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華戰罷凱歌旋,弦誦聲中一莞然。
理義足時心有味,友朋深處澤無邊。
沂雩綠水春風裡,江漢清秋暠日前。
千五百年時習趣,祝君無倦到華顛。
簫鼓迎神賽社筵,籐枝搖曳打鞦韆。
坐中翁嫗鬢如雪,也把山花插滿顛。
澗底輕雷噴玉泉,石橋僧度是何年。
靈峰斗隔人間世,真境潛分洞裡天。
施食曾聞龍就掌,談空應有虎當筵。
道猷雪涕非無謂,誰見湔腸掛木顛。
自鑄鐵成錯,誰吹灰使然。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邊。
花艷明光錦,苔痕白打錢。
醉翁詩板在,山莫放童顛。
靈鷲峰前,熱血相噴。
覺城東際,陷坑無底。
失腳休論後與先,癡翁何似我風顛。
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鈔那計年。
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顛。
四海飄蓬客舍邊,幾多雲水與風煙。
絕無膂力驅長轡,空有孤忠誓大川。
參井忽隨征馬上,鬥牛應掛故山前。
親交情話知何許,詩到天涯喜欲顛。
曉風細細復鮮鮮,也不鳴條也不喧。
卻被花枝勾引著,掀桃舞柳恣他顛。
豺虎縱橫千百里,陰陽錯亂十三年。
何時草木能同化,咫尺山河不共天。
誇父但追紅日走,陳摶偏占白雲眠。
公須力展扶危策,老我無成雪滿顛。
我到雲房是有緣,坐移蓮刻聽禪詮。
江邊異日人應記,吏部曾來見大顛。
山中兀兀不知年,但數前山{上下戾}火然。
人笑腰無金可佩,我忻脛與玉俱全。
聖賢面目晝三接,簡冊期程日九遷。
此事知心君有幾,不妨相伴各童顛。
花埋葉底寓春先,便想烹雲煮活泉。
玉臉含羞勻晚艷,翠裾高曳掩秋妍。
靈隨雷雨爭抽瑞,尖吐槍旗趲摘鮮。
帶雪莫知開又落,采須誰厭老蜂顛。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裝駿馬照山川。
閒拋金彈落飛鳶。
何處高樓無可醉,誰家紅袖不相憐?人間那信有華顛。
已近江南煮酒天,單衣時節更重綿。
女郎斗草頻呵手,老子看花剩聳肩。
歸燕迎風簾外語,新鵝怯水岸問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難禁故放顛。
曉立侍爐煙,夜歸蓬蓽眠。露華明菊上,螢影滅燈前。
清漏和砧疊,棲禽與葉連。高人來此宿,為似在山顛。
占斷溪山不紀年,俗開謗道是呆仙。
馬遲甘殿他人後,棋劣常輸敵手先。
饑咬菜根美熊掌,窮燒柏子當龍涎。
可憐陳竇無精識,欲以繩維大廈顛。
仗下鳴曾驚眾聽,省中語不願人傳。
騷留屈子芳菲在,史視胡公糞土然。
士到後凋方見節,世除勇退別無仙。
遙知洛下諸君子,應笑儂詩老放顛。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眼前名利同春夢,
醉裡風情敵少年。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
心知洛下閒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彈指江湖三十年,淋漓舊墨尚依然。
人生未必堅如紙,心事淒涼雪滿顛。
十載勞思寤寐間,新詩態度比雲煙。
清風吹我無千里,明月隨人共一天。
歸去林泉應避暑,北征道路恐經年。
與君共愧知時鶴,養子先依黑柏顛。
漢字顛的釋義
顛
(形聲。從頁,真聲。本義:頭頂)
同本義 [crown of the head]
顛,頂也。--《說文》
班序顛毛。--《國語·齊語》
誨於華顛胡老。--《後漢書·蔡邕傳》
又如:顛毛(頭髮);顛頂(頭頂);顛童(形容老人頭髮稀少)
泛指物體的頂部 [top]
如:顛日(天日,天空的太陽);顛杪(頂端末梢);顛委(指水的上源和下游)
馬的額頭 [front of the horse]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詩·秦風·車鄰》
本,始 [origin]
聊書其顛委以為之記。--清·王士禎《西城別墅記》
古縣名 [Dian county]。指滇池縣,西漢置。治所在今雲南省晉寧縣東。兩漢為益
顛 diān
1頭頂:華~(頭頂黑白髮相間)。
2同,高而直立的東西的頂端:山~。
3上下振動:~簸。
4跌落;倒下:~覆。
5同,神經錯亂。
【顛簸】(乘坐車船時因道路不平或遇到風浪而)上下震動。
【顛覆】採用陰謀手段從內部推翻合法政權。
【顛沛流離】生活困苦,四處流浪。
【顛撲不破】無論怎樣摔打都弄不破。比喻思想、理論正確,無法駁倒。
────────────────—
顛tian 1.見"顛顛"。 2.通"闐"。充滿。參見"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