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籐縈樹夕花明,無數圓荷帖亂萍。
酒力半銷來照影,晚風輕澹鶴梳翎。
最好聲音最好聽,似調歌舌更叮嚀。
高枝拋過低枝立,金羽修眉墨染翎。
羽肅肅,鳴雝雝,
江南江北秋思同。秋思中人無避處,
風酸月泠江流去。雁奴亦良苦,
群雁不我馮。夜深炬火滅復明,
舉網拼盡蘆花翎。
瞿盧袁陸思清警,要我題詩來鶴亭。
月下吹笙看舞影,竹中移柵護霜翎。
曲池波暖蕙風輕,頭白鴛鴦占綠萍。
才斷歌雲成夢雨,斗回笑電作嗔霆。
湘蘭自古傳幽怨,秦鳳何年入杳冥。
不待萱蘇蠲薄怒,閒階斗雀有遺翎。
仙翁不可見,惟有一空亭。
地冷春留雪,林深書見星。
松篁團秀色,蘭蕙吐幽馨。
立盡斜陽影,閒看鶴刷翎。
聞道春來解問經,整衣矩步學趨庭。
雨余應惜階前蟻,月落休輕案上螢。
自笑顛毛容我白,且留衰眼為伊青。
熟精文選吾家事,早向秋空試鳳翎。
胡運消沉漢道興,氈車宵遁土城平。
興隆無復殘笙譜,劈正誰知舊斧名。
起輦谷前駝馬跡,居庸關外子規聲。
不堪亡國音猶在,促數繁弦叫白翎。
吏責何時得暫停,年來減盡鬢邊青。
高談正樂催迎客,美睡方酣報掣鈴。
安得雲山長在眼,便從樵牧與忘形。
詩成不用頻怊悵,自古籠禽例翦翎。
一拳芙蓉水,傾玉何泠泠。仙情夙已高,詩味今更馨。
試啜月入骨,再銜愁盡醒。荷君道古誠,使我善飛翎。
驟逢初粲粲,儼立更亭亭。
汲井洗醉盡,倦譚揮麈停。
搜詩未窮妙,能畫孰遺形。
風日人間苦,飛仙不假翎。
騎來駿馬響金鈴,蘇合薰衣透體馨。
罟罟珠冠高尺五,暖風輕裊鶡雞翎。
何人漱石枕寒青,飛鳥徘徊不敢經。
卻騎同登觀溟涬,懷帛遙想戒真泠。
西山南浦臨流閣,北樹東雲把酒亭。
道極高明須峻絕,鐵獅峰頂振風翎。
杜陵寒食草青青,長誦《金剛般若經》。
雨冷雲香吊仙客,夢中同躡鳳凰翎。¤
見說瀛洲萬里程,相思猶凱下青冥。
已歸天上神仙籍,不就人間飲啄腥。
昨夜月明如失友,故園籠在且休扃。
鄰家亦有雛堪待,丹頂微微振薄翎。
賢關夙多士,子獨抱遺經。
衣尚舊時褐。眼誰今日青。
直須行萬里,未許赴三星。
會友誦佳句,等閒生鶴翎。
霞嶼風煙接渺溟,老仙萬鍤敞林扃。
峰前雁起湖雲淨,池面龍來海雨腥。
閱世僧間頭黑白,遊山客爽句丹青。
何緣飛去清源國,雨夜翛翛著翅翎。
古人力文學,所務安疲甿。今人力文學,所務惟公卿。
大賢重邦本,屈跡官武城。勸民勤機杼,自然國用並。
但見富貴者,知食不知耕。忽爾秋不熟,儲廩焉得盈。
貢藝既精苦,用心必公平。吾道不遺賢,霄漢期芳馨。
一夫若有德,千古稱其英。陶潛雖理邑,崔烈徒台衡。
濁者必惡清,瞽者必惡明。孤松自有色,豈奪眾草榮。
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為絲若不直,焉得琴上聲。
好去立高節,重來振羽翎。
身不離珠庭,新箋道德經。
時來琪樹下,閒看鶴梳翎。
廬山三百里,巨浸壓宮亭。
勢接九江匯,峰連萬古青。
淵源開道術,哤幻雜仙靈。
厚地蟠奇秀,雄標動杳冥。
濃嵐晨歷歷,流水夜泠泠。
雪擁瓊瑤障,花繁錦繡屏。
吾居嘗靜對,親處異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經。
龍淵敲短策,鳥道絕危陘。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來三涉徑,知閱幾周星。
白傅松猶在,陶潛菊未零。
堅高思並轍,今古共忘形。
便擬安圭竇,終期老澗坰。
忽嚴大君詔,言駕小侯軿。
一別門垂柳,重雞肉階蓂。
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
頗覺登山屐,翻成泛宅舲。
回頭看豹霧,望眼隔鸞停
縱抱知還志,何時振倦翎。
漢字翎的釋義