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貌兒童淚盈把,辮發垂肩行酒斝。
將軍又去打蘇州,出門指使教牽馬。
京師惡塵土,兩足沒至踝。
狂風暴然作,塞天赤如赭。
事牽或出門,復又無驢跨。
垢汗黏透衣,留遲固不遐。
走歸掃一室,涼泉急傾灑。
琢琢客扣門,置帽懶出迓。
呼童揖客進,客語驚鄰舍。
自誇已得計,歸舟即日駕。
風塵久厭苦,喜此脫去乍。
淮影貯蒼山,飛峰皆倒掛。
霜月秋暉明,乾坤曝圖畫。
往往窮谷間,賢豪伏其下。
去而從之遊,精粗得陶冶。
剖發露光鋩,爬羅無縫罅。
豨膏滑兩軸,直縱飛黃靶。
庶以卒吾業,孰能籌周捨。
余雲子語健,決去不可且。
伊昔同壯游,清樽固屢把。
病酒常至午,醉歸每及夜。
朋輩俱飲豪,鬥酒快一寫。
窮甚或見憐,怪極亦遭罵。
爾來五六年,退縮但嗟訝。
老意漸相期,歡心早已謝。
買得東皋田,束衣即歸稼。
簞笥苟非道,萬石安能藉。
期子在高秋,行當秣吾馬。
紅妝一隊陰山下,亂點駝酥醉朔野。
塞外爭傳娘子軍,邊頭不牧烏孫馬。
一盞陽和,分明至珍無價。解教人、囉哩哩囉。把胸中,些磊塊,一時熔化。悟從前,恁區區,總成虛假。何妨竟夕,交酬玉觴金斝。更休辭、醉眠花下。待明朝,紅日上,三竿方罷。引笙歌,擁珠璣,笑扶歸馬。
江頭微暄冰始開,河橋一夜春風來。
傷心宛似叢台下,青青草色青如苔。
二月三月青門道,積素浮光不堪掃。
酒幔煙中望卻無,釣磯水畔看還好。
橋上蕭條人幾家,芳洲漠漠楚天涯。
暝隨斷梗飄寒雨,晴逐游絲映落花。
龍門還家孟諸野,清樽惆悵河橋下。
臨歧盡醉歌送君,草上片時駐君馬。
久矣閟大音,無譏鄶以下。
一聞入聖處,萬古洗凡馬。
吾聞廣南東十州,諸蠻錯處如蚍蜉。
東州之蠻富珠貝,西州有馬供群騶。
一從隴右失芻牧,萬里山蹊來作足。
部分驛使視行廄,路遠疲農輸食粟。
邊頭給估不敢慳,內地供億好壞得閒。
匹馬中人五家產,歲入不足充軍頒。
天子擇侯嚴五管,橫山之雄視方面。
大賢不合著炎方,一馬直應勞遠算。
往時此地驚智高,四海俶擾如抑搔。
要荒易動古所畏,況復立制爭錐刀。
年來馬質亂三物,廊廟謀深匹夫忽。
達官喜事失拊循,機矢銛矛變倉猝。
遠利安蠻福及人,公行公行南中春。
一篇駉頌誰能寫,足用愛民功到馬。
玉帳西來,道前是、繡衣使者。遊覽處、秋風鼓吹,自天而下。湘水得霜清可鑒,巫峰過雨森如畫。有神仙、佳致在胸襟,真瀟灑。荊州寶,元無價。夔門政,長多暇。聽談兵樽俎,百川傾瀉。此日壽觴容我勸,他年樞柄還公把。趁桂花、時節去朝天,香隨馬。
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
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
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
歸來也,風吹平野,
一點香隨馬。
柳絲曳綠,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石榴綻也。看猩紅萬點,倚亭敧榭。鎖闥深中,料想酒闌歌罷。日將下。是那處藕花,香勝沈麝。窗外風竹打。似戛玉敲金,送聲瀟灑。共觀古畫。喚石鼎烹茶,細商幽話。寶鴨煙消,天外新蟾低掛。涼無價。又丁東、數聲簷馬。
重陽恁好,正秋清天色,水容如瀉。野闊風高香霧滿,采菊無人同把。堪笑淵明,蓬頭曳杖,吟賞東籬下。孤風遠韻,至今猶作佳話。爭似太守才賢,慈祥愷悌,賦政多閒暇。千里江山供勝踐,尊俎延登儒雅。只恐相將,吹花春宴,不許斯民借。花嘲便坐,尚懷方外司馬。
燕君市駿心,一昔馳九野。
