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今幾日,山雲峰尚奇。
新亭獨騁望,詠我秋懷詩。
碧水縈麓轉,幽蟬映葉悲。
古籐依翠壁,茂樹鏡清池。
賞會情方適,憂來忽自滋。
荒山逃死地,落日故園思。
遇亂甘身棄,持心與世違。
應人時懶語,兀坐獨搘頤。
沉思山煙冥,微吟暮影移。
只應從此去,寂寞但如斯。
還家卜築初無地,隨分經營似有時。
多斫修篁終未忍,略存古柏更無疑。
畫圖且作百間計,入室猶應三歲期。
得到安居真老矣,一生歌哭任於斯。
日暖風和春更遲。是太平時。我從蓬島整容姿。來降賀丹墀。幸逢燈夕真佳會,喜近天威。神仙壽算遠無期。獻君壽、萬千斯。
肅靈兌景。
承配秋壇。
雲高火落。
露白蟬寒。
帝律登年。
金精行令。
瑞獸霜耀。
祥禽雪映。
司藏肅殺。
萬寶咸宜。
厥田上上。
收功在斯。
我飲不為酒,黃花競此時。
茱萸謾辟惡,曲孽助和脾。
淺酌何勞訴,獨醒徒爾為。
來年我猶健,相對亦如斯。
背裝花屈膝,白打大廉斯。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周王仗黃鉞,自謂將天威。
孤竹兩君子,采薇旁笑之。
豈徒驚世俗,趨死乃如歸。
周衰楚蒙吏,快辯多文詞。
高言毀二子,至與盜跖齊。
夷齊固齊聖,於道豈無知。
輕身立世教,爭奪尚如斯。
嘈雜乘陰雨,跳梁占廢池。
張唇誰不厭,磔腹帝寧私。
足踏銀床險,身蒙錦頁鍘?/p>
世方多吻士,吾有感於斯。
客子沙頭飲餞時,美人溪上正題詩。
栗齋寒盡相思早,竹閣春閒拜賜遲。
別後著書逾汗馬,閒中讀易見靈龜。
何由洗硯成兄左,快斧麾天看一斯。
禾黍與稂莠,雨來同日滋。
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區別,榮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無乃太無私。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漢末,忠邪並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絕邪臣窺。
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優遊兩不斷,盛業日已衰。
痛矣蕭京輩,終令陷禍機。[簫望之、京房等]
每讀元成紀,憤憤令人悲。
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鑒於斯。
叢石依古城,懸泉灑清池。高低袤丈內,衡霍相蔽虧。
歸田竟何因,為郡豈所宜。誰能辨人野,寄適聊在斯。
今代魁梧老,終身寂寞濱。
鬢霜三館直,碑淚五州春。
壽相空壬甲,行年竟巳辰。
墳丘才馬鬣,何處著經綸。
憶昨登門日,驩傳考室詩。
謂公安且吉,何意哭於斯!
巫山高鬱鬱,襟帶亙天涯。
上靡白日陽,下陵青雲眉。
玄巖何嵯峨,層惸互參差。
景象非一狀,遠望令心悲。
獻歲出遊獵,千乘齊交馳。
翠帳羅曲阿,羽蓋垂瓊芝。
龍騎踐蕙圃,慎首戲蘭池。
回車背中路,娛樂未雲疲。
置酒景夷台,設禮高唐祠。
君王千萬歲,歲歲長如斯。
海濱荒淺幼無師,前哲藩籬尚未窺。
玄詠易流西晉學,苦吟不脫晚唐詩。
遠僧庵就勤求記,亡友墳成累索碑。
天若假余金石壽,所為詎肯止於斯。
百年心不料,一卷日相知。乘興偏難改,憂家是強為。
縣城寒寂寞,峰樹遠參差。自笑無謀者,只應道在斯。
理學不遠復,躬行毋自欺。
志雖千萬往,材僅二三施。
花竹觥籌密,雲山步屐遲。
眇然人物裹,公竟止於斯。
東野子何之,詩人始見詩。清刳霜雪髓,吟動鬼神司。
舉世言多媚,無人師此師。因知吾道後,冷淡亦如斯。
於穆清廟,肅雝顯相。
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
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
前尹赫赫,具瞻允若。後尹熙熙,具瞻允斯。
漢字斯的釋義
斯
(會意。從斤,其聲。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義:劈;砍)
同本義 [split]
斯,析也。--《說文》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詩·陳風·墓門》
有斯明享。--《書·酒誥》。鄭註:「析也。」
廝(斯)輿之卒。--《漢書·嚴助傳》。註:「析薪者也。」
扯裂 [tear]
斯,裂也。--《廣雅》。王念孫疏證:「今俗語猶呼手裂為斯。」
分開 [divide]
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莊子》
距離;離開 [leave]
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列子·黃帝》
斯
「斯」假借為「此」,這,這個 [this]
斯,此也。
斯sī
⒈指示代詞。此,這個,這裡:~人。~時。如~。至於~。
⒉連詞。就,乃,那麼:天下之道,理安,~得人者也。
⒊文言助詞。同"兮":哀我人~。
⒋[斯文]指文雅或文人:他是~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