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須知豈偶然,亂臣徒欲用兵權。
聖謨廟略還應別,渾不消他七寶鞭。
信腳東遊十二年,甘泉香稻憶歸田。
行逢蜀井恍如夢,試煮山茶意自便。
短綆不收容盥濯,紅泥仍許置清鮮。
早知鄉味勝為客,游宦何須更著鞭。
朝朝沈醉引金船,不覺西風滿樹蟬。光景暗消銀燭下,
夢魂長寄玉輪邊。因循每被時流誚,奮發須由國士憐。
明月客腸何處斷,綠槐風裡獨揚鞭。
遊藝無小大,要皆知本原。
後人率意作,終當愧前賢。
老潘妙對膠,法從玉局傳。
或假季心名,空掃千鐙煙。
補之貌梅花,疏瘦仍清妍。
折枝映月影,真態得之天。
李君信雅尚,二者將求全。
諸公競稱許,試之乃誠然。
江西有詩派,皎皎俱成編。
茲事未易窺,屬君尚加鞭。
簿書終日困拘攣,每到凌歊意豁然。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遠連天。
青山頂上玄暉宅,採石江頭太白船。
俱在目中渾可樂,何妨時復一揚鞭。
行盡柳煙下,馬蹄白翩翩。恐隨行處盡,何忍重揚鞭。
此夕知何夕,遊船雜戰船。
山河空百二,宮闕漫三千。
雨歇雲垂地,潮平水接天。
惜哉無祖逖,誰肯著先鞭。
一寸光陰直萬錢,況兼妙質與崇年。
睡魔懶崇俱驅去,要與窗駒鬥著鞭。
十八般書四海傳,長安話別已多年。
今來帝裡重相見,轉覺師心更自然。
下筆入神皆得法,出言成句書通玄。
花時乘興先行樂,月夜忘機靜坐禪。
到處僧俗爭識面,滿朝英俊贈佳篇。
長沙母葬彰純孝,八水人恩有善緣。
衡岳醉投秋雨寺,漢江吟渡夕陽舡。
前期指在春三月,回首東風好著鞭。
南塘登極數袁,平園冊後尾聯。
已矣諸老絕筆,勉哉吾子著鞭。
手托東南半壁天,向天捧詔下搜賢。
塵沙騎鶴征鴻倦,衢道乘鸞病驥先。
玉陛九重將玉立,珠簾十昊看珠聯。
狀元宰相平生事,雅意中原願執鞭。
不挹風猷二十年,天涯淪落看騰騫。
若無大故休遐棄,唁我何方早著鞭。
君王親策集英年,始信常山子侄賢。
白晝相將金榜上,紫微三謝玉階前。
衣冠近事尤為盛,閥閱清芬愈可傳。
馬躍春風歸里巷,蘆花爭看一行鞭。
久同朝跡又同年,更送旌麾過海邊。
多士向來親戴席,斯民今幸得蘇天。
潛心閣上書千卷,雁蕩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餘尋舊跡,便歸玉筍聽鳴鞭。
人物於今正眇然,欲從江表訪先賢。
邇來耆舊無新語,誰使文章漫兩川。
利器蚤能誇穎脫,偏師聊複製中權。
騷人有幾登青竹,耐可同時欠執鞭。
疇昔留此寺,亦茲臘雪天。
天寒了不異,俯仰十一年。
是時尚守郡,赴逮趨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無尤愆。
家有屋幾間,亦有數頃田。
書生未甚窮。不憂無酒錢。
事白夏至秋,然後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屬官。
客貧一物無,駕此如葉船。
四僕色常饑,況望酣與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豈不亦念我,逢曲流饞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顛。
勢雖已窘迫,心終無憂煎。
新歲六十二,白髮被兩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貴要前。
訪舊非得已,誰當佐腰纏。
剋日可以歸,小俟春牛鞭。
王孫朝謁去,功業歎流年。
強項今三已。棲遲未九遷。
笑談曾擊賊,謀略合臨邊。
秋雨長干路,歸時且著鞭。
自君有楚役,離念日以旋。
今茲遂行邁,那免相迍邅。
接歡已成暫,後會方欲慳。
前夕把君詩,不覺為泫然。
平生相從樂,轉為憂所緣。
子性快遊覽,杖屨本翩翩。
楚中況名勝,山水天下傳。
此中亦聊爾,於子良亦便。
風景歲欲暮,放舟楓葉寒。
遠寒暈晴頰,微霜點秋顛。
神閒妙磅礡,筆墨煙霞鮮。
胸中芥蒂心,蕩盡為長川。
蹇予久落落,觸途多拘牽。
終年縮身首,有似蠶營綿。
天地亦大矣,蹙蹙步武間。
人生欲何為,寧不亦可憐。
何當長相從,披雲老谿巖。
願子無他贈,願子安食眠。
世路今方難,古心空自鞭。
去國迢迢路八千,歸心日夕九重天。
當機不領到家句,且向途中快著鞭。
官路聲名二十年,江鄉舊仰貳車賢。
推將事業歸塵外,收得功夫到酒邊。
解榻幾聞招隱士,炷香終日對韋編。
公朝況是登耆哲,早晚蒲輪穩著鞭。
漢字鞭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