豈知千里足,近出鹽車下。
臨風非一鳴,幾謂無識者。
詳肉略之骨,曠古無善馬。
令茲冬已孟,青林猶蔽野。
愛此晴景嘉,置酒衡茅下。
緬思陶公句,異代同瀟灑。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與馬。
廝守許多時價。誰信一籌不畫。相送到礬園,贏得淚珠如瀉。揮灑。揮灑。將底江州司馬。
梅花似是東君客,漏洩春風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雙泉,應為孤根借泉脈。
先生狂得次公醒,詩思藹藹飄晴雲。
為憐老拙有舊分,俾預勝賞沾清芬。
我時被酒酒實透,香撲鼻端曾一嗅。
別來飛雪往未能,想見精神愈高瘦。
西湖處士真詩仙,東坡老人所推先。
豈知此花自奇絕,神助妙語相爭妍。
浪言投李報瓊玖,牛後何如作雞口。
我今無物報投瓊,木李雖輕聊藉手。
先生標緻良可人,此詩不減花娉婷。
相當欹枕初得句,夜興冠坐如驚霆。
願君追作淮夷雅,換取公卿重文價。
嗟予衰矣不復論,但欲高門容駟馬。
真非真,假非假。
是影是形,成幻成化。
根門隨處拽得回,聲色自然騎與跨。
耕翻海月之泥牛,遊遍春陽之木馬。
游魚潤底沉浮,幽鳥林間下下。
那堪東園刈麥,西疇插秧新田,
小姑摘葉飼蠶,公子揚鞭走馬。
百雜碎,沒縫罅。
明眼衲僧,盲聾瘖啞,
金剛水際藏知,非非想天走馬。
黑雲兵氣射天裂,壯士朝眠夢冤結。祖龍一夜死沙丘,
胡亥空隨鮑魚轍。腐肉偷生三千里,偽書先賜扶蘇死。
墓接驪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碭起。陳勝城中鼓三下,
秦家天地如崩瓦。龍蛇撩亂入咸陽,少帝空隨漢家馬。
偷造化。秀出含章簷下。為問花中誰可嫁。海棠開已罷。佔了十分閑雅。佔了十分瀟灑。若使畫工能此畫。九方皋相馬。
漢字馬的釋義
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像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 [horse]。史前即為人類所馴化,用作馱畜、挽畜和乘騎;它和其他現存的馬屬和馬科動物的區別是尾毛和鬃毛長,後腿飛節內下方有一塊胼胝,還有一些非固定特徵(如體型較大,蹄子較大,頸稍呈弓形,頭小,耳短)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又如:馬伯樂(相馬的人);馬首(屬馬的人);馬牌子(官府養馬的伕役,他們身上都掛有腰牌作憑證);馬曹(官署名。專門管馬);馬圈(養馬的地方);馬祭(祭祀馬神);馬絆(繫馬用的繩子);馬褐(馬
馬(馬)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長,頸上緣有鬃,尾巴有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碼":籌~。
⒊同類中比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馬上]即時,立刻:~上辦。
⒌[馬虎]草率,敷衍,疏忽大意:這件事你做的太~虎。
⒍[馬力]功率單位。一馬力等於在一秒鐘內將75公斤重的物體,提高到1米所做的功。
⒎[馬達]用電或汽油發動的機器,特指電動機。
⒏[馬腳]漏洞,破綻:露出了~腳。
⒐[馬弁]舊時稱軍官的護衛兵。
⒑〔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