細氈。
三登裨聖化,八表仰英躔。
初度光輝發,重侯鼎鼐傳。
台符明炳炳,壽秩啟綿綿。
良月初弦上,珍蓂八葉鮮。
門弧喬木茂,床笏慶枝連。
芝玉更麟鳳,干戈雜豆籩。
食牛增氣概,卜弁借騰騫。
會遇真神比,亨通正吉先。
龍翔雲五色,璧合歷千年。
密借留侯策,端同仲父權。
鉞旄交粲爛,師揆卻蟬聯。
輦轂殊庭暇,圭茅錫祉堅。
圖回無間隙,運用獨周旋。
生息寧屯澤,才猷入大甄。
十年如一日,廣照及重淵。
物在由儀詠,人懷頌德篇。
汗編深以刻,銀筆大如椽。
慶歷並元佑,商高若漢宣。
開禧仍酌古,堯舜欲無前。
幾許彌縫力,初無緩急弦。
有年偏總總,束帛倍戈戈。
合副蒼生望,高居赤舄筵。
白麻榮盛世,黃閣度群仙。
體絕千官上,心馳四裔邊。
偉謀殊磊落,漢磧定聯翩。
又是韓扶趙,幾何薊且燕。
三宗時晦永,九帝版圖全。
憶昨嬰兼臼,應關地與天。
蚤開明聖祚,竟脫虎蛟涎。
獻子存孤意,遷書振代銓。
雲礽知有寄,似續更增妍。
每自殫葵向,那能憚手胼。
治平多節操,嘉佑浹淵泉。
人力端惟及,神謀信比專。
渥窪駒抹電,太華藕如船。
盤薄應鍾岳,芬芳了合荃。
氈青渾白璧,題黑未華顛。
梅蕊南枝綻,鴻飛北塞穿。
澄空添浩蕩,昱曜政蟬娟。
竹傲冰梢瘦,松堅寶蓋圓。
恭祈齡算遠,敢借物情延。
僕也叨乘障,心焉願執鞭。
掃門情莫效,賀客履難駢。
吉亥真盈數,佳辰洽九乾。
明良那偶爾,時節共歡然。
宣勸分榮露,恩涯吸巨川。
千秋金鑒錄,不日卻拳拳。
凶年滿目灶無煙,糴貴家貧且鬻田。
雖暫憂饑茅屋下,終期射策玉犀前。
文辭華實宜撐腹,際運窮通一任天。
有志會須能卒事,豈令久困握空拳。
宣曲長楊御宿邊,期門齪立內門前。
主人不解占星象,猶識紅{倏去犬加糸}白玉拳。
確硬工夫做十全,賓關深鎖綠蘿煙。
險崖機峻無人透,幾見春山蕨豎拳。
兀兀心傳,了了忘緣。
葉零白露,雲散青天。
玉轂兔推而洗開夜色,銀籠鶴出而飛度寒煙。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應無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識者,便與開拳。
禪腹須來竹篾纏,好看水牯自耕田。
布單不賣三千里,樹耳誰疑二十年。
一句合頭尊旅會,十方坐斷正偏圓。
它時投杖來相訪,且莫窮忙空豎拳。
華發吾衰矣,妙齡君浩然。
追隨多計日,笑語兩忘年。
功業無它遜,文章收自專。
浯溪崖石上,準擬效拳拳。
猛虎倚山號,強梁不敢前。
失身檻阱間,搖尾乞人憐。
男子要身在,萬金自保全。
雲黃雉兔伏,霜鶻莫空拳。
欲扣玄關訪偓佺,人間無路鐵鞋穿。
郎邪舊約驚千載,嵩岳新來下二仙。
肯把丹砂分藥鼎,便將白玉種芝田。
瓣香欲謝雙巖過,卻道龍溪合受拳。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矩,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矩所以為方,是為法度器。
極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諸事物間,各各有所止。
當然不容易,萬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無少陂。
聖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
賢者勉而復,折旋必中矣。
學者思聖賢,於學亦必以。
所擇要精明,所執在固緻。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禮視,是以不法視。
於視為不方,隨物而妄宣。
如或非禮動,是以不法動。
於動為不方,隨物而妄往。
惟視方而明,不為非禮傾。
惟聽方而聰,不為非禮從。
惟言方而信,不為非禮徇。
惟動方而直,不為非禮適。
一一守吾法,私意無容雜。
尋絕枉尺為,乘戒詭遇合。
直道范馳驅,何行不檢押。
其可者則與,不可者必拒。
交遊自正方,不隨不可去。
有善者則從,不善者必克。
處事自正方,不隨不善溺。
隨物則為圓,非圓特其偏。
同流而合汙,在方誠有愆。
先方而後圓,於圓乃可全。
既無一不方,斯無一不圓。
動容皆中禮,從心得孔傳。
豈但方之熟,實惟圓之安。
聖法萬世在,矩爾其勉旃。
稱名惕自省,聞字肅反觀。
斯義無爾愧,服膺常拳拳。
漢字拳的釋義
拳〈名〉
(形聲。本義:緊握的手。俗稱拳頭)
同本義 [fist]
拳,手也。--《說文》。按,張之為掌,卷之為拳。」
魯君許諾,乃使吏鞹其拳。--《呂氏春秋》
又如:揮拳;赤手空拳
拳術;拳擊 [boxing]。如:拳經(談拳術的文字;拳術);打拳;太極拳;拳技(拳擊的技法);拳法(拳擊的技法)
通「弮」。弓弩 [bows]
士張空拳。--《漢書·李廣傳》
姓
拳 〈動〉
通「蜷」。屈曲;捲曲 [curl]
其稜細則拳曲。--《莊子·人間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顏氏家訓·勉學》
又如:拳拳彎彎(捲曲的樣子);拳毛(捲曲的毛髮);拳攣(拳曲;屈曲);拳毛(毛
拳quan
⒈屈指卷握起來的手:~頭。握~。
⒉徒手的武術:~術。練太極~。
⒊曲:~著腿。
⒋勇力:無~無勇。
⒌[拳拳][惓惓]誠懇,懇切,牢牢地:~~之忠。~ ~服膺(膺:胸。服膺: